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罗顺 四川在线记者 王培哲

“开饭喽!”11月4日中午,宜宾市南溪区南溪街道石鹅村,农家乐老板何朝君为客人们端上干锅、烧鱼等特色美味。七洞湖水库今年5月完成提升改造后,像何朝君这样开办家庭农场、主营田园观光和美食的老板,在石鹅村有百余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11月4日,宜宾市南溪区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 罗顺 摄

2017年,宜宾市南溪区石鹅村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村专业合作社,在印把山、伙儿山等黄豆、芽菜、大头菜种植区域套种柑橘,改变过去依赖传统芽菜产业“一年吃一顿”的产业模式。“芽菜一亩收益6000元左右,种‘金秋’柑橘刚开始每亩收益5000多元,盛产后每亩收益能过万元,种血橙每亩也有7000多元的收益,大家都加入进来。”石鹅村芽菜制作大户何学其说。

然而,“金秋”柑橘由于果皮较薄,容易受到虫害影响,血橙的市场价格在2017年之后也经历了数次波动,这些都曾动摇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何朝君家里的柑橘曾在一年内亏掉20万元。

11月4日,宜宾市南溪区南溪街道石鹅村,农作物套种柑橘。 罗顺 摄

为解决村民们的担忧,南溪区先请来农业植保专家,培训专业种植技术,提高养护水平,又对接省内外主要柑橘销售市场,为南溪血橙注册商标。目前,1000余亩柑橘已经挂果上市,树上的“金果果”、地上的“绿苗苗”,让一亩地种出了两亩地的收入。

去年,南溪区启动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工作,布置了一批路灯亮化、美丽庭院提升、粮果基地建设等民生配套项目、产业项目。如今,石鹅村沿七洞湖步行至南溪城区仅需10分钟,给石鹅村及石鹅村民带来了休闲采摘、休闲垂钓、庭院经济等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机遇。

3月23日,宜宾市珙县王家镇青山村青山坝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里,珙县潘氏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何玉勤正和十几名村民抢抓农时,将一朵朵羊肚菌进行采摘装桶。 罗顺 摄

8月3日,在位于仙临镇的南溪区现代农业园区,村民操作高粱收割机在田地间收割高粱。 罗顺 摄

不仅南溪区,宜宾还在“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三江新区、翠屏区白花镇等地,通过对既有乡村景观进行提档升级,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壮大乡村产业基础。这些是宜宾市结合“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全市和美乡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程的具体实践。

宜宾三江新区探索打造了“回龙村工农互促园”,将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需求和村民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需要相结合,鼓励工业企业改善周边社区基础设施,吸引村民参与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经营。

“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选准稻虾综合种养、高效笋用竹等特色产业,通过“企业流转+业主托管+专合社入股+大户联营”的方式,一方面培育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培训农机手、职业虾农,推动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