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德国拜耳医药公司经充分社会调研和市场评估后,确定在开发区设立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产品。由于拜耳集团企业标准高于德国制药行业标准,对投资药厂要求严苛,在业界影响力较高,带动了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等一批全球著名制药集团相继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北京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志》P183
1996年9月,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工程举行封顶仪式。企业/供图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外景。企业/供图
1996年10月,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施工现场。企业/供图
记录了拜耳入区讨论的工作笔记。陈知晖/摄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旧址“小红楼”,如今已变身成为经开区区史馆。在区史馆一层展品柜最前端的显著位置,摆放着一本在经开区建设初期管委会工作人员捐赠的个人工作笔记,其中详细记载了1994年经开区管委会的会议讨论与工作内容。由于厚厚的笔记不能页页展示,被选为代表置身橱窗之中、展开的那一页,是属于首家进入经开区的世界级生物制药巨头德国拜耳的,当年经开区积极的招商引资态度从此中可窥一斑。
结缘全力满足建设需求
作为驰名世界的化工巨头,拜耳集团早在1882年就与中国展开了染料贸易,1913年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公司,随后为中国生产出阿司匹林药物。
改革开放以后,拜耳集团于1986年在中国成立联络处。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开始更加广泛地与外资展开全面合作,拜耳集团在1993年与原化工部正式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等为合资项目选址。1994年,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主要负责协调技术转让和市场开发,并为合资项目的准备和实施提供支持,拜耳集团在中国的产业网络正式铺开。
作为一家世界级制药企业,拜耳集团对工厂选址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经开区与拜耳公司的谈判历时两年,期间拜耳集团考察队伍到经开区采集土壤、水源等样本送往德国进行化验,确认经开区环境符合其生产标准。1995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终于在荣京东街落户。
入区后的拜耳中国针对工厂建设提出了不少需求,根据当时的工作笔记记录,经开区需解决的相关问题有14条。除了一般的供水供电、员工通勤等基本需求,拜耳中国作为制药企业有着特殊的需求:生产线需要保持低湿恒温条件;以乙丙醇为代表的生产原料,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燃易爆,需要建设具有防爆条件的储存设施;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相当危险,需要建立二次过滤排放设施……
当时,经开区刚刚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自来水、电力、热力等基础设施的“七通一平”尚未完成,面对拜耳中国的高标准建设需求,经开区既无现成设施,也没有建设经验,一切需求都得“从零起步”。复杂的建设需求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无法满足拜耳中国的条件,那么今后经开区就难以应对各类生物医药企业的需求,大量引进“高新企业”只会成为空谈。在经过复杂的多方协调和深入的技术论证后,经开区批准了建设方案,下定决心竭尽全力满足拜耳中国的全部需求。
1996年3月25日,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正式奠基,符合德国高标准工艺要求的防爆储藏区、稳定保证湿度低于20%的恒湿生产线、废弃物二次过滤排放设施等在厂区内逐步建起。高标准的条件支撑了高标准的生产,拜耳集团将全球领先的无菌制药生产线工艺带入中国,为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关键性的提升。同时,经开区克服了初次面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困难,为日后其他企业的引进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拜耳的成功入驻也让经开区在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界打响了名气,得到了诸多世界级制药公司的认可,法国罗纳普朗克乐安制药、日本第一制药等国际知名制药集团纷纷追随拜耳集团的脚步而来在经开区扎根发芽,为经开区生物医药成为四大支柱产业奠定了基础。
1997年10月,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产,当月即产出第一批阿卡波糖片,即“拜唐苹”。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工厂的建设效率与建成标准令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赞叹不已,产品也完全符合拜耳集团总公司的严格要求,其质量与德国本土产品高度一致。截至2022年,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的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其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213亿元,是北京市唯一一家连续10年实现产值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
并肩研发加码发力创新
投身中国市场之后,拜耳公司逐渐发现了这里的独特优势:生产研发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教育的飞速发展也不断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投入社会……可以说中国是得天独厚的生物医药研发区域。
研发能力是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其地位显要,大多数制药企业不会轻易把研发中心迁往总部以外的地区,远渡重洋在中国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可以说是极其困难。
但正如当年经开区筚路蓝缕起步实现了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成功落地那样,拜耳集团也对经开区进行着正向反馈。2009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际研发中心在位于荣京东街7号的拜耳园区内正式落户。截至2023年7月底,该研发中心已向中国引入19款创新药物,共计超过30个新药或新适应证获批,涵盖抗血栓、心血管、糖尿病、女性健康、肿瘤、眼科、抗感染(及呼吸)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借着中国近年对医药企业的政策扶持,拜耳集团在加速把公司内部管线中的创新产品引入的同时,也在通过与本土优秀的创新医药企业合作来完成研发创新,从“把全球创新引进中国”到全力支持“首创新药(FirstinClass)”落地中国,在中国扩大产业覆盖与研发推进的同时,拜耳集团也助力中国医药保健产业对世界前列的追赶与超越。
时常保持着“危机感”是成立于1863年的拜耳集团激励自身不断前进的秘诀。对于拜耳中国来说,“危机感”的主要来源在于如何准确发掘本地化市场需求,并参与到日新月异的中国医疗行业发展之中。“为了不断激发拜耳集团这位‘百岁德国老人’的活力,让她在不断涌现优秀‘年轻人’的中国老当益壮,依然拥有高水平的竞争力,我们采取了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的双管齐下策略。”在拜耳中国区负责人看来,从19世纪阿司匹林的创新问世,到今日强大的研发产品线和广泛的创新合作,都离不开本地研发中心和外部合作携手并进的“双轮驱动”。
一方面,拜耳中国从内部架构着手,设立数字化创新职能部门,成立肿瘤事业部等,聚焦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加速创新产品在中国的快速落地,推动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积极投身于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强化与本土医药企业、初创公司、顶尖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拜耳集团自2009年开始,与清华大学成功签署五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外,也不断深化与北京大学等知名本土学术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致力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新药研发的转化。
双赢高质发展同频共振
成立以来,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在荣京东街深深扎根,始终与经开区同发展、共进退,已建成中国最先进的药品生产基地之一。
2006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追加投资2亿元,将其在经开区的生产基地扩大1.5倍,扩建后的拜耳坐拥亚太地区速度最快的生产线,生产能力提升3倍。2014年,拜耳医药保健北京工厂综合扩建项目在亦庄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8亿元)。自此,北京工厂成为拜耳医药保健全球最大的处方药固体包装基地。2020年,拜耳集团投资逾5000万欧元启动新一轮处方药北京工厂产能提升项目,并加快创新型数字化方案的实施,以保证拜耳高品质处方药产品的稳定供应,再次强化其作为拜耳处方药全球最先进生产基地之一的重要地位。2022年,拜耳公司北京亦庄工厂新生产线再次提速,4条世界领先技术的全自动高速生产线和全自动物流系统在竣工后将使产能提升40%,助力打造世界级的制造工厂。
在新药研发领域,有个“三‘十’定律”,即“十万种化合物,十亿美元,十年时间”,这意味着创新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此外,生物医药行业关联领域广,需要打通的监管环节和流程堵点、难点也多,这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持续提升服务能力。2022年2月,《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作为北京高端制造业集聚区的经开区在全国率先搭建了“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环节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正是“想企业之所想”,以“解企业技术创新更快地转化落地之难”。
在国家政策与拜耳集团总部的共同支持下,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专门针对本土疾病谱开展业务,为中国本土特殊疾病老年黄斑变性引进经营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创新药物艾力雅?便是其一线治疗方案之一,更多药品被纳入中国医保目录。
近年来,拜耳中国通过“健康中国行”“走进西部”“走进基层”“千县工程”以及员工志愿者等项目,联合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推广公众科普教育。这些活动覆盖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受惠人群达1.5亿人次,极大地助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时至今日,拜耳集团已经在中国建立了6家生产基地和2个研发中心,拥有近万名员工,在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和作物科学3个领域位居中国市场前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38亿元,纳税总额为40亿元,为经开区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显著的科技创新贡献。
回首来路,三十年前,拜耳集团尚在规划如何进入中国市场,北京经开区则是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不毛之地”;三十年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北京经开区更是一跃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展望未来,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与北京经开区将互利共赢、携手并进,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陈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