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男女陷入生活,不幸的男女寻欢作乐

《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男女陷入生活,不幸的男女寻欢作乐

本文是豆瓣阅读作者柴斯卡为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撰写的影评。

据传闻,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因不幸生活在吃人的旧社会、所以没能追求到幸福爱情的妇女。但其实根据原著里的描写,她是个养尊处优、不太懂事的贵妇人,而且她那位身居高位的丈夫其实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

那么,大文豪托尔斯泰究竟想说什么呢?这篇文章会结合 2012 年版的英国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详细讲一讲故事中的三对男女。虽然书有一千页,但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哦。

安娜 & 沃伦斯基:欲望之爱,灼灼闪烁

影片的安娜初登场时,在少女基蒂眼中散发着母性光辉,多莉的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她,她对自己的儿子更是无微不至。

安娜

她自 18 岁起便与长她十余年的卡列宁结为夫妻,同时也进入了繁琐沉重的家庭生活,开始履行社会加诸于女性的责任——生儿育女,操持家事。 她与卡列宁的居所尽管豪华,却空旷得连日常交流都带着回音,几乎没有生活气息。

位高权重的卡列宁其人,对工作非常投入,与耽于享乐的其他贵族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丽姬娅伯爵夫人对安娜说: 「你的丈夫是个圣人,要为了俄罗斯珍重他。」 但是安娜对他们那种以会议和提案为核心的生活方式毫无兴趣。

卡列宁

电影着重强调了「性」在安娜与丈夫、与情人两段关系中的作用。当安娜因怀疑自己爱上了沃伦斯基而惴惴不安后,卡列宁根本没有察觉出她的忧郁,还像以往一样对已经是八岁孩子母亲的妻子说「时间到了,该睡觉了」。之后他郑重其事地取出安全套,依旧对妻子的精神状态茫然不知。

卡列宁可谓是理性而智慧的大家长,不过他的雄才大略对解决家庭内部事务毫无裨益,他想爱却不会爱,恪守着政治家这唯一的身份,「丈夫」与「父亲」不过是他为了遵守社会规范而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他对安娜的关怀更多的是出于责任,甚至他对安娜的婚外情的纠结点也并非在背叛本身,而是「沃伦斯基坠马时,你没有约束你大惊失色的神情。」

相较卡列宁,有着优雅舞姿的沃伦斯基会在暴雪之夜追到车站,宣称他甘愿为这段感情付出一切,安娜也能从他身上获取更大的生理满足。

安娜从未真正经历过爱情,更从未真正满足过心灵和肉体的欲望,这就使得她没能发展出成熟的人格,极易被激情冲昏头脑。

何况沃伦斯基伯爵是典型的彼得堡年轻人,正如斯捷潘向列文介绍说:「沃伦斯基是一个年轻英俊、家境殷实的骑兵军军官,除了和漂亮女人上床外一无所长。」 这样看来, 安娜爱上的不是沃伦斯基,而是爱情本身 ;她想要的其实是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安娜和沃伦斯基

即便如此,安娜仍然是作品中最勇敢的人物。她本可像其他人一样,一边维持着「卡列宁太太」的尊贵,一边同沃伦斯基享受地下恋情的快感。但 安娜宁可飞蛾扑火、轰烈燃烧,也不愿随波逐流、苟延残喘。 因此当她被逐出熟悉的生活圈、不得不与朋友乃至儿子告别,沃伦斯基 虚无缥缈的爱情便成为了她唯一拥有的东西。

电影里多处暗示了沃伦斯基之爱的虚无缥缈。沃伦斯基称他的马为「我的甜心」,宣称「她与我心意相通」,赛马开始后,镜头在沃伦斯基的爱马以及提心吊胆的安娜之间来回切换,充分暗示了 对他来说,马和安娜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 沃伦斯基落马输掉了比赛,勃然大怒间举枪葬送了爱马的生命,后悔不迭;这与他间接致死安娜的历程如出一辙。

基蒂 & 列文: 理性之爱,不太快活

与沃伦斯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向青年列文。他虽 生得敦厚壮硕,性格却敏感谦逊;没有俊朗的外表,只有无尽的迷茫。 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主,他闷声不响埋首农事的习性招致了无尽的嘲笑;此外,优柔寡断、沉默寡言的列文总是默默地阅读、观察、思考。 他的立场不怎么坚定,对所有问题都要寻根究底,夹杂在一众个性分明的角色之间,他几乎毫无棱角。

列文

在故事的最后,列文与被沃伦斯基抛弃的基蒂一起,组建了一个平静的家庭。而曾因沃伦斯基与安娜这对壁人的结合而自卑、痛苦不已的基蒂,走上了与安娜完全相反的道路。 爱情的失败不仅令她成长,更令她在稍纵即逝的男女之欢愉与日久天长的母性之责任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影片刚开始时, 18 岁的基蒂天真稚气,对婚姻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憧憬,渴望成为性感迷人的成年女性 ,倾慕沃伦斯基这类浮夸的花花公子。可是论姿色她只能算是普通,自然也就在与安娜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基蒂一度根本不把相貌平凡、不善言辞的列文放在眼里,但是经过了挫折后,她也开始渐渐察觉了他的优良品性。

基蒂

在斯捷潘等人与卡列宁就餐一场戏中,列文表示: 「不够纯洁的爱情对我来说不是爱情,爱慕他人的妻子固然没错,但谋求一己之私欲就是一种贪婪,对圣洁的一种亵渎……这种圣洁让我们在满足人性时选择正确的人。」 他这一番话触动了卡列宁、斯捷潘,也触动了基蒂。随后基蒂与列文通过积木互表心意,眼神尚不敢相互触碰,与安娜和沃伦斯基成人式的眼神交流截然不同。接下来,当面对躺在病榻上的列文哥哥时,基蒂并未像普通富家小姐那样因他的肮脏瘦弱流露出鄙夷之情,而是予以了细致周道的照顾,这段情节非常明确地表现出了她人格上的成长以及闪光点。

列文和基蒂

本片拥有非常奢华的室内布景,不过列文的大部分戏份都发生在布景之外,而且自基蒂与列文互生好感之后,基蒂的活动空间也延伸到了布景之外。不难发现,围绕着「舞台」这一概念,电影被分割为了两重空间: 贵族社会局限在狭小压抑的舞台三向度空间内,哪怕赛马、溜冰这类户外运动也在舞台上进行,充分说明了这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彼得堡贵族就像做戏一样生活 ;墙内的生活尽管纸醉金迷,然而推开墙后却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墙外有多姿多彩的壮美自然,有一碧千里的大好河山,还有淳朴、健康、强壮的务农少女,她们辛勤劳作并为家庭付出一切,列文病榻上的哥哥尼古拉即不顾世人眼光而与这样的女子共同生活——这样被劳作和奉献充实的人生,无疑与安娜等贵族终日游戏感情、沉湎享乐的空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显然,与安娜和沃伦斯基一见钟情后迸发的肉欲之爱不同, 列文与基蒂这对屡经挫折才走到一起的夫妇之间有着更多默契,更能抵抗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与挫折,是一种平淡却理性的爱。 由此可见,列文与安娜这两条故事线代表了两种情感观,电影也正是围绕着这一论题展开的。

早在电影开始后不久,导演就通过斯捷潘与列文的餐馆对谈点明了这层主旨——当斯捷潘向列文承认:「为爱结婚,然后孩子出生、时光飞逝,妻子已经日渐发福、变老,而我的风采还是不减当年,仍然会被各式女性吸引……」时,列文反驳他说 「我在谈论爱情,而你在谈论欲望」

乍看之下,影片崇尚理性的家庭之爱而否定脱轨的激情,不过列文的种种行动与言论却显示着他的「理性之爱」其实是并不太接近「爱情」。回顾就餐一场中他的对白: 「不够纯洁的爱情对我来说不是爱情……这种圣洁让我们在满足人性时选择正确的人。」可见他最看重的爱情内涵是「圣洁」而非「爱欲」。 尽管列文是基蒂的追求者,但他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却不是爱情——他自始至终都不甚快活、面色凝重。

前文已叙,有两段情节在列文与基蒂的感情进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列文在斯捷潘家餐桌上关于「圣洁」的发言,其二是基蒂照顾列文的哥哥,正是这两件事使得他们注意到了彼此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 他们的结合中几乎没有「激情」的成分,完全走在了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对立面。 在成为母亲后,基蒂更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家庭,之所以要特地摘掉戒指,应是担心划伤婴儿所致。也就是说于这对年轻夫妇而言,「家庭」在婚姻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爱情」。

安娜卧轨后,下一个镜头直接切入列文的麦田。列文边劳作边询问老农夫: 「我们要如何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道的(live rightly)?」 也就是说他不仅要生存,而且要过圣洁、道德的生活,但是并没有找到方法。农夫答:「就是知道,不然呢?」列文答:「但是我崇尚理性。」农夫反问:「理性?是理性让你选择了如今的妻子吗?」 这句话令列文震动颇大,赶忙回家告诉妻子:「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在麦田中的这个瞬间,列文明白的或许是尽管婚姻与恋爱不同,不能仅仅依靠激情,但也不能仅仅依靠理性,但是当妻子把孩子交到他手上时,初为人父的列文发觉了婚姻的另一重意义——养育后代,事实证明这才是维系婚姻的主要武器,于是便闭口不言自己的深奥哲思了。

两人照顾孩子的场面,几乎神圣

多莉 & 斯捷潘: 苟延残喘,爱却常在

但也很难因此就说列文和基蒂是幸福婚姻的范本。列文对家务事的迟钝、以及基蒂被刻意强调的摘下婚戒的动作,都多少为这段婚姻埋上了一层阴霾——事实上,原著中列文与基蒂在结婚后不断发生争吵,列文甚至曾因走不出精神困境而企图自杀。 尽管后来列文自认对妻儿有着至深的爱,但二者并未感受到多少幸福 ,相反还被繁重的农场与家庭劳动淹没,列文本人还曾因基蒂理解不了自己的哲理思考而感到苦恼。

他们这段理性婚姻当然是托尔斯泰所赞赏的,不过是否真的幸福就很难说了。

实际上, 片中的几对夫妇中,真正在「激情」与「理性」间达成平衡的其实是多莉与斯捷潘。

多莉多次承认自己爱斯捷潘,甚至在基蒂提出质疑后抱着孩子笑着回答:「可这就是爱呀。」当列文对斯捷潘提出质疑后,斯捷潘更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爱我的妻子,我爱她爱得发狂。」 但在多年的婚姻中二人间发生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斯捷潘持续出轨,对多莉造成了很大伤害;安娜与沃伦斯基同居后,多莉也向安娜承认:「我也希望我做了同样的事,但是从没有人追求过我。斯捷潘一点都没有变。我想男人都是一样的,而且我也不够勇敢。」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养育了许多孩子,不仅多莉为后代付出了青春与美貌,斯捷潘亦是个好父亲,无论多么频繁的拈花惹草都无法让他离开自己的家庭。我认为电影并不打算评判哪种感情观才是正确的, 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有着各自的悲欢 ,若问安娜、列文、斯捷潘究竟谁更幸福,每位观众都会根据自身经历产生不一样的看法。

卡列宁虽给了安娜稳定的生活,但她宁愿在冰冷的爱情中绝望心碎;

列文曾爱慕基蒂,可待到他成为了她的丈夫,才感到这爱情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炽烈,唯有书籍与自然才能赐给他长久的幸福;

斯捷潘与多莉苟延残喘,他们的婚姻反而持续得最久。

满足不一定能带来快乐,快乐不一定需要真实,真实也不一定等同于现实,命数中的不确定着实太多,人永远也无法弄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小说开篇处托尔斯泰写下了名句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小说最后,在铁轨上碾压安娜身体的,其实是排山倒海的冷漠。这或许也是对开头这句话的回应——执意追求真实的安娜下了地狱,而无数相互欺骗的夫妻却和平地共处着。


— 完 —


封面:《安娜·卡列尼娜》1997

插图:《安娜·卡列尼娜》2012

发布于 2019-09-16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