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酒是一种豉香型白酒,主要是 赤米 大米 混合酿造而成,是岭南地区常见的酒类饮料。又因人文及水土差异,发源可大体分为 广东 顺德 客家民系 ,酿制工艺、成品酒的外观及味道也各有区别。
顺德红米酒选用 大米 与小量 赤米 一起精心酿造而成,成品酒是突显米香为主、偏于清淡可口的白酒,酒体较丰满、甘滑、圆润。 米酒酿造时常用的酒缸
宋代 岭南 地区因“地远”,有“烟瘴”,且瘴毒对民众危害甚大,故宋官方对岭南实行优惠政策,允许民间酿酒,从而导致岭南酿酒成风。另 岭南 地区盛产稻米,而 米酒 的制作工艺简易,酿造时间较短,并其清淡可口的味道深受当地人喜爱。 在众多米酒当中,红米酒因其突显米香、偏于清淡可口的豉香在岭南酒文化中有着不可取替的地位,而 顺德 则是 广府 红米酒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赤米,亦称红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粗粮 据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描述“ 赤米 ,今有之,俗称 红霞米 ,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早在清代, 顺德 就有种植 赤米 的记载,据(《 顺德县志 》第四章农业种植)记载:“清末,本县水稻品种主要有新兴白、红头赤、夏至白、金风雪、金边赤等”。由于赤米口感差,顺德当地人不愿食用,又因粮食短缺,故顺德酿酒作坊的师傅只好就地取材,搭配当地人自家种植的赤米用于酿酒。将大米搭配少量赤米和传统酒饼等原材料进行发酵,再以陈肉酝浸,酿造出有独特风味且适合顺德当地人口味的 米酒 。因赤米呈微红色,含有特殊的微量成份和较高的维生素、矿物质等,酿造出的米酒突显米香、清雅绵甜,且赤为红,故当地人将此法酿造且大受顺德当地人喜爱的米酒取名为 顺德 红米酒。 顺德 酒饮文化丰富多彩,造就广东酿酒业的蓬勃发展。在正常年景,城乡大小茶楼一日早午晚三市往往座无虚席。 饮茶以外,配上茶点、生滚粥及米酒(饮酒也是县人的一种嗜好),边喝边聊天,花费无多而自得其乐。每至夜幕降临,灯火初上,家家酒肆,饮者满座,猜拳行令,吆三喝四,煞是热闹。酒饮者以男性居多,醇和米酒为主。除了一日三餐,岁时习俗的酒饮文化也是历史悠久的,红米酒同时也是烧菜常用的佐酒,可以制作醉鹅、烧鹅、火焰鱼等美味佳肴。 每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拜神祭祖时,红米酒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