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第二届学术英语演讲比赛二号通知
根据参赛选手和大英部任课教师的反馈,经大赛组委讨论决定,初赛作品提交日期推迟一个月,改为
5
月
31
日。决赛时间改为
2022
年
9
月(暂定),晋级决赛的选手如遇特殊情况,可在线参加决赛。
为响应教育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号召,进一步推进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培养具备
“
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
”
的领袖人才、行业栋梁及社会英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拟于
2021-2022
学年举办复旦大学第二届学术英语演讲比赛,鼓励我校本科生、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用英语展示和探讨专业话题,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此次活动由大学英语教学部主办,英语演讲与辩论中心承办,复旦大学英语辩论与演说协会协办,具体安排如下:
1.
比赛分为两个组别:
科研英语演讲组
和
通用学术英语演讲组
。
参赛选手为复旦大学在读的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专业不限。首届比赛的
特等奖选手
不具备本届比赛的参赛资格。
1.1
科研英语演讲组
演讲形式:不定题演讲。选手在
4
分钟内用英语向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听众介绍一项自己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的研究,
题目自选
。本组别接受合作研究小组参赛,但只能有一位选手上台发言。
科研英语演讲须呈现演讲人的独创性科研成果。演讲从研究问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出发,介绍研究设计、研究结果、结论及其影响。
选手在演讲过程中只可借助屏幕显示一页视觉辅助材料(可以是
PPT
、图片、图表等,按
16:9
设计),不可使用音频或视频作为辅助材料。
1.2
通用学术英语演讲组
演讲形式:定题演讲,主题为“
Getting Prepared for the Post-COVID Era
”。选手自拟小标题,需在
4
分钟内
从某个学科视角出发,向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听众做一个与大赛主题有关的演讲
。本组别只接受个人报名,不接受小组报名参赛。
选手在演讲过程中须使用
PPT
作为视觉辅助手段,
PPT
文件中需含:
1
)标题信息页(含标题、演讲者姓名及院系);
2
)目录页;
3
)参考文献页。
PPT
文件的总页数不超过
10
页。演讲需从界定清晰的研究问题出发,提出核心的观点,完成一个结构完整的学术演讲。
PPT
按
16:9
设计。如在
PPT
中插入音频或视频,播放总时长不可超过
30
秒。
PPT
文件大小不超过
50M
。
整篇演讲的参考文献不少于三篇,演讲语言及
PPT
中注意引用信息的学术规范。引用格式可采用
APA
、
MLA
或是专业特定格式,但必须前后一致。
2.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举行:初赛与决赛。
2.1
初赛
2.1.1 2022
年
5
月
31
日之前,选手提交:
(
1
)演讲视频
(
2
)英文的内容摘要(
模板见链接:
https://elearning.fudan.edu.cn/courses/27184
)
(
3
)演讲使用的视觉辅助材料(如:
PPT
等)
(
4
)三篇主要参考的文献(
PDF
格式文件)
2.1.2
初赛演讲视频要求描述:
视频制作可采用以下形式(二选其一):
(
1
)
PPT
语音录屏转为
MP4
格式。
(
2
)选手可在教室讲台上进行带
PPT
的演讲,并用手机录像,横向拍摄。视频质量要求:
视频应在静止的位置上进行连续录制,
图像与声音清晰,无杂音,为一个完整的视频文件,不需对视频进行编辑、加字幕等加工处理。
视频为
MP4
格式,
大小不超过
300M
。
2.2
决赛
决赛暂定于
2022
年
9
月举行(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评审组将从初赛选手中选拔出约
10
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形式为:按组别现场进行学术演讲(选题同初赛参赛作品),并回答提问评委的一个问题,回答时间为
1
分钟。
3.
评价标准:内容(
50%
),语言(
30%
),呈现(
20%
)。比赛评价标准描述及示范视频参见:
https://elearning.fudan.edu.cn/courses/27184
。
4.
初赛作品提交:
2022
年
5
月
31
日之前,将参赛信息通过回答问卷的形式提交至:
https://www.wjx.top/vj/mgcA9dc.aspx
,或直接用手机扫码提交:
5.
参赛选手需注意引用信息的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不得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不得出现捏造事实、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6.
奖项设置:比赛两个组别共设特等奖
2-3
个,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若干,获奖面为
初赛阶段
及
决赛阶段
选手。组委会将优先推荐特等奖及一等奖选手参加全国英语演讲赛事。
7.
赛事组委会保留对比赛规则的解释权。组委联络方式:
[email protected]
(张老师)。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复旦大学第二届学术英语演讲比赛组委会
2022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