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4
日,肖建国大使在东主流报纸《东帝汶之声》发表题为《中国经济
:
风景这边独好》的英文及德顿语署名文章,全文译文如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多国面临新一轮疫情反弹,据世卫组织(
WHO
)数据,截至
11
月
1
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45,942,902
例,死亡
1,192,644
例。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可能成为自上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近期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4%
,其中发达经济体萎缩
5.8%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
3.3%
。预计明年全球经济会出现脆弱反弹,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较多。
面对哀鸿遍野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却“风景这边独好”。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722786
亿元,同比增长
0.7%
,环比增长
2.7%
,中国的经济增速率先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就业民生较好保障,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引人瞩目,成为带动全球经济的引擎。
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强劲,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复苏活力。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436530
亿元,同比增长
0.8%
,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三季度增长
0.9%
,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三是货物进出口由降转升。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
231151
亿元,同比增长
0.7%
,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四是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81
元,同比名义增长
3.9%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0.6%
,年内首次转正。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不管是从需求、生产,还是从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来看,我们认为,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态势。”
中国经济正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IMF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增长
1.9%
,较
6
月预测上调
0.9
个百分点,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会大幅反弹到
8%
左右。
IMF
首席经济学家吉塔
•
戈皮纳特也指出,中国经济正增长对全球经
济复苏产生溢出效应。
中国经济增长为中东经贸合作和疫后复苏注入新动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政府、社会各界及发展伙伴共同抗疫,实施
6
轮国家紧急状态,使东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新冠肺炎零死亡国家之一。但也付出了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代价,据
IMF
等机构发布的有关统计显示,
2020
年东经济增长为
-6.8%
,疫情和经济负增长严重影响东民众生产生活;据东职业培训和就业国务秘书处数据,疫情期间东有超过
400
家公司倒闭,致使
800
余人失去工作。
东疫情爆发后,中国是第一个向东伸出援手、第一个安排包机驰援的国家。疫情期间,在东中资企业在严格遵守东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包机方式送来复工复产人员,持续推进项目建设,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并多次向东捐资捐物,与东方一道共同抗疫,促进经济恢复。据中方统计,前三季度,中东进出口总额
1.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1%
。疫情期间,中东贸易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保障了东帝汶市场的正常供应。
东帝汶是中国全面合作伙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方愿同东方一道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全面贯彻落实两国领导人和今年
9
月
21
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东外长阿达尔吉萨电话会谈达成的共识,同舟共济,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入推进各类项目合作,助力复工复产,并最终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期待着东继续保持抗疫胜利果实,经济尽快反弹复苏,受惠当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