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了解一下
1/“空心病”是啥?
这个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同时也是一名持证的精神病科主治医生)徐凯文率先提出的精神心理学概念还没有被广泛的认知,甚至没有得到学界认可,但是它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徐凯文对“空心病”的定义是: 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徐凯文的定义强调“价值观缺乏”
这个定义显得十分不“专业”,这没什么关系,因为这本来就是徐凯文提出的一种假说,至今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可以使他的假说变成一个精神心理学科的普遍性结论,而且狭隘的研究对象——“大学生”,狭小的研究范围——“价值观缺陷”,都表现出这项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徐文凯在“第九届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中的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2016)一文,概括出“空心病”的七种病理学特征: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即便他们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
△觉得自己就像一盏没了灯芯的白炽灯,接上了电却点不亮
但是研究的稀缺,关注者的稀少不该使我们忽视这个现象的存在,至少我相信“空心”这种症状是广泛存在的,并且有可能正逐渐往一种新型心理精神疾病的方向演变。
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被家庭和社会给予重望的大学生。
徐凯文列举了数个亲手诊疗过的疑似“空心病”患者病例。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是高能力者,他们都经过常规抗抑郁治疗无效,他们都表露出强烈自杀意愿。
对于这些正处青春年华,一手拿着致命毒剂的小药瓶,一边语气平和、逻辑清晰地讲述对自己生命无感的人,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也使徐文凯颇感无能为力。有的患者在接触到徐凯文之前就已经结束了自己“无意义”的生命,而更多的患者则是在接受了治疗之后仍然选择死亡。(案例来源:《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徐文凯,2016)
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年轻人矫情,从生命至上的现代文明所要求的人道主义出发,每一种已经成为症候的群体性现象都值得所有人深思。
更何况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特色”,而是早就有例可寻。
2/“空心症”几乎伴随人类社会现代化整个过程
上个世纪80年代来以来,日本多次出现“自杀浪潮”,年轻人毫无征兆地三五成群相约,在空寂的森林中上吊、在封闭的车厢里接上尾气排放管,一茬接一茬,没有任何犹豫地舍弃了生者的世界,给无数家庭留下终生遗憾,也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劳动力缺乏危机。
数十年来日本学者一直在研究这个现象发生的规律,试图寻找阻止它的办法,然而收效甚微,徐凯文的假说也许能给大家提供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
△日本举世闻名的“自杀森林”——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据统计这里每年都会新增数百具尸体,以至于当地政府不得不在森林入口处树立告示牌,请求死者“再想一想”。
“空心病”的名称取自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的短诗《空心人》。诗中描写的人物特征几乎完全符合徐文凯所描述的“空心病”症状:“在渴望和痉挛之间,在潜能和存在之间…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轰然落幕,而是郁郁而终。” 这本是诗人对现代人深陷在物质与灵魂的搏斗中无法自拔,终日郁郁寡欢,直至丧失斗志走向灭亡的消极情绪的讽刺,可是放到时代、国运、家庭的天平上来衡量时,谁还能大言不惭地说这都是自找的呢?
日本在战后面临着严重的国力空虚、人口匮乏,战后出生的第一批婴儿不由自主地背负上了沉重的家国重担,再加上不合时宜的 “养豚计划” ,于是制造了一大堆能力不足、担子很重的“新社会人”。
在学校里他们尚且可以暂时逃避,过上几年看似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一旦进入社会,飞速发展的国家情势和巴望着靠他们来改变困境的家庭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让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的巨大阴影。这,可能就是徐文凯所说的“价值观缺陷”。
△19世纪末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其生活的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正无差别地席卷欧洲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发生的剧烈震荡产生了第一批疑似“空心人”,艾略特本人对哲学颇感兴趣,或许他在描述“空心人”现象的时候也在认真地思考着人本主义价值。
人为什么活着?一个哲学领域内至今无解的问题,猛然丢到每个人身上,都足以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如果他们的家庭足够安稳或富裕,只需他们按部就班地“守正”,他们或许还能慢慢地在成长中寻找个体价值与外部世界标准之间的和解办法,假如家庭比他们自己更急迫,他们就只能在找到办法之前率先承认自己“不行”了。
△哲学界经典“三问”,困扰大师们一生的问题其实也困扰着每个人一生。
没有一个“空心病”不留恋这个世界。 与抑郁症患者首先否定外部世界继而才否定个体生命价值不同,“空心病”患者无一例外是一贯积极而主动的,并且从始至终保持对外部世界温暖而富有希望的观念。他们仅仅是对自己感到毫无希望罢了。
有一位患者在北大读了两年书,学习成绩不差,家里的条件也属小康之上,各方面表现按“世俗标准”来讲那都是“比较出色的”。如果仅仅凭借他乐观、和气、担当、勇敢以及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表现,外人一般都会做出此人将来必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判断。所以你根本无法料到他已经把自己当做“抑郁症”在徐凯文那儿做了长达一年多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直到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丝毫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对死亡产生了越来越欣喜的向往时,他才决定告诉医生:“ 抗抑郁治疗治不了我的病,我现在手里是一小瓶氰化物,我知道它能十秒钟致命,想到马上就能知道它的滋味如何我心里就高兴得不得了。”
△被徐凯文归纳为“空心病”的患者也具有强烈的自杀倾向,但是抗抑郁治疗一般收效甚微,说明他们的问题与脑部病变或许没有直接关系
“空心病”人是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实践者,他们大部分活得比一般人更努力,只是这些努力没有得到恰当的对待。好成绩、好学校、出色的表现,不是人生来追求的东西,而是外部世界的标准给他们制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说不正确,它糟糕的地方只是在于检验的标准是“相对的”。
一个“双一流”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职场后奋发拼搏的人,如果得到的检验标准是:“你看那个年轻人有稳定的工作,因为职业关系在社会上更受尊敬,而且她和一个有同样稳定且受尊敬的工作的人结婚了,现在父母含饴弄孙,一家人无忧无虑,你应该也向她学习。”那么这个人之前定立的价值观就可能一瞬崩塌,这不是将一个本来有价值观的人强行变成了无价值观吗?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以结果来衡量一个人过去的作为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是家庭中的人,不管不顾社会要求、家庭期望的人我们会评价为自私自利,可是过于看重社会要求、家庭期望的人却可能患上“空心病”。
△假如我们的价值观真的只如上述口号描述的一般纯净、简单,恐怕想要“缺陷”一下也是很难。
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劝导年轻人不要理会外部世界的评价,而是应该多提醒一下他们:你是在什么时候、在怎样的环境下才实现了自己与世界的和解的呢?
国家作为一个宏观机器,永远无法及时地关注到每一个个体,但是家庭有这个义务。不幸的是“空心病”人的家庭,尤其是本应给他们提供最主要的精神支持的最亲近的那些家庭成员大多(我甚至可以说全部)没有履行好这个义务。
“空心病”是一种时代焦虑的“代际遗传变异”。
△最简单的口号下蕴藏的却是最强大的价值观,它更包容、更多元,而且更人性。当代价值观看似细分化了,却愈发显露出狭隘、物质的色调来。
3/“空心病”是时代焦虑的代际遗传
可以再下一个假设,少子化社会是“空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以日本和中国为例,“自杀浪潮”或“空心病”都发生在适龄劳动力极其缺乏、同时社会巨速发展的时期。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本该由更多人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落到了个别人肩上。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人的能力是发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可是外部环境大约制造了一种不容你怀疑,也不与你商量的氛围,你对自己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质疑是没有道理的,只有承担起并且执行好才是唯一的出路。
有时候“空心病”人的精神支持者本人就被迫或主动地承受了过多的责任,他们无法释放的压力和未竟的目标便“遗传”给下一代,变成后者与生俱来的“病灶”。
△不少父母一边“不惜一切”地爱孩子,一边“不惜一切”地把他们塑造成“理想的自己”。
“空心病患者”只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确实做不到。 从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社会经验可以看出,相较起上一代人浑浑噩噩地揽过了责任、糊里糊涂地奋斗了一辈子却不知所终,最后只是一甩手将问题转移给下一代人不同,面临“空心病”困扰的年轻人不过是过早地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我们如何努力,而在于如何妥协。
如同国家民族的复兴不可能期待用几十年完成,个人的成就也不能只限于一二十年之内实现,人类必须服从自然规律赋予时间的权力,耐心等待身心和能力的协调成长。用当代人的成就与过去人的成就作比是不科学的,这是许多“空心病”家属没能掌握的关键。
过去,读书是少数人才拥有的权利,教育资源的分配得以在读书的人身上相对平均的分配。所以那时的教育是清一色的精英教育,与此同时社会发展的现状是百废待兴,于是造就了“读出来就是有成就的人”这种现象。
进入相对稳定和发达的现代社会后,教育朝着普及化、平民化发展,教育资源出现区域性、人群性倾斜,必然造就普及型教育和精英化教育并存的现象,且普及型教育还将继续在数量上扩大优势。大部分年轻人经过十几年系统教育之后学会的不过是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这已经是很好的教育结果了,然而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那么好。
同样的大学生,或者同样的家庭出身,别人家的年轻人为什么过得那么意气风发,你却还在“碌碌无为”?这种来自外部或者来自内心的质问是“空心病”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老一辈大学生、留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成功经验根本不可复制,少数自身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培养者却以为可以依葫芦画出个瓢。
一方面社会价值观的逐渐片面化、单调化不得不让人发出上述质问,另一方面整个家庭的心理失衡才是压垮这些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相信每一个走向天台或绞颈索的年轻人家里都有一对整日焦躁的父母。
不要过度责备那些已经离开了生者世界和正在遭受“空心病”折磨的年轻人心理素质太差。他们曾无数次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应别人的要求,好让他们牵挂在意的人活得轻松些,只是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怎能轻而易举地在一个刚刚学会与世界对话的年轻人身上实现?他们不过是一些竭尽全力活得“不自私”,却最终还是被定义为“自私”的可怜人。
由于他们无能企及那重不可担的期待,由于他们终于无法面对自己的无能,在明知无法获得谅解之时,他们选择了承认失败并放弃挣扎而已。
可惜,本该、本可以给予他们谅解的人直到痛失所爱,也未察觉自己确实早已失去了谅解的宽容。
△成群结队的自杀者在森林中的某处留下了一双双空鞋,那里面曾经包裹着一双双竭力奔跑过的脚
最后,给几条健康家庭相处的小建议吧:
1、不把自己的失望转嫁到家人身上,容纳他人不足的前提是容纳自己的不足。
2、尽量不拿自己也不拿自己的家人和别人作比较,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选择都是与你自己最为匹配的,如果确实感觉到不匹配可以重新组合,但只要家庭维持着任何比较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3、不否定、不质疑孩子正常的行为和选择,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4、家庭永远是矛盾和负面情绪的化解地,倾听、安抚和鼓励是一切消极情绪和负面评价唯一有效的解药。
5、平等对待每一位家庭成员,不让个别成员承担过多的家庭责任,对于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的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
6、小家庭永远处在第一关注位,家族或者亲戚都必须排在后面,哪怕是与自己不同住的父母兄妹,即使对于大家族而言,小家庭的和睦团结也是大家族凝聚力的基础。
7、个别成员之间的矛盾尽量直接解决,能快速解决的尽量不过夜,不让第三人做“裁判”或将矛盾转移到第三人身上,许多父母向儿女“吐槽”对方的做法是造成家庭矛盾扩大的重要隐患。
8、关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变化,对于个别成员突发的情绪波动或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必须及时施以情感介入,无条件的抚慰、关怀一般都能将他们从崩溃线上挽救回来。
9、在家里少讲“奉献”、“付出”,尤其不要对孩子讲,父母的以身作则就是让孩子学会知恩图报最好的教育,强调自己的“受亏欠感”只能给别人带来无谓的心理压力和自我否定。
10、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把自己的家庭描述得再温暖和谐也不及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的言行来得有效。
11、包容外人对自己家庭的评价,但不要把外人的评价当回事。
12、有的家庭的确就是一个悲剧,或许你刚好就处在这个家庭里,如果你相信自己能脱离它那么就请放手一搏吧,如果你实在脱离不了,只好接受与它一起沉沦的命运了,湖南自杀的年轻女护士一家哪是她个人的“空心病”呢,那个家庭或许都是“空心”吧,毕竟她的父母居然同意了全家一起去死的建议啊!
但,必须坚信,这只是极个别、极少数、特别极端的例子,绝大部分家庭都会为挽救一个成员的生命竭尽全力吧!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文中案例经过剪辑,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