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迹巡览】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登上位于山东潍坊的青州古城城墙俯瞰,古城老街上一块块斑驳的青石板砖向纵深延伸,诉说着一段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城墙内的青瓦灰墙风雅别致,园林建筑古朴典雅,人流熙熙攘攘,仿佛昔日的繁华盛景再现于眼前。
作为中国古九州之一,青州长期以来曾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素有“东方古州”“三齐重镇”“海岱都会”之称。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为青州留下了瑰丽丰富的文化遗存、宏伟壮观的古老建筑和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夜色下的奎星楼。青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青州民间传统舞蹈“扑蝴蝶”。沈志海摄
古街上的牌坊尚书里坊。青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偶园风光。青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古街上的知府巡街表演。青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历史悠久的青州挫琴。张景国摄
青州古城游人如织。青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青州古城建城历史已有2200多年,自西汉初年始,先后存在过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东关圩子城、满洲驻防旗城等六座古城。如今的青州古城主要包括东阳城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南阳城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和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城。目前古城开放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古南阳城。
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青州古城的灵魂。北门大街、偶园街、东门大街、北营街、南营街、参府街、东华门南巷……青州古城内,有明清古街巷上百条,漫步长街,仿若与无数文人墨客擦肩而过。“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门天上飞琼楼。”蓦然回首,唯留诗词吟唱不绝。
沿着古城的青石板路而入,一座名为“一门科第”的牌坊高大巍峨。牌坊旌褒的是古代青州冯氏家族中自始祖冯裕至四世冯琦这一时期的进士、举人。冯氏家族连续四代人中有进士6人、举人3人,科甲蝉联,名人辈出,享誉士林。
“科第连绵,彰显东州文运;事功卓著,堪称北海世家”;“一门风雅,多少芝兰玉树;几代书香,无穷国栋良才”。这两副独具韵味的楹联分别镌刻在一门科第坊的抱柱上,这是对青州冯氏家族书香传承的褒奖,更是青州古城文脉悠长的见证。
在古城内一路探访,寻至偶园,忽有一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这里曾是明代衡王府的东花园,到了清代,成了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告老还乡后的住所。漫步园中,只见古柏参天,满目春色,繁华虽褪,却诗意依旧。
青州古城是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的民俗文化更是地域特色最直接的反映和表现。青州风俗上承远古风俗和齐国风俗,经过在历史变迁发展中不断地充实丰富,成了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
春节期间,青州古城红灯高挂,彩旗飘摇,旱船、高跷、舞龙、舞狮等民俗队伍接续传递着地方特色传统年味,八角鼓、花毽表演、抖空竹等非遗演出让市民游客点赞连连。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火红的灯笼点亮未来的方向。
古城一头牵着历史,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一头通向未来,展现着蓬勃的生机。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3日 10版)
孙钧
朱起鹤
朱伯芳
胡和生
盛志勇
王子才
肖序常
徐承恩
曹春晓
王明庥
秦裕琨
汪忠镐
钟万勰
袁权
韩大匡
潘镜芙
郑光美
胡英
汪应洛
凌永顺
钟训正
刘守仁
陆元九
关兴亚
万哲先
毛江森
张友尚
卢强
李文华
龙驭球
顾真安
邱兆祥
张国成
赵伊君
汤鸿霄
赵梓森
黄克智
沈其韩
杨叔子
解思深
彭一刚
王琳芳
顾健人
朱英浩
王威琪
张兴钤
孟兆祯
徐叙瑢,院士
范海福
梁骏吾
於崇文
邹竞
周勤之
王哲荣
黄文虎
潘际銮
李三立;
余国琮
张子仪
陈敬熊
毛用泽
朱兆良
戴永年
潘自强
文圣常
徐性初
陈念念
追思
沈福存
郭汉城
陈文新
叶可明
李正名
张涵信
黄宏嘉
许厚泽
黄宗毅
郑哲敏
郭景坤
李前宽
刘秀荣
薛禹群
姜景山
黄熙龄
陈清如
吴孟超
刘兴土
孙钧
朱起鹤
朱伯芳
李佩成
胡和生
盛志勇
顾心怿
尹文英
潘君骅
王子才
肖序常
徐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