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静,生于 1981 年,北京人 . 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埃及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古埃及铭文与纸草释读、古埃及历史、考古与艺术史,古埃及社会史、古埃及语言与语法;掌握古埃及语、中埃及语、后期埃及语、僧侣体埃及语、世俗埃及语、科普特语。

学术成果:

《古埃及文字的仪式性特征及其早期应用》,《世界历史》 2024 年第 3 期。(独撰)

《努比亚 A 部族文化与古埃及国家的兴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年第 2 期。 (独撰)

《建筑艺术的视觉隐喻 ——古埃及阿玛尔纳王家花园的象征意义》,《美术大观》, 2023 年第 12 期。(独撰)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家庭丧葬供奉制度》,《殷都学刊》 2023 年第 4 期。(独撰)

《古埃及艺术中的哀悼者形象及其宗教意义》,《南方文物》 2023 年第 1 期。(独撰)

《太阳、王权与来世 ——埃及古王国时期太阳神信仰的嬗变》,《世界历史》, 202 0 年第 6 期。(独撰)

< 阿玛尔那书信 > 中的埃及与巴比伦》,《外国问题研究》, 2020 年第 3 期。(独撰)

《神圣与重生 ——古埃及头枕的宗教含义》,《古代文明》, 2017 年第 11 期。(独撰)

《古埃及纸草文献 < 牧人的故事 > 浅析》,《中西文化交流学报》, 2017 年第 2 期。(独撰)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余太山、李锦绣主编:《丝瓷之路 ——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第 III 辑, 2012 年。(独撰)

《托勒密埃及犹太人的经济地位》,余太山、李锦绣主编:《丝瓷之路 ——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第 I 辑, 2011 年。(独撰)

The Iconography of Family Members in Egypt's Elite Tombs of the Old Kingdom , Harvard Egyptological Studies 19,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22 . (独著,共 562 页)

《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 年版。(合著,第一作者,共 20 万字)

《尼罗河的赠礼》,商务印书馆, 2014 年。(独著,共 12 万字)

上一条:赵博文

下一条:时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