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因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而来。
日本战国时代,也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哦不,是争夺小岛!期间,一个名叫羽柴秀吉的年轻人崛起,名义上结束了战乱,统一了小岛,他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实权将军——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称霸后,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不论他如何努力,就是生不出个儿子!如果一个统治者没有子嗣,手底下的臣子就会嘀咕:“老大没有儿子,死了以后谁来执掌江山呢”,等到统治者年老体弱的时候,下面人就会争抢权力,犯上作乱。
丰臣秀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提前收了一个养子来继承江山,他就是丰臣秀次。
起初丰臣秀吉也是全心栽培秀次,真的把他当继承人来培养,后期还把自己的位置给了秀次,自己退居二线。然而,尴尬的事情再次发生——退居二线的丰臣秀吉专注于爱爱造人,一不小心还真让他造人成功了!秀吉给亲儿子取名“阿舍”。
老大有了亲儿子,这养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啊。
养子秀次心里明白的很,但是苦于自己没有实力,脾气日渐暴躁。
当时的日本,有拿活人试刀的习惯。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所谓武士,常常在得到一把好刀的时候,拿路边走路的陌生人试刀,趁人家不注意,上去就是一刀杀死。后来可能感觉偷袭正常路人被反操的危险比较大,于是他们就改为偷袭路边乞讨流浪的残疾人!震惊了没,这就是日本武士的德行——外强中干。养子秀次也喜爱宝刀,一次一群武士拉着他去巷子里看人试刀,后来就传出秀次喜爱拿活人试刀的传言,全城沸沸扬扬。小编觉得,这是丰臣秀吉故意纵容养子犯错,然后散播他的恶名。
老谋深算的丰臣秀吉狡黠得笑了:“对不起了,秀次,我必须保证我亲儿子继承我来统治全日本“!
于是丰臣秀吉顺理成章的利用舆论软禁了养子秀次,后来派人逼死了他。紧接着,他仿佛明太祖朱元璋附体,开始大杀功臣,希望替他的儿子”阿舍“扫平障碍。这跟当年朱元璋对小孙子说的“我要为你的江山撸掉荆棘上的刺”一个道理——干掉这些功高盖主的老臣武将,幼主的地位才能稳固。
丰臣秀吉杀红了眼,几乎屠戮所有的可能威胁到儿子地位的功臣。然而他千算万算,却漏掉了一个大野心家——德川家康!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大阪之阵中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其实吧,小编来看,日本的战国太多吹嘘成分。你要不看他面积和人口,还以为打的是世界大战呢。因为大国记录历史,都是按照整体而全面的事件进行,像日本这种把历史写成小说的国家,也是有意思。打来打去不过是一个村打另一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