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热带雨林

地理区域
收藏
0 有用+1
0
亚马逊 热带雨林 ( Amazon Rain Forest ,又译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 南美洲 亚马逊 盆地,占地700万 平方公里 雨林 横越了8个国家: 巴西 (占森林60%面积)、 哥伦比亚 秘鲁 委内瑞拉 厄瓜多尔 玻利维亚 圭亚那 苏里南 ,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 森林面积 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 热带雨林 亚马逊雨林 被人们称为“ 地球之肺 ”。
中文名
亚马逊热带雨林
外文名
Amazon Rain Forest
地理位置
亚马孙盆地 [2]
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
著名景点
亚马孙河
别    名
亚马孙热带雨林
所属地区
南美洲
面    积
7000000 km²
绝对位置
(10°N~10°S,73°W~40°W)

成因

播报
编辑
1. 位于 赤道 附近,终年受 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多降雨。
2 . 亚马孙平原 面朝 大西洋 的东侧有缺口,且北部是 圭亚那高原 ,南部是 巴西高原 ,西部是 安第斯山脉 ,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4. 东南信风 东北信风 从大西洋带来水汽
5.西侧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多 地形雨

亚马逊河

播报
编辑
亚马逊热带雨林
亚马逊河 位于 南美洲 ,发源于 安第斯山脉 ,虽然长度在世界上处于第二位,但其流量和 流域面积 是世界上最大的,居世界第一位。亚马逊河流域面积达到691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南美洲总面积的40%,从北纬5度伸展到 南纬 20度,源头在安第斯山高原中,离 太平洋 只有很短的距离,经过 秘鲁 和巴西在 赤道 附近进入大西洋。
亚马逊河向大西洋排放的水量达到了每秒18万4千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所有河流向海洋排放的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从亚马逊河口直到肉眼看不到海岸的地方,海洋中的 水都 不咸,150公里以外海水的含盐量都相当低,被人们称为淡水海。
亚马逊河局部
亚马逊河主河道有1.5到12公里宽,从 河口 向内河有3700公里的航道,海船可以直接到达 秘鲁 伊基托斯 ,小一点的船可以继续航行780公里到达阿库阿尔角,再小的船还可以继续上行。 流经秘鲁城市伊基托斯的亚马逊河的源头正式确定,是在秘鲁安第斯山区中一个海拔5597米叫奈瓦多·米斯米的山峰中的一条小溪。距离秘鲁首都 利马 大约有160公里,在利马南部偏西,1971年第一次认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确定,溪水先流入劳里喀恰湖,再进入 阿普里马克河 ,阿普里马克河是 乌卡亚利河 的支流,再与马腊尼翁河汇合成亚马逊河主干流。
从马腊尼翁河的支流瓦利亚加河以下,河流就从安第斯山区进入 冲积平原 ,从这里到秘鲁和巴西交界的 雅瓦里河 ,大约有2400公里的距离,河岸低矮,两岸森林经常被水淹没,只是偶尔有几个小山包,亚马逊河已经进入了亚马孙热带雨林中了。

生态资源

播报
编辑
位于南美北部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流域,为大热带雨林,面积6,000,000平方公里(2,300,000平方里),覆盖巴西总面积40%。北抵 圭亚那高原 ,西界 安地斯山脉 ,南为巴西中央高原,东临 大西洋
亚马逊河流域为世界最大流域,其雨林由东面的大西洋沿岸(林宽320公里〔200哩〕)延伸到低地与安地斯山脉山麓丘陵相接处,形成一条林带,逐渐拓宽至1,900公里(1,200哩)。雨林异常宽广,而且连绵不断,反映出该地气候特点:多雨、潮湿及普遍高温。
亚马逊雨林 [1]
亚马孙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 生物资源 昆虫 、植物、 鸟类 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 香桃木 月桂 类、 棕榈 金合欢 黄檀木 巴西果 橡胶树 桃花心木 与亚马逊 雪松 可作优质木材。主要 野生动物 美洲虎 海牛 、貘、 红鹿 水豚 和许多齧齿动物,亦有多种 猴类 ,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也因为面积占全球雨林的一半,所以被称为“ 地球之肺 ”。
这个雨林的 生物多样化 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 哺乳动物 ,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 高等植物 ,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 生物量 。 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 无脊椎动物 。亚马孙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 平方千米 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树及150,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亚马孙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 生境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孙雨林。现时,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 社会利益 的植物发现于亚马孙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亚马逊也是赤叉尾蜂鸟的栖息地

环境问题

播报
编辑

森林砍伐

图片美景 (3张)
20世纪,巴西迅速增长的人口定居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各主要地区。居民伐林取木或开辟牧场及农田,致使雨林急遽减少。90年代,巴西政府及各国际组织开始致力保护部分雨林免遭人们侵占、开辟和毁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具有相当重要的 生态学 意义,它的生物量足以吸收大量的 二氧化碳 ,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了,亚马孙热带雨林依靠亚马逊河流域非常湿润的气候,亚马逊河和她的100多个支流缓慢地流过这片高差非常小的平原,河岸旁的巴西城市 马瑙斯 距离大西洋有1600公里,但海拔只有44米。
一些环境学家提出保育雨林不单只有生物学上的动机,亦有其经济动机。若以可持续方式耕作水果、橡胶及木材,每1公顷的 秘鲁 亚马孙雨林价值约US$6820;若以非持续性方式耕作商业木材,则值约US$1000;若将林地改作牧草场,则只值US$148,但这个假设被广泛地质疑。
亚马逊雨林动植物
巴西空军 一直以来利用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Embraer)R-99监察机监测亚马孙 雨林 ,此为SIVAM计划的一部份。于2004年7月的一个会议上,科学警告雨林将不能够维持以往每年吸收以百万吨计的 温室气体 ,原因是雨林遭破坏的速度正在加剧。单单于2003年,已有9,169 平方英里 的雨林被砍伐了。
单单在巴西,超过90个 原住民 部族于1900年代被殖民主义者摧毁,数百年来累积对雨林物种医学价值的知识亦随之散失。由于领土持续被 森林砍伐 破坏及 生态灭绝 ,例如秘鲁亚马孙,本土的部族不断地消失。
2023年卢拉出任总统后,签署多项与环境保护相关行政法令,并承诺到2030年杜绝在亚马孙地区的非法毁林行为。 [3] 亚马孙雨林区最近一个统计年度(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的森林砍伐面积同比下降30.6%,毁林规模为9年来最低纪录。 [3]

洪水泛滥

亚马逊雨林风景
亚马逊河 季节性 的降雨使亚马逊河和其支流经常泛滥,在雨季河道平均深达40米,宽展到平均38公里,从11月份开始涨水,直到第二年6月份,然后回落到10月份。其支流 内格罗河 水的涨落和干流还不在同一时间,雨季是从2月或3月开始,涨到6月开始和主干流一起回落。另一个支流马代腊河的涨落要比主流提前两个月。
在雨季里,亚马逊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时高出12到15米,在 伊基托斯 附近高出6米;在泰弗附近是15米;在 奥比多斯 附近是11米,在帕腊河是4米。

气候转变

有证据显示亚马逊雨林的植被在过去21,0000年,经历末次 盛冰期 (last glacial maximum,简称LGM)及冰蚀期( deglaciation ),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亚马逊雨林风景
分析过亚马逊盘地古湖(paleolake)及 冲积扇 中的 沉淀物 ,显示出盘地在末次盛冰期的降雨量比现时的为少,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盘地潮湿的热带植被减少所造成。对于当时植被减少的广泛程度,科学家有不同的争论。有科学家认为雨林萎缩至细小及分离的物种遗区( refugium ),被空旷的森林及草原分隔着;有科学则认为雨林依然完整,只是北部、东部及南部没有伸延至如现时的这么远。这个争论实难以解决,原因是雨林研究工作实际上的限制,意味着数据取样可能与中央的亚马孙盘地出现偏差。以上两个的见解,都有合理的数据支持。电脑模拟预测未来因 温室气体排放 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显示在降雨量严重减少及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亚马逊雨林可能无法维持,导致盘地上的雨林于2100年后几乎完全消失。但是,不同的亚马孙盘地气候模型得出不同的降雨量估计结果,由轻微上升至严重下跌的结果都有。结果指示出雨林在21世纪可能受到气候转变及 去森林化 的危害。

干旱影响

2005年,亚马逊经历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正踏入连续第二年干旱。2006年7月23日,英国《 独立报 》网站报道,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总结指出,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亚马逊干旱,迅速将整个地区推向一个“引爆点”(原文:"tipping point"),届时雨林将无可挽回地开始死亡。森林已站在沙漠化的边缘,将对 全球气候 带来灾难性影响,世界可能灭亡。

全球暖化

环境学家所忧虑到的不单是森林遭破坏后对 生物多样性 的损害,更忧虑到森林遭破坏后植物所释出的 元素可能会加速 全球暖化
亚马逊雨林的常绿森林占全球陆地主要碳元素产量的10%及 生态系统 碳元素储存量的10% — 约为1.1 x 1011公吨碳元素。于1975年至1996年间,亚马逊雨林的每1公顷面积每1年估计积存达 0.62 ± 0.37 吨碳元素。因火灾而对亚马逊雨林造成的 去森林化 ,使巴西成为其中一个 温室气体 排放量 最高的地方之一。巴西每年排放约3亿公吨二氧化碳,当中2亿来自砍伐及焚烧亚马逊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