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有用+1
0

赵慎之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著名配音艺术家
赵慎之(1924年~2014年12月26日),女, 天津 人,曾用名蓝小云,译制片配音演员, 上海电影译制厂 著名配音 艺术家 。上世纪50年代从部队转业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担任配音演员,尤其擅长为老年妇女角色配音。主要作品有:《红与黑》、《 广岛之恋 》、《 尼罗河上的惨案 》、《望乡》等等。
2014年12月26日8时31分,赵慎之因病在上海不幸离世,享年90岁。 [1]
赵慎之早早地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不办追悼会,9月还签署协议,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
本    名
赵慎之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24年
逝世日期
2014年12月26日
代表作品
《红与黑》 广岛之恋 尼罗河上的惨案 望乡
职    业
演艺、 配音
别    名
蓝小云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42年参加新四军,任一师三旅服务团团员。1943年后任 天津 艺华剧团、苏州中艺剧团、天津艺光播音剧团演员,演出《秋海棠》、《清明前后》等剧。1949年初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 ,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文工团团员。1951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先后为《华沙一条街》、《彼得大帝》、《一个人的遭遇》、《父与子》、《科伦上尉》、《鬼魂西行》、《 广岛之恋 》、《神童》、《望乡》、《运虎记》等三百余部译制影片配音。
[1]

配音作品

播报
编辑
《紧急迫降》 (1999)饰演白老太
《匿名电话》 (1987)
《婉丽》 (1986)
《女仆》 (1982)
《龙子太郎》 (1979) 配音
《新天方夜谭》(1979) 配音
《萨拉丁》 (1979)
《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 配音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 (1977)
《望乡》(1974)
《简爱》(1971)
《叶赛尼亚》 (1971)
《屠夫》 (1970)
《鬼魂西行》(1962)配音
《运虎记》 (1962)
《阿苏卡》 (1961)
《神童》 (1961)
《查雅布拉纳》 (1961)
《大墙后面》 (1960)
《同一条江》 (1960)
《广岛之恋》(1959)
《绿色的土地》 (1959)
《悲惨世界》 (1958) 配音
《根据法律》 (1958)
《三剑客》(1958)
《旧恨新仇》 (1956)
《狐狸的下场》 (1954)
《坦卡》 (1953)
《华沙一条街》 (1952)

老年生活

播报
编辑
1999年,80岁的她很难照顾自己了,有次吃坏肚子路都走不动,还是子女的同学把她送到了 医院 。子女不放心她一个人生活,于是她住进了上海 张瑞芳 老年 公寓 。她说不曾想到有一天会住进老人院。她更没想到的是她会在80多岁时结婚。就是在 张瑞芳 老年 公寓 ,她遇到了老伴。说起这段爱情故事,赵慎之老师幸福地笑了,直说老伴是个大好人。刚到老年 公寓 那会儿,她有些不习惯。后来慢慢地认识了一些朋友。她老伴就是在那时认识的,两人常在食堂遇到,打个招呼,聊聊天。她才知道这个老先生姓杨,跟自己同年, 台湾 人,早年到内地参加革命,是退休干部,妻子几年前生病去世了。杨老先生提起以前的事,他念念不忘他的妻子。他说赵慎之跟他妻子长得很像。在日积月累的每一天的交往中,赵老师觉得杨老先生是个非常有学识,他对已故妻子的怀念打动了赵老师,让她觉得这个人是可以共度晚年的人。后来她才知道杨老先生最初还跟老年 公寓 里的护士打听自己的情况呢。看来缘分是挡不住的,不讲年龄,只讲心。在儿女们的祝福声中赵慎之跟杨老先生走到了一起。赵慎之回忆当时走进 婚姻 登记处的情景,都觉得不敢相信是真的,自己都80岁了,可甜蜜的笑容说明真实的一切。
结婚后,2001年,夫妻俩搬到了住的地方,南翔的众仁静养院。杨老先生喜欢上网,看看新闻,写写随笔。赵慎之也没闲着,参加起编织班,勾起了毛线,还自己勾了只钱包。楼上楼下,大院里的老人们都熟悉了,过年过节开个联谊会,赵老师自然要上台表演一段看家绝活--朗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