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黑熊关在铁笼里,用一根胶管插入黑熊的胆囊采集胆汁,为了避免黑熊挣扎乱抓伤口,还给它们穿上“铁马甲”!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活熊取胆的方法,惨无人道,现在在我国这是违法行为。

然而活熊取胆并未完全禁止,只是方法变了,取胆汁的方法看起来更加人道,对黑熊的伤害更小,但毕竟还是从活熊胆囊内取胆汁,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

那么“活熊取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些地区现在仍然允许活熊取胆?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这两个问题。

1、什么是活熊取胆?

熊胆特指黑熊的胆囊,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等功效,在我国古代医书《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因此杀熊取胆自古有之。在现代医学中,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熊胆的替代品,但采集黑熊胆汁并未完全禁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能从黑熊胆囊内获得更多胆汁,也为了避免人在捕熊过程中受伤,1983年时出现了一种活熊取胆的方法:先用麻药把黑熊麻醉,在熊胆位置的皮肤上开洞,用一根胶管插入黑熊胆囊内,就像现代手术中的引流一样,让胆汁顺着胶管流出,随取随用!

这根管子会一直插在黑熊胆囊内,为了避免黑熊挣扎和抓伤伤口而感染,工作人员还会把黑熊关进一个狭小的铁笼里,甚至专门制作一个“铁马甲”把黑熊牢牢地固定起来。

这种活熊取胆的好处显而易见,不用像过去那样为了熊胆还要杀死一只熊,这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做法,一只黑熊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胆汁,而且操作风险也降低了。因此这种活熊取胆的方法很快在我国推广开来。

但是“铁马甲”式的活熊取胆存在很大的问题,黑熊被关在铁笼里,被锁上“铁马甲”,这种太过残忍,很多黑熊的伤口感染化脓,寿命大大缩短,而且取出的胆汁有些也会被感染。

到了1996年,我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取胆汁技术——无管引流,就是利用黑熊自身组织通过小手术制造引流管道,采胆汁时只需将软管导入,胆汁就会在十几秒内自然流出,这种手术的成功率为100%。

无管引流的方法就要人道的多了,可以在黑熊进食或者休息时取胆汁,黑熊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整个过程比较安全。

由于黑熊平时没有管子插在身上,引流伤口又比较小,因此日常生活并不受影响,也不影响黑熊的正常繁殖,而且繁殖熊与取胆熊不需要严格区分,母熊怀孕之后转移至并隔离在繁殖区即可。

无管引流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完全取代了之前的有管引流,黑熊也不用再遭受“铁马甲”之痛,这一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活熊取胆没有完全禁止。

总之活熊取胆就是人类获取黑熊胆汁的一种方法,从活熊身上直接取出胆汁,虽然无管引流的取胆方法看起来比较“人道”,但大部分人还是难以接受。

2、既然活熊取胆如此“惨无人道”,为什么有些地区仍然允许活熊取胆?

很多朋友乍一看“活熊取胆”四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惨无人道、非法获取,甚至认为伤害黑熊都是非法行为。然而事实上活熊取胆一直都存在,而且是合法存在,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地区还允许从活熊身上取胆汁?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法律允许

黑熊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这是针对野生黑熊而言的,而且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规定,活熊取胆的方法并未违法,而且在针对虐杀普通动物的处罚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有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才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从养殖的黑熊胆囊里取胆汁是法律所允许的,不过像早期的“铁马甲”式的活熊取胆已经被禁止,“无管引流”取胆也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只要符合相关规定,活熊取胆就是合法的。因此有些地区仍然存在活熊取胆,主要是因为法律允许!

2、市场需求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活熊取胆,熊胆自古以来就拥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在中药里的地位非常高,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的起,具有明目的功效。

先不管熊胆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么神奇,但在市场上确实有一席之地,哪怕现在出现了熊胆的替代品,一些商家还是会强调熊胆的与众不同,熊胆的价值不菲等。

所以说在存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活熊取胆会一直存在,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从法律层面禁止活熊取胆呢?试想一下,如果禁止从养殖的黑熊体内取胆汁,那么会不会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从野生黑熊身上下手呢?所以说活熊取胆仍然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需求,有买卖就有伤害!

3、“无管引流”技术成熟

很多人无法接受活熊取胆,主要是因为太过残忍,在活熊的胆囊上开个洞,取其胆汁简直惨无人道!

不过我国目前采用的“无管引流”取胆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不会对黑熊造成太大伤害,前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所以说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活熊取胆是可以在相关规范下合法存在的。

总而言之,活熊取胆仍然允许存在,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和法律允许,而且“无管引流”技术成熟,活熊取胆并不会给黑熊带来太大的痛苦。

3、那么怎样的活熊取胆才被允许呢?“无管引流”有何技术要求?

前面我们一直强调,在相关规定下的活熊取胆是被允许的,那么都有哪些规定呢?我们来简单看一看,这些规定能否起到保护黑熊不被伤害的作用。

其实早在1997年的时候,我国林业局就颁布了关于黑熊养殖的相关规定,出台了《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在养殖规模上,养殖场必须要具备养殖50只黑熊以上的场地设施、资金以及相关技术,要有雄厚的实力才能养殖黑熊。

对于黑熊饲养区、熊室、熊笼的规格尺寸、面积大小等都有严格要求,要为黑熊提供一个舒适的饲养区,还要配备相对应的黑熊运动场,让黑熊拥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活熊取胆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不符合引流的黑熊不能随意取胆汁,比如3岁龄以下的年幼黑熊、体重100公斤以下的老弱病残、怀孕以及哺乳期母熊等。

无管引流的操作也必须规范,引流胆汁不能使用常流式或者异物引流导管,必须用黑熊自身组织作引流导管,引流手术必须无菌操作,以防黑熊伤口感染化脓。做完引流之后还要对黑熊进行护理,补充应有的营养和微量元素等,每次取胆汁以自然流出为准,一天最多引流3次。

总之活熊取胆有严格的操作规范要求,不仅对养殖黑熊的场地设施、资金技术有硬性要求,对取胆汁的过程的要求也非常明确,尽可能减少活熊取胆对黑熊身体的伤害。

熊胆在我国中医药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但获取熊胆就免不了要对熊造成伤害。古代人取胆汁只能杀熊取胆,现代的新技术是活熊取胆,单单从“活熊取胆”就感受到了强烈的残忍。

尤其早期有管引流的取胆方式,将黑熊关在狭小的铁笼里,并用“铁马甲”锁住,实在惨无人道,这种方式在我国现在是违法行为。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无管引流”的取胆方式,对黑熊的伤害要小的多,不过这种从活熊体内取胆汁的方式,很多人始终无法接受。相信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熊胆替代品的推广应用,活熊取胆的方式会逐渐被淘汰。

关于活熊取胆你怎么看?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残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