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大代表 罗蓉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本人长期关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见证了近年来夷陵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学校和师生带来的巨大变化。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畔,三峡工程所在地,是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区。全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45所,学生3.2万人,70%的学校和学生在农村。五年前,全区仅2所城区优质学校,学生上好学难。区委政府把“学有优教”作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三年来,校园环境美起来,城乡教师动起来,后勤服务实起来,文化特色亮起来,教育管理精起来,夷陵学子圆梦了“学有优教”。
一、校园环境美起来
三年前的下堡坪乡中小学(一贯制学校),校园如鸟笼,学校最昂贵的物品就是两台电脑。学生吃饭要到操场,学生寝室条件简陋。2012年以来,政府投入该校800多万元,先后新建了教学综合楼、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改建了食堂和寝室,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独立。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一应俱全,教师一人一台电脑,课堂全部多媒体。2014年,该校成功创建为市级现代化学校。据统计,全区累计创市级现代化学校34所。
二、城乡教师动起来
“教师动起来,教育活起来”,如今已成为夷陵教育界最流行语。原实验小学教师苏庆华,现在是两所农村小学的校长,2012年交流到赵勉河小学后,硬是凭借自己的激情和汗水,用两年时间让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彻底变了样,受到家长的称赞。学生秦凯威的爸爸在家长会上深情地说,苏校长“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主动来到大山深处,把一颗心完全奉献给了学校、学生,我们敬佩您!”从上海中学去雾渡河初中交流的周成老师,将农村学校体育课上得风生水起。据介绍,类似这样的老师,比比皆是。他们到一所学校,就带好一个学科组,带动一片教师。农村学校不再为缺音、体、美教师开不齐课程而闹心,不再为没有名师指导帮扶青年教师成长而苦恼,不再为学科组建设而发愁。偏远农村的孩子也能和城区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师资源,整个教育系统活起来了。
三、后勤服务实起来
学生的吃、住、饮、洗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正常学习与健康成长。分乡初中是西北山区的一所寄宿制学校,校长赵炎奎介绍,“床上三件套”学生都不用自己带,由学校统一购置,洗的是热水澡,喝的是直饮水,有室内卫生间,周末回家还有乘车补贴,承运车辆基本可以送到家门口。过去,学生每周生活费100多元,还吃不饱吃不好。现在,中晚餐都是两荤两素一汤,吃不饱还可以再添加,每周60元左右,与其他学校的价格基本相同。家长得意地说,学生吃得饱,营养又卫生,不吃零食了,少花冤枉钱,根本不担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据了解,2012年起,政府对西北山区学生实施生活补贴政策。一些家长“抱怨”,到了周末,孩子不愿回家。孩子说,在学校住得好,吃得好,还有老师辅导功课呢。夷陵的孩子上学不再难,更不苦了。
四、特色文化亮起来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如今的城乡校园,浓郁的特色文化芳韵与现代化教育气息浑然天成。走进三斗坪镇中心小学,浓郁的三峡特色文化扑面而来。峡江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三峡事件全部浓缩于此,濡染师生耳目。鄢家河小学“日行一善”德育特色,成为中央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联系点;三峡高中“最美孝心少年”黄露露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梅林小学与下堡坪中小学、区实验小学被确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梅林小学的“丝竹神韵”受到文化部领导的肯定;分乡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特色课堂,先后吸引省内外3000多人次观摩学习;实验初中“七彩星”评价体系被纳入“国培”内容。校园特色文化仿佛一颗颗晶莹的明珠,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五、学校管理精起来
“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没有网络。”乐天溪中学校长李广东介绍,2012年,全区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覆盖最广的教育城域网。学校教务、课间活动、学生课堂、校园安全、学校食堂等全天候视频监控,即使在外培训学习,也都在“掌”握之中。他说,今年将全部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农村学校不再是“信息孤岛”,网络让学校管理更加精细,让优质资源信手可得。
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是每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这些年,我们亲眼见证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也将继续发挥监督职能,为教育发展献言献策,努力把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向深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教育部
收藏
(责任编辑: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