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下是一篇正儿八经的影评

摘要:《云水谣》讲述了上个世纪40年代,陈秋水和王碧云两人在台湾相恋,后来由于时局动荡,陈秋水被迫逃往大陆,两个相恋之人被分割两岸,从此坚守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的故事。影片是一部爱情片,但在我看来却充满了悲剧色彩。陈秋水和王碧云两个人到死没能再见面,陈秋水娶了她人做妻子,王碧云一生未嫁。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没有逃开命运的安排,影片中的王碧云,人物身上展现的悲哀,更是令我唏嘘。

关键词:云水谣 爱情 悲哀 命运 女性

影片讲述了台湾医生陈秋水结识台湾女孩王碧云,两个人快要结婚之际,陈秋水受到台湾当局的追查,被迫逃往大陆,从此两个天各一方。后来,陈秋水遇到了另一个女孩王金娣,与之相恋结婚,而王碧云则是终身未嫁,等了秋水一生。在影片中,陈秋水与王碧云始终没有放弃互相寻找,但终生再未谋面。

有人说,作为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电影,《云水谣》打造了一段坚贞的、至死不渝的爱情,能够给观众强烈的震撼。可我不仅没有被震撼,反而从影片中体会到了浓烈的悲哀之情。果然,听闻爱情,十有九悲。

一、 命运的悲哀

影片始终以陈秋水和王碧云的感情作为支撑,两个人真正相处的时间不多,叙述只占整部电影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漫长的思念和等待。

陈秋水在台北期间的这段时间,有两处光线的运用给我印象深刻,第一次是两人初识,擦肩而过,镜头故意放慢,画面以暖色调为主,暖黄色的阳光照在两个人的脸上,代表情愫的产生;第二次在感情受阻后,陈秋水回到老家西螺,王碧云追随而去,这一部分的画面也是以暖色调居多,尤其是陈秋水为王碧云洗头时,原本潮湿阴暗的水房,光线充足,给人温暖的感觉,预示两个人感情的不断升温,也是他们仅有的快乐时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快乐往往是短暂的,陈秋水是左翼分子,受到台湾当局的追查,必须逃往大陆。在出事的当晚,王父驱车送女儿王碧云来和陈秋水道别,夜空中下着雨,车上的雨刷不停的挥动,道路两旁散发出的惨白的灯光照在车内王碧云的脸上,忽明忽暗,实际上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王碧云不知道此生能不能再与陈秋水见面了,但却毅然决然的和他立下海誓山盟。她给了秋水一支笔,叫秋水用这支笔给她写信,又亲手给秋水带上了订婚的戒指,在惨痛的分别时抓下秋水衣服上的一颗纽扣,在陈秋水走后,把自己当成陈家的媳妇,让陈母为自己戴上戒指。

莎士比亚说“爱情的黑夜里有中午的阳光”,两人分开后的剧情可能就是应验这句话。一个人四处探寻消息,另一个睹物思人,把对彼此的感情化为好好活下去的力量,我以为,他们会重逢,会过上王碧云口中安安静静的日子。

直到王金娣的出现,我才明白,陈秋水和王碧云都等不到了。并不是把陈秋水和王碧云的遗憾归结为王金娣的原因,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干扰下,即使是没有王金娣这个人,他们两个一生也未必再相见。但是王金娣的出现,却让我觉得,增加了整个故事的悲情色彩。

尤其是王金娣在几次表白无果后,不顾高原反应追寻陈秋水到了西藏,告诉他自己改了名字,叫王碧云。这一部分有两段话又给我了深刻的印象,一处是王金娣再次表白时,抱着陈秋水说:“从此以后你不用再等她了,不用再这么苦等,我就是王碧云,叫我王碧云”陈秋水也答应和她结婚;另一处是在结婚当晚,王金娣举着酒杯说“姐姐,他一直在等你,是我不让她等了,对不起,今生今世如果他见不着你,来世我一定陪着她去见你”两人哭成泪人。

有人说王金娣勇敢、热烈、执着,被她所感动。可是,王碧云就不勇敢、不热烈、不执着吗?她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爱情,平静的外表掩盖着一颗不知道有多喧闹的心,她孤单一生,拒绝了始终守在身边的薛子璐,最后却等来陈秋水和妻子双双死于雪崩的消息。她在楼上放声痛哭,是这么多年来对命运最激烈的反抗。

因此,王金娣的出现更加加剧王碧云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哀色彩吧。但在这个悲哀的故事里,这几个人的命运,哪个又不悲哀呢?陈秋水身怀理想,想让更多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他爱的深,却也把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后来离开台北,终身没有再见过王碧云和自己的母亲;王碧云是富贵人家的大小姐,如果没有遇见陈秋水,择一人相伴,也不会为誓言苦守一生,孤独终老;王金娣最后和陈秋水相恋结婚,但代价却是改了名字,把自己内化为王碧云,成为感情的替代品;薛子璐从少年时期就守在王碧云的身边,却始终等不到她改变心意,深深的记得他捧着一束玫瑰反复出现在王家大门口的样子,只是再有多少束玫瑰也不抵王碧云和陈秋水相恋时的那一朵罢了;陈秋水的母亲受到了王碧云的照顾,但是没再看见自己的儿子一眼。她知道秋水这辈子再也回不来了。

《云水谣》是个悲哀的故事,在动荡的时局下,生动的诉说着“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道理。电影是在生活之上的艺术化再加工。影片结尾,陈秋水的后代和王碧云进行了视频通话,这段故事将两代人联系起来,但是爱情的伤口,是不管经过几代人都无法平复的,因此,比起爱情电影,我更愿意承认这是一部悲情电影。

二、王碧云的悲哀

《云水谣》里,在被命运残忍摧残的几个人中,我认为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是王碧云。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即便胡兰成是汉奸,即便这段感情最后让张爱玲变得卑微和不堪,但她对爱从来没有吝啬过。在《云水谣》中,王碧云就是那个卑微到尘埃里的女性形象,在明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选择用一生等待和追寻,对于爱情,她当然也没有吝啬过。但不同的是,无论这段感情受命运的捉弄还是有人为的过错,王碧云永远不会像张爱玲那样写下“诀别”的信,然后告别过往继续向前,她只会忠贞不渝,一直等,一直等……

人们歌颂王碧云的忠贞,歌颂她为爱情的付出。可是我反思的是,对于这段感情,王碧云的付出值得吗?或者说陈秋水值得被王碧云一生所爱吗?

对于王碧云来说,她认为是值得的,从初次见面互生情愫,到感情的不断升温,再到海誓山盟的阶段,他们彼此相爱私定终身,它的爱情不允许有任何杂质。

但是对我来说,陈秋水到底值不值得王碧云爱一生,让我陷入了自我矛盾中。我不否认陈秋水是爱王碧云的,记得两个人在台北时那些暖色调下甜蜜的时光,也记得在受到王家母亲反对后陈秋水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和薛子璐大打出手的场面,还记得两人分开的夜晚,陈秋水跟着车奔跑,脸上是雨也是泪。乃至后来,陈秋水改了名字叫秋云,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看着王碧云给他的戒指满眼泪水,在新婚的晚上痛哭流,这些都让我为之动容。

可是陈秋水还是妥协了,他最终没有等下去,他娶了王金娣。在结婚时,陈秋水说了这样一句话:“母亲,妈妈,你终于有儿媳妇了”这句话非常刺痛我的心,瞬间想到离开台北的那一晚,陈秋水和王碧云订婚时说过的:“我会记住,如果我忘了,就是我不在了”。即便,王碧云早已把自己当成陈家媳妇伺候陈母不被陈秋水所知,但是陈秋水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想起当初两人已经订婚,是从来没有承认过王碧云吗?还是他觉得有愧疚,没有真正的娶王碧云为妻?再或是有很多瞬间,他感觉王碧云已另嫁他人?我想了很多的可能性,因为这句话,我曾认为陈秋水不值得王碧云的思念和等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令我想不到的是影片结局如此戏剧性,陈秋水和妻子死于雪崩,他真的不在了。

所以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始终处于自我纠结和自我挣扎的境地。最后,我只能理解为,一切是影片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对爱情坚贞、至死不渝的女性形象,只不过到我眼里,王碧云更有点像是一个被誓言“捆绑”的爱情里的牺牲品了。王碧云用一生的时光坚守一份感情,等一个人,她柔弱的性格下,因为有爱情的支撑,渐渐开出了绚丽多彩的花,外表光鲜美丽,背后的过程多痛苦我们不得而知,这样看来,又何尝不可悲。

可仔细想想,在这个故事里,本就没有对错之分,不能轻易评判别人的爱情,值不值得从不同的角度看也是不一样的。只不过如果是我,经过时间洗礼,感情变得苍白,形式大过内容,不如放开,只把最鲜活的时光留住。

结语:一个秋水,一个碧云,两种事物永远不能相交。两个人的命运果真如名字,再也没见,一生遗憾。不管是命运展现的悲哀,还是艺术里特定人物的悲哀,从头到尾,为之动容,为之潸然掬一把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