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东经图文版分段(七)潏山、杨水、蒍国
2 年前
· 来自专栏
夏商周与山海经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九百二十:潏山、杨水、蒍国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21年4月4日
《大荒东经》:
有潏山,杨水出焉。有蒍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潏山”

“扬水出焉”

“蒍国”

此段的破解突破点在“蒍国”。在“蒍国”这段的前后两段分别记录了“犁[霝鬼】之尸”与“合虚之山”。“犁[霝鬼】之尸”已破解是非洲的大猩猩,“合虚之山”是埃塞俄比亚的火山。大猩猩的栖息地为刚果雨林。刚果与埃塞俄比亚之间有个国家叫“乌干达”,这个“乌干达”的首发音通“蒍”音。那么这个“乌干达”会不会就是“蒍国”呢?

通过搜索地图,又发现了“扬水”,见下图:


而“扬水”所在地区的埃尔贡山海拔高度在4200多米。



再对比一下“潏”字金文象形图形:

可以发现,这个埃尔贡山地形正是对应“潏”字金文象形图形,此地就是“潏山”。
而紧邻“潏山”的乌干达地区正是要破解的“蒍国”。


“虎”,必须指出这个“虎”字是典型的抄译错误。非洲没有虎,只有狮子,金文、甲骨文产生创造于非洲古埃及,由于非洲大陆只有狮子,所以只创造了“狮”字,而没有“虎”字。这个被西汉人误认为“虎”字的原本是个“狮”字,见下图:

“使四鸟”,指当地人训练鹰隼进行狩猎,这里的“ 鸟”是鹰隼,而“虎豹熊罴”是指鹰隼的四种名称。


“黍食”,指面食,黄小米。
作者:大禹昆仑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编辑于 2021-08-09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