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Outline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1]
)是,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
香港
、
澳门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让
港澳同胞
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实施。
[2]
- 中文名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 外文名
- Outline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 颁布时间
- 2019年2月
- 实施时间
- 2019年2月
- 发布单位
- 中共中央、国务院
纲要全文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
香港
特别行政区、
澳门
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
广州市
、
深圳市
、
珠海市
、
佛山市
、
惠州市
、
东莞市
、
中山市
、
江门市
、
肇庆市
(以下称
珠三角
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
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
战略地位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让
港澳同胞
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
历史责任
、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规划背
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
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
泛珠三角区域
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交通条件
便利,拥有香港
国际航运中心
和
吞吐量
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航空枢纽
,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经济实力雄厚。
经济发展水平
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
经济互补性
强,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先导、
先进制造业
和
现代服务业
为主体的
产业结构
,2017年
大湾区
经济总量
约10万亿元。
创新要素
集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广东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稳步推进,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加快建设。粤港澳三地科技研发、
转化能力
突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
高新技术企业
和国家
大科学工程
,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国际化水平领先。香港作为
国际金融
、航运、
贸易中心
和
国际航空
枢纽,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
营商环境
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是全球最自由
经济体
之一。澳门作为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断强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显。珠三角九市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
经济区域
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加快构建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合作基础良好。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近年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投资贸易、
金融服务
、
科技教育
、
休闲旅游
、
生态环保
、
社会服务
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当前,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全球治理
体系和
国际秩序
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新一轮
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
国际竞争力
、更高水平参与
国际合作
和竞争拓展了新空间。在
新发展理念
引领下,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大湾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注入了
新活力
。
全面深化改革
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创新大湾区合作发展体制机制、破解合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契机。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当前,
世界经济
不确定
不稳定因素
增多,
保护主义
倾向抬头,大湾区
经济运行
仍存在
产能过剩
、供给与
需求结构
不平衡
不匹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
社会制度
不同,
法律制度
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市场
互联互通
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生产要素
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大湾区
内部发展
差距依然较大,
协同性
、
包容性
有待加强,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
同质化竞争
和
资源错配
现象。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
经济结构
相对单一、
发展资源
有限,珠三角九市
市场经济体制
有待完善。
区域发展
空间面临
瓶颈制约
,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
环境压力
日益增大,
人口红利
逐步减退。
第三节 重大意义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
社会发展
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
新动能
、实现
创新驱动
发展,为我国经济
创新力
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
国际经济合作
新平台;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
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
基本法
办事,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港澳
独特优势
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推动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
高质量发展
的典范。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协同
创新体系
,集聚国际
创新资源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区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释放
改革红利
,促进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
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实行最严格的
生态环境
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
耕地保护
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
运营模式
,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
开放平台
,对接高标准
贸易投资
规则,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创新完善各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内地与港澳互利合作。
共享发展,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优质
公共产品
和服务供给,不断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
,使大湾区居民获得感、
幸福感
、
安全感
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国
两制
”,依法办事。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把维护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保障
特别行政区
的
高度自治权
有机结合起来,尊崇法治,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把国家所需和港澳所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
共同发展
。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依托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
排头兵
的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构建
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体制机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
制度创新
和先行先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更好融入全球
市场体系
,建成世界
新兴产业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
科技创新
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和
产业发展
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
经济体系
;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
粤港澳科技
研发与
产业创新
优势,破除影响创新要素
自由流动
的瓶颈和制约,进一步激发各类
创新主体
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
策源地
。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更好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珠三角九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
南沙
、珠海
横琴
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
生活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
生态文明
理念,充分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
城市群
智能管理
,优先发展
民生工程
,提高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
生活质量
,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设
生态安全
、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
创新能力
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
发展模式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
协调性
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社会文明
程度达到新高度,
文化软实力
显著增强,
中华文化
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多元文化
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
有效保护
,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
空间格局
轴带支撑。依托以
高速铁路
、
城际铁路
和
高等级公路
为主体的快速
交通网络
与
港口群
和机场群,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主要
城市间
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更好发挥
港珠澳大桥
作用,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
交通设施
,提高
珠江
西岸地区
发展水平
,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第二节 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
——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
离岸人民币
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
专业服务
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
服务中心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
惠州
、
东莞
、中山、江门、
肇庆
等城市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
,深化
改革创新
,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共同提升城市群
发展质量
。
发展特色城镇。充分发挥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镇数量多、体量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设施
,发展
特色产业
,传承
传统文化
,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建设智慧小镇,开展智能
技术应用
试验,推动体制
机制创新
,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特大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降低
行政成本
和提升
行政效率
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特大镇功能。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和政策体系,推动珠三角九市
城乡一体化
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加强分类指导,合理划定
功能分区
,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
集约发展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进
城市更新
,改造
城中村
、合并小型村,加强
配套设施
建设,改善城乡
人居环境
。
第三节 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
粤东
西北地区
生产力布局
,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
珠江—西江经济带
为腹地,带动中南、
西南地区
发展,辐射
东南亚
、
南亚
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
区域合作
,有序发展“
飞地经济
”,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
产业转移
,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依托
沿海铁路
、高等级公路和重要港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
海峡西岸城市群
和
北部湾城市群
联动发展。依托高速铁路、干线铁路和
高速公路
等
交通通道
,深化大湾区与
中南地区
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强大湾区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四章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
创新制度
和
政策环境
,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第一节 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更好发挥内地与香港、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推动香港、澳门融入
国家创新体系
、发挥更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
区域创新体系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其与香港、澳门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鼓励粤港澳企业和
科研机构
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基地,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支持依托深圳
国家基因库
发起设立
“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鼓励其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动。
加强创新基础
能力建设
。支持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支持粤港澳有关机构积极参与
国家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加强
应用基础研究
,拓展实施国家重大
科技项目
。支持将粤港澳深化
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的相关举措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加强
产学研
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
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
第二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加快推进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交叉研究
平台和前沿
学科建设
,着力提升
基础研究
水平。优化创新
资源配置
,建设培育一批
产业技术创新
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
企业技术中心
。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序开展国家高新区扩容,将高新区建设成为
区域创新
的重要节点和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推动珠三角九市
军民融合
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军民
融合创新
示范区。支持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
中新广州知识城
、南沙庆盛科技创新
产业基地
、
横琴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香港物流及
供应链管理
应用技术
、纺织及成衣、资讯及
通信技术
、
汽车零部件
、纳米及先进材料等五大研发中心以及
香港科学园
、
香港数码港
建设。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
香港
、澳门
国家重点实验室
伙伴
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优化
区域创新环境
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
政策措施
,鼓励科技和
学术人才
交往交流。允许香港、澳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申请内地科技项目,并按规定在内地及港澳使用相关资金。支持粤港澳设立联合创新
专项资金
,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允许相关资金在大湾区跨境使用。研究制定专门办法,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
生物样品
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使用进行优化管理,促进
临床医学
研究发展。香港、澳门在广东设立的研发机构按照与内地研发机构同等待遇原则,享受国家和
广东省
各项支持创新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其参与广东科技计划。开展
知识产权证券化
试点。
促进
科技成果
转化。创新机制、完善环境,将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粤港澳在
创业孵化
、
科技金融
、成果转化、
国际技术转让
、
科技服务业
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在珠三角九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
科技企业孵化器
,为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
技术成果
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支持珠三角九市建设
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
资本市场
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拓展
直接融资渠道
,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
支持平台
。支持香港
私募基金
参与
大湾区
创新型科技
企业融资
,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
高新技术产业
融资中心
。
强化
知识产权保护
和运用。依托粤港、粤澳及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全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强化知识产权
行政执法
和
司法保护
,更好发挥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
等机构作用,加强电子商务、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执法。加强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知识产权交易,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有效流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和“正版正货”承诺活动。发挥
知识产权服务
业集聚
发展区
的辐射作用,促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
产业融合
发展,推动通过
非诉讼
争议解决方式(包括仲裁、调解、协商等)处理
知识产权纠纷
。充分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支持香港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大湾区
知识产权信息
交换机制
和信息
共享平台
。
第五章 加快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船舶管理及租赁、
船舶融资
、
海事保险
、海事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并为内地和澳门企业提供服务。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
综合服务
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
服务能力
,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
服务体系
,增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以沿海主要港口为重点,完善
内河航道
与
疏港铁路
、公路等集疏运网络。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
香港国际
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
空管
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
支线机场
和
通用机场
。进一步扩大大湾区的境内外航空网络,积极推动开展
多式联运
代码共享
。依托香港金融和物流优势,发展高增值货运、
飞机租赁
和航空融资业务等。支持澳门机场发展区域
公务机
业务。加强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优化调整空域结构,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加快
通用航空
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建设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推进广州、深圳
临空经济区
发展。
畅通对外
综合运输通道
。完善大湾区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的综合运输通道。推进
赣州
至深圳、广州至
汕尾
、深圳至
茂名
、
岑溪
至
罗定
等铁路
项目建设
,适时开展广州经茂名、
湛江
至
海安
铁路和
柳州
至肇庆铁路等区域性通道
项目前期工作
,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进一步延伸的可行性。有序推进
沈海高速
(G15)和
京港澳高速
(G4)等
国家高速公路
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加快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枢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
快速铁路
等广东出省通道为骨干,连接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国家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
珠江口
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
建设规划
,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
城市轨道交通
项目。加快
深中通道
、
虎门二桥
过江通道建设。创新通关模式,更好发挥
广深港高速铁路
、港珠澳大桥作用。推进
莲塘/香园围口岸
、粤澳新通道(
青茂口岸
)、
横琴口岸
(探索澳门莲花口岸搬迁)、广深港高速铁路
西九龙站
等新口岸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
运输方式
的有效对接,构建安全
便捷换乘
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提升客货运输
服务水平
。按照
零距离换乘
、无缝化衔接目标,完善重大交通
设施布局
,积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
等引入机场,提升机场
集疏运
能力。加快广州-深圳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
一卡通
”服务。构建现代货运
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铁水、公铁、
空铁
、江河海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加快
智能交通系统
建设,推进
物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
交通运输
领域的
创新集成
应用。
第二节 优化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6
)的
下一代互联网
,推进
骨干网
、城域网、
接入网
、
互联网数据中心
和
支撑系统
的IPv6升级改造。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全面提升流量转接能力。推动珠三角
无线宽带
城市群建设,实现免费高速
无线局域网
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
交通线路
全覆盖。实现城市固定互联网宽带全部
光纤接入
。建设
超高清
互动数字
家庭网络
。
建成
智慧城市
群。推进
新型智慧城市
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
试验区
建设,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
开放数据
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
感知网络
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
云平台
、空间
信息服务平台
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
智慧交通
、
智慧能源
、智慧市政、
智慧社区
。推进
电子签名
证书互认工作,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
公共服务
、金融、商贸等领域应用。共同推动大湾区
电子支付系统
互联互通。增强
通信企业
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通信资费合理下降,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
漫游费
,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提升
网络安全
保障水平。加强
通信网络
、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
资源保护
,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提高
信息安全保障
水平。积极推动
先进技术
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使用,促进保密通信技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应用。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
安全信息
通报
预警机制
,加强实时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工作,构建网络安全综合
防御体系
。
优化
能源供应
结构。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粤港澳大湾区
能源结构
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发展绿色
低碳能源
,加快天然气和可
再生能源
利用,有序开发
风能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
、
生物质能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控制
煤炭消费总量
,不断提高
清洁能源
比重。
强化
能源储运
体系。加强周边区域向大湾区以及大湾区城市间送电通道等主干电网建设,完善城镇
输配电
网络,提高电网
输电能力
和
抗风险能力
。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新建
液化天然气
(LNG)接收站和扩大已建
LNG接收站
储转能力,依托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线布局建设配套支线,扩大油气管道
覆盖面
,提高油气储备和
供应能力
。推进广州、珠海等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建成煤炭接收与中转储备梯级系统。研究完善广东对香港、澳门输电网络、供气管道,确保香港、澳门能源供应安全和稳定。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雨洪
资源利用
等节约水、涵养水的
工程建设
。实施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快制定珠江水量调度条例,严格珠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对澳门第四供水管道建设,加强
饮用水水源地
和备用水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建设,保障珠三角以及港澳供水安全。加强粤港澳水科技、水资源合作交流。
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海堤达标加固、珠江
干支流
河道
崩岸
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着力完善防汛防台风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珠江
河口
综合治理与保护,推进
珠江三角洲
河湖系统治理。强化城市内部
排水系统
和蓄水能力建设,建设和完善澳门、珠海、中山等防洪(潮)排涝体系,有效解决
城市内涝
问题。推进
病险水库
和病险
水闸
除险加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珠江
河口水文
水资源监测
,共同建设
灾害监测预警
、联防联控和应急调度系统,提高防洪防潮减灾
应急能力
。
第六章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
产业集群
。
第一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完善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强
产业分工
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优化制造业布局。提升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发展水平,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
珠江西岸
先进
装备制造
产业带
,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
产业对接
,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
再工业化
”。
加快制造业
结构调整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
关键零部件
、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
智能制造装备
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
系统集成
能力、
智能装备
开发能力和
关键部件
研发
生产能力
的
智能制造
骨干企业。支持装备制造、汽车、石化、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
优势产业
做强做精,推动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再制造等环节延伸。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开发绿色产品
,打造
绿色供应链
。大力发展
再制造产业
。
第二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充分发挥
国家级新区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高新区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作用,联合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善、
辐射带
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
支柱产业
,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
移动互联网
、蛋白类等
生物医药
、高端医学诊疗设备、
基因检测
、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
3D打印
、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围绕
信息消费
、新型健康技术、
海洋工程
装备、
高技术服务业
、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工程
。培育壮大新能源、
节能环保
、
新能源汽车
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
和
总部基地
为核心的
产业集聚
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发展
数字经济
和
共享经济
,促进
经济转型升级
和社会发展。促进地区间动漫游戏、
网络文化
、
数字文化
装备、
数字艺术
展示等
数字创意产业
合作,推动数字创意在会展、电子商务、
医疗卫生
、
教育服务
、旅游休闲等领域应用。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
私募股权
交易市场,建设产权、
大宗商品
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
金融开放
创新。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
出口信用保险
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
人民币
清算中心
,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的优势,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大力发展特色
金融产业
。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
绿色金融
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
绿色债券
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
碳排放
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
期货交易所
。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
证券市场
、绿色
金融平台
、中葡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
金融市场
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
科技金融
试点,加强
金融科技
载体建设。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
金融服务业
。在符合
法律法规
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
合作开发
创新型跨境
机动车保险
和跨境
医疗保险
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
远期外汇交易
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
衍生品
业务、
理财产品
交叉
代理销售
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
人民币债券
。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
居民投资
对方
金融产品
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
投资渠道
,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支持香港
机构投资者
按规定在大湾区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
香港资本市场
,参与投资境内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和
创业投资基金
。支持香港开发更多
离岸人民币
、
大宗商品
及其他风险
管理工具
。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
再保险
业务。不断完善“
沪港通
”、“
深港通
”和“
债券通
”。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监管
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跨境
金融机构监管
和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合作。完善粤港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合作和
信息交流
机制。建立和完善系统性
风险预警
、防范和化解体系,共同维护金融
系统安全
。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
商务服务
、流通服务等
生产性服务业
向专业化和
价值链
高端延伸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
生活性服务业
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以航运物流、
旅游服务
、
文化创意
、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粤港澳物流合作发展,大力发展
第三方物流
和
冷链物流
,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
国际物流
枢纽。支持澳门加快建设葡语国家食品
集散中心
。推动粤港澳深化
工业设计
合作,促进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深化粤港澳
文化创意产业
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
采购中心
的地位,支持澳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品牌。深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
)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措施,鼓励粤港澳共建专业服务机构,促进会计审计、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
管理咨询
、检验
检测认证
、知识产权、建筑及相关工程等专业服务发展。支持大湾区企业使用香港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第四节 大力发展
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加强粤港澳合作,拓展
蓝色经济
空间,共同建设现代
海洋产业
基地。强化海洋观测、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海洋
资源开发利用
水平。优化
海洋开发
空间布局,与
海洋功能区划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衔接,科学统筹
海岸带
(含海岛地区)、近海海域、深海海域利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化提升
海洋渔业
、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
海洋生物医药
、
海洋工程装备
制造、
海水综合利用
等新兴产业,集中集约发展临海石化、能源等产业,加快发展
港口物流
、
滨海旅游
、海洋信息服务等
海洋服务业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支持香港发挥海洋
经济基础
领域创新研究优势。在保障珠江
河口水域
泄洪
纳潮
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澳门科学编制实施海域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发展海上旅游、海洋科技、
海洋生物
等产业。支持深圳建设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支持粤港澳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推进海洋
经济发展
,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鼓励产业(股权)投资
基金投资
海洋综合开发企业和项目,依托香港高增值海运和金融服务的优势,发展
海上保险
、再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
第七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为主的方针,以建设美丽
湾区
为引领,着力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
,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
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第一节 打造生态防护屏障
实施重要
生态系统
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
生态廊道
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
网络,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划定并严守
生态保护红线
,强化自然
生态空间
用途管制。加强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
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建设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加强海岸线保护与管控,强化岸线资源保护和
自然属性
维护,建立健全海岸线
动态监测
机制。强化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
水生生物
增殖放流
,推进重要
海洋自然保护区
及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建设与管理。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保护沿海
红树林
,建设沿海生态带。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系统。加强
湿地保护
修复,全面保护区域内国际和
国家重要湿地
,开展
滨海湿地
跨境
联合保护
。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资源、
水环境
及涉水
项目管理
合作,重点整治珠江东西两岸污染,规范入河(海)排污口设置,强化
陆源污染
排放项目、涉水项目和岸线、滩涂管理。加强
海洋资源
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以海定陆,加快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
海洋环境
实时在线
监控系统。实施东江、西江及珠三角
河网
区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
东江
、
西江
、
北江
等重要江河水环境保护和水生
生物资源
养护,强化
深圳河
等重污染
河流系统
治理,推进
城市黑臭水体
环境综合整治,贯通珠江三角洲水网,构建全区域绿色生态水网。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更严格的清洁
航运政策
,实施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防治臭氧和
细颗粒物
(PM2.5)污染。实施珠三角九市
空气质量
达标管理。加强
危险废物
区域协同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强化跨境转移监管,提升
固体废物无害化
、
减量化
、资源化水平。开展粤港澳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强化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防控农业
面源污染
,保障
农产品质量
和人居
环境安全
。建立环境污染“
黑名单
”制度,健全环保
信用评价
、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着力解决
人民群众
关心的环境保护
历史遗留问题
。
第三节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挖掘
温室气体
减排潜力,采取积极措施,主动
适应气候变化
。加强
低碳发展
及节能环保技术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广
清洁生产技术
。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实施近
零碳排放
区示范工程,加快
低碳技术
研发。推动大湾区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力争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
绿色产业
体系。推进
能源生产
和
消费革命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
生产系统
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实行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推动生产企业切实落实废弃产品回收责任。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加快节能环保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居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加强城市绿道、
森林湿地
步道等公共
慢行系统
建设,鼓励
低碳出行
。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
碳标签
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
第八章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第一节 打造教育和
人才高地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
优势学科
、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充分发挥
粤港澳高校联盟
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
科研成果
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支持大湾区建设
国际教育示范区
,引进
世界知名大学
和
特色学院
,推进
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对持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在内地就读的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
旅游门票
等优惠政策。推进粤港澳
职业教育
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创新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方式,支持各类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园区。支持澳门建设中葡双语
人才培训
基地,发挥澳门
旅游教育培训
和旅游发展经验优势,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
。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研究探索三地幼儿园缔结“姊妹园”。研究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
幼儿教师
到广东考取
教师资格
并任教。加强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进一步完善跨区域
就业人员
随迁子女
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和
高中阶段教育
,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支持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训交流。
内容解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共
分有
十一章,从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等方面作出了
总体规划
和定性,并且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划。
《规划纲要》都有哪些亮点内容?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是什么样子?如何改变你我生活?中国之声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为大家一一解读。
这里是国家建立经济特区的起点,也是拉开改革开放
大幕
的地方;这里有“一国两制”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这里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1%,
人口数量
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但却是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都包括哪里?有多重要?
粤港澳大湾区
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和广东省
广州市
、
深圳市
、
珠海市
、
佛山市
、
惠州市
、
东莞市
、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
GDP总量
超过10万亿人民币。粤
港澳
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何要在此时出台《规划纲要》?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
新时代
推动形成
全面开放新格局
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
区域竞争力
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
世界级城市群
的基础条件。
粤港澳
发展
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
张光南
教授表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进行总体规划。他说:“粤港澳合作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了四十几年,这四十几年来,在招商引资方面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产业升级
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如何对国家发展大局产生更大的贡献?这就需要从过去的区域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在这种背景下,以这种国家规划的方式,方便各个地区协调粤港澳三地作为‘一国两制三个独立
关税区
’的区域合作,有更多的制度创新。”
《规划纲要》都有哪些亮点?
据了解,《规划纲要》共分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规划实施”等十一章。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表示,总体来说,《规划纲要》定位清晰,要求详实,在落实方面也有具体说明。“第一,它对整个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情景、整个格局等有一个明确定位,特别是有一个
时间表
。第二,这个《规划纲要》比较具体,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都提到了具体的要求。第三,在执行落实方面,对中央各个部门怎样配合《规划纲要》的实施,制定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并且提出了一个跟踪的评估。”陈广汉说。
张光南教授认为,此次《规划纲要》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惠商与惠民的结合”:“过去的改革开放,粤港澳的合作更多是在投资方面、产业方面的合作,政府之间的合作;现在的发展规划,很大篇幅都与惠民相关,也就是与老百姓的生活、粤港澳的优质生活圈直接相关。比如人文社区、休闲湾区、就业创业空间、健康湾区等。”
《规划纲要》指出,要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张光南教授表示,大湾区因其独特地理和制度优势,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
全方位开放
格局,共创
国际经济
贸易合作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制度的对接和协调。粤港澳覆盖‘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既有中国的制度背景,同时也有全面市场化、国际化的一些制度设计。因此无论是空间交通,还是制度、
法律环境
,粤港都可以作为一个枢纽平台,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产品‘引进来’等,都可以通过粤港合作来推动。”
“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陈广汉指出,在产业发展方面,大湾区未来就是要在《规划纲要》的指引下,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补齐短板。
《规划纲要》如何改变你我的未来生活?
《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张光南教授认为,《规划纲要》真正从顶层设计上把粤港澳大湾区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它通过促进人流、
物流
、
资金流
、
信息流
的通畅。比如过去香港专业人士要进到内地注册、开展业务,那么可能存在
职业资格
的认证,还存在香港专业人士来到内地的生活管理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规划纲要》从国家层面对方方面面进行了协调和技术创新,会使得他们来到内地就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这些都是基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制度的协调、
社会管理
的创新来实现的。”
张光南教授补充,和世界其他著名湾区一般由
港口经济
到
工业经济
,再到
服务经济
和创新经济的分阶段发展方式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四个阶段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大湾区必将建成要素流动顺畅、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