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準平原一詞是美國地形學者戴維斯(W.M. Davis)所創,是指河流地形發育到最後,地面幾乎沒有顯著起伏的平面,坡度很小,有別於通稱的平原,所以稱為準平原。
依戴維斯的學說,準平原的成因,是由於常態侵蝕(normal erosion),主要指溫帶潮濕氣候的河川侵蝕到最後階段,地面除少數抗風化強的硬岩,剩下之零星突起的小地形,大致形成幾乎平坦的平原。地形循環作用至此暫告一段落。
名詞解釋:
依戴維斯(W.M. Davis)地形侵蝕循環論,一地形之成長既自幼年經壯年而至老年,為一連續性之系統演育,則祇要地殼有一充分穩定時期,必能逐漸侵蝕低至略似平原之基準面,此時地表特稱之為準平原。見地形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