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负性连锁反应,也称之为负性自动化模式,大致是指人一般都有一套应对危险刺激的本能反应模式。这个每个人相信都有自身的经验,突然遭遇危险的时候个体会本能的表现出心跳加快、浑身瘫软或者力量倍增。表现形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体平时的个性差异。所以并不是每个焦虑症患者都会有的心脏病的感觉,时常见到报道某人突然对旁人甚至陌生人施加恶性伤害,其实很多就是焦虑症发作的表现。
一般人能较好的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间构建一个心理屏障,从而避免外界刺激过多的刺激到潜意思层面;而有焦虑症潜质的个体这个屏障较为模糊、脆弱,有时不经意间某种外部刺激就可能突破自己的心理屏障,从而引起潜意识的反应,这时候的反应是不受意识层面控制的,因而自己就会感觉自己好像着了魔一样,难受或者躁动。
过于机警
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象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一直处于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过强
自主神经系统
反应过强主要表现为情绪紧张、焦虑,有的时候患者还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交感和附
交感神经系统
常常超负荷工作。如出汗、晕眩、
呼吸急促
、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濒死感等。
对未来莫名的担心
焦虑症患者典型症状之一是对未来莫名其妙的担心。比如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实际这些情况在常人看来很平常的事情,而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偏差很大。
身体紧张
焦虑症患者常常感觉到身体紧张,特别是见到陌生人的时候,身体不能放松下来,全身崩的很紧。有的时候面部崩的很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这是惊恐焦虑症的症状之一。
疾病危害
可能具有遗传性
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在遗传、免疫、内分泌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但二者都有遗传潜质。
焦虑障碍
是一种长期性的负面性情绪障碍,可导致多种身体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癌症甚至猝死等。这对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影响身高
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可能会使女孩身高变矮。研究表明,紧张焦虑的女孩平均身高会比开朗快乐的女孩矮5厘米。
如连续头晕或暂时失去记忆、脉搏加速、颈痛、慢性或严重头痛、颈抖、慢性背痛、手掌冒汗、直肠出血、荨麻疹、情绪过度紧张无法承受、失眠等症状。
增加癌症发病率
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焦虑、精神压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
免疫力
,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可能传染给家人
亲朋好友长期生活在你的周围,患者的焦虑情绪极易“传染”给他们。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小孩一般对大人的情绪状态极度敏感,当他们感受到大人的焦虑情绪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而如果长期生活在焦虑气氛里的家庭里,不只严重不利他们的心理成长,还容易引起身体上的疾病。
1.应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不是
器质性疾病
,对人的生命没有直接威胁,因此病人不应有任何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坚信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经过适当的治疗,此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3.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
4.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
5.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家属、同事、组织上的关照、支持,解决好可引起焦虑的具体问题。
6.无论何时何地,即使心理上承受多大的焦虑和恐惧,也要保持日常作息和饮食的均匀和平衡,保持健康的体质。
1.自我刺激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2.自我催眠 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
睡眠障碍
,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
3.自我松弛 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4.药物治疗 调心神安五脏心脑并治结合心里疏导综合疗法可以保证大脑的运作功能, 及时纠正错误指令,防患于未然,从而能够保证
中枢神经系统
能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