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著作集(第
7
卷法哲学原理) 邓安庆译
人民出版社
2017
年
内容简介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在
1818
年任柏林大学教授时写的,于
1821
年正式出版,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法哲学原理》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法,用辩证的思维探悉法、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奥秘,从而迈向自由的意志。
黑格尔的法哲学属于其哲学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自然哲学还是精神哲学,都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法哲学作为精神哲学中的客观精神同样也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
目录
译者序
一、黑格尔《法哲学》版本考
二、黑格尔《法哲学》与
“
自然法
”
的关系
三、黑格尔《法哲学》中几个核心词语的翻译和理解
序言
导论 法哲学的概念,意志、自由和法的概念(第
1-32
节)
本书的划分(第
33
节)
第一篇 抽象法(第
34-104
节)
第一章 所有权(第
41-71
节)
一、取得占有(第
54-58
节)
二、物的使用(第
59-64
节)
三、所有权的转让(第
65-70
节)
从所有权向契约的过渡(第
71
节)
第二章 契约(第
72-81
节)
第三章 不法(第
82-104
节)
一、无犯意的不法(第
84-86
节)
二、诈欺(第
87-89
节)
三、强制和犯罪(第
90-103
节)
从法向道德法的过渡(第
104
节)
第二篇 道德法(第
105-141
节)
第一章 故意和责任(第
115-118
节)
第二章 意图和福(第
119-128
节)
第三章 善和良知(第
129-140
节)
从道德法过渡到伦理法(第
141
节)
第三篇 伦理法(第
142-360
节)
第一章 家庭(第
158-18l
节)
一、婚姻(第
161-169
节)
二、家庭财富(第
170-172
节)
三、子女教育和家庭解体(第
173-180
节)
从家庭过渡到市民社会(第
181
节)
第二章 市民社会(第
182-256
节)
一、需要的体系(第
189-208
节)
1
.需要及其满足的方式(第
190-195
节)
2
.劳动方式(第
196-198
节)
3
.财富(第
199-208
节)
二、司法(第
209-229
节)
1
.法之为法律(第
211-214
节)
2
.法律之定在(第
215-218
节)
3
.法院(第
219-229
节)
三、警察和同业公会(第
230-256
节)
1
.警察(第
231-249
节)
2
.同业公会(第
250-256
节)
第三章 国家(第
257-360
节)
一、内部国家法(第
260-329
节)
第一、内部制度之自为(第
272-320
节)
1
.君王权(第
275-286
节)
2
.行政权(第
287-297
节)
3
.立法权(第
298-320
节)
第二、对外主权(第
32l
一
329
节)
二、外部国家法(第
330-340
节)
三、世界历史(第
341-360
节)
附录
1
.黑格尔给阿尔滕斯泰因的信
1820
年
10
月
10
日
2
.黑格尔给哈登堡的信
1820
年
10
月中
3
.阿尔滕斯泰因给黑格尔的信
1821
年
8
月
24
日
4
.黑格尔给阿尔滕斯泰因的信
1822
年
7
月
3
日
5
.黑格尔对《哈勒普通文学报》之攻击的反应(
1822
年)
6
.黑格尔对古斯塔夫
·
胡果的法哲学评论的答复(
1821
年
4
月)
理论著作版对第
7
卷的编辑注释
主要译名德汉对照及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