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mó nǐ),是对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模拟要表现出选定的
物理系统
或
抽象系统
的关键特性。模拟的关键问题包括有效
信息的获取
、关键特性和表现的选定、近似简化和假设的应用,以及模拟的重现度和
有效性
。可以认为仿真是一种重现系统外在表现的特殊的模拟。
模拟在计算机体系中的概念:
- 中文名
- 模拟
- 外文名
- simulate [1]
- 拼 音
- mó nǐ
- 定 义
- 对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
- 关键问题
- 有效信息的获取
- 采用方法
- 虚拟具体假想情形的方法
- 应用领域
- 物理、工程等
简介
模拟
(1张)
不同认识
在经济学中对模拟有三种不同的认识:①认为模拟就是用模型去描述经济
系统的结构
和行为,以研究该系统某方面的变化如何影响其他方面或整个系统;②认为模拟就是对模型的
方程组
特别是动态方程组进行按期的求解,以探测模型的灵敏度,预测即为一种模拟;③认为模拟就是在模型的范围内对所有可替换的结合方式进行有控制的试验,观察它们的后果,从中选择较好的特定结合方式。
政策分析
即为一种模拟。上述三种认识的共同点是模拟离不开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直接进行实验,或者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得不偿失的,而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试验,比较不同后果,选择可行方案,不失为有效的代用方法。同时由于
经济数学模型
日益增大和复杂化,并且更多地考虑非经济的影响,已不能用数学运算达到准确的分析解,而需要通过电子
计算机模拟
,用数值运算达到数字解。综合这两个方面,模拟即使间接试验有了可能,也为模型求解提供了新的方法。
步骤
进行模拟的步骤包括确定问题、收集资料、制订模型、建立模型的计算
程序
、鉴定和证实模型、设计
模型试验
、进行模拟操作和分析模拟结果。这里所说的模型必须是
模拟模型
,一般地说,
随机模型
比
确定性模型
、
动态模型
比
静态模型
、
非线性模型
比
线性模型
更多地使用
模拟方法
来分析和求解,而成为模拟模型。模拟模型比较灵活,不求最优解,可以回答如果在某个时期采取某种行动对后续时期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一类的问题。除模拟模型外,进行模拟还需要电子计算机程序、
模拟语言
、实验设计技术等必要的知识。
作用
模拟的作用表现在:①能对高度复杂的内部
交互作用
的系统进行研究和实验;②能设想各种不同方案,观察这些方案对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影响;③能反映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哪些变量更重要,如何影响其他变量和整个系统;④能研究不同时期相互间的动态联系,反映
系统行为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⑤能检验模型的假设,改进模型的结构。
局限性
模拟的局限性表现在:①它选择的方案,可能遗漏掉
最优方案
;②它的运用范围只限于能考察的情况,一旦出现不能模拟的特殊情况时,就会发生困难;③它的规模很大时,较难取得资料和模拟细节;④模拟过程中如果
模型简化
的不合理或者
边界条件
设定的有差错,会导致模拟结果失真甚至失败。
模拟仿真
从传统意义上讲,模拟是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开始进行,这期间设计人员会借助它来对初始代码进行评估。开发人员需在设计进程的初期阶段--一般在获得硬件前的几个月--使用
模拟器
对复杂的
多核
系统进行建模。这使得在无需原型器件的情况下对各种设计配置进行评估成为可能。此外,当设计人员运行核心代码并对之进行不同的更改时,软件模拟可以采集到大量的调试数据。通过模拟会影响代码效果的DSP 及所有外设的性能,软件模拟有可能确定最有效的
应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