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 清末 著名爱国武术家,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秘宗 ”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有多部影视作品描述他的事迹,如功夫巨星 李连杰 甄子丹 等都曾拍摄过相关的电视电影。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汉族。世居天津 静海 小南河村 (今属天津市 西青 南河镇 ,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 天津市民政局 审核并报 天津市人民政府 批准,其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 精武镇 ),为 上海精武体育会 创始人。
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 尚武精神 ”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在中国近代的武术史上,有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霍元甲。霍元甲享名海内外,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 正义,抱着为国雪耻,振奋民族的强烈愿望,在天津和上海,先后同俄、英洋力士比武,并打败外国洋力士,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光。令国人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武术家 张三丰

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 儒者 、道士。善书画,工 诗词 ,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另一说福建邵武人。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称 张天师 后裔,为 武当派 开山祖师。 明英宗 赐号“通微显化真人”; 明宪宗 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 明世宗 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生平经历
一、 张三丰 ,宋代技击家,武当丹士,精 拳法 ,其法主御敌,非遇困危不发,发则必胜。(见《辞源》修订本1-4,1050页)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 厥明 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由三峰而后,至明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张松溪为最著。据清雍正年间,曹秉仁纂修的《 宁波府志 》卷三十一张松溪传载:“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
二、张三丰,宋(南宋)朝、元(蒙古)朝﹑明朝著名道士,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玄子,是 武当拳 和太极拳等道教武术的创始人,而以 金庸 先生为代表的小说家,更是认其为太极拳的创始人,这一观点与太极拳起源于河南 陈家沟 说法相矛盾,但也可作为一家之谈,生卒年为(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本名 ,字 君实 君宝 ,中国辽东 懿州 人(今辽宁 阜新 )又有人说福建邵武人。元季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 三丰子 。亦有因“峰”字和“丰”的 简体字 同形而错称为“ 张三丰 ”。张三丰卒于明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 明英宗 赐号“通微显化真人”; 明宪宗 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 明世宗 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在各种张三丰的传记或有关他的材料里,还有全弌、 玄玄 、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 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峰子。亦有因“峰”字和“丰”的简体字同形而错称为“ 张三丰 ”。他的生辰籍贯都有争议,一般认为他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 武当山 道士,或作全一真人。
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 金台观 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 一阴一阳之谓道 ,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后人编有《 张三丰先生全集 》。收入《 道藏辑要 》。
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 从诸多的资料分析,确是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 也是非常罕见,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所以令人刮目相视。
至正初,张君宝返故里扫墓,年已过百岁。复入 燕京 ,昔日故交皆已过世。西山得遇邱道人相叙道,乃知邱为早年相遇之高士。别后复至秦蜀,又游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传道沈万三。后仍入秦,居金台观。至正十九年,张三丰离别金陵时预知沈万三有发配边疆之祸,遂叮嘱曰:“东西王气正旺,今后我们会在西南相会。”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以为羽化,置棺收殓,适阳神回归。三丰念轨山朴实善良,遂携其隐去。后二年,元朝数尽,明主未立,张三丰又结庵 武当山 。时已122岁。居武当搜奇揽胜,见遍山宫观皆毁于兵火,乃言“此山异日必大兴”。遂领道众将各处宫观废墟一一清理,草创庙观以延香火。时授高足有邱元清、卢秋云、张振洋、叶阳、张景涛、孙碧云等,张守清也得与三丰相交,结为道友。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 朱元璋 两度诏请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复作云游。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遁入云南。这时,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遂被治罪全家发配云南。在云南恰遇张三丰,正应“日后当于西南会面”之说。 张三丰 遂沈万三天元服食大药,夫妻得服遂白日飞升。永乐初,朱棣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与三丰遇而不识。永乐十年,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据《张三丰外传》的记载,说在1418年春,永乐帝特意驱车去拜望张三丰,三丰不在,有兴而来,扫兴而归。永乐帝勃然大怒,于是命令一个叫 胡广 的人去招寻张三丰,如招寻不到,则要处死胡广。永乐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广寻三丰不力,胡广再访武当,于武当祈祷,望三丰先生能念其诚苦应诏回京,终见三丰。此时三丰年已167岁。传说张三丰当时应太上老君邀请参加群仙会,正驾云头前往,过武当遂感胡广之祈祷,于是按落云头,降于胡广面前,对其言:“你且回京见驾,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虑。”胡广便策马回京。跨年还得京师,乃知三丰先生早于前在金殿与永乐会得一面。此即为“金殿飞升”之说。此时三丰年已169岁。当时还有一种传说,说张三丰能飞身入宫、遁身而归,这些都不足为信。但有一点还是真实的,张三丰曾书字一函,令弟子孙碧云向永乐帝禀告,告之以具体的长生之道。因为皇帝都非常希望长寿,这也近乎常理。
清雍正初年,有汪梦九先生曾遇三丰真人多示其教。此时三丰应有一百七十余岁。清 乾隆 十一年《 南召县志 》卷二中有这样记载: 南召县 太山庙乡 口子河里有“张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遗址。1917年此处立“张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宝观”石碑一通。(一说辽东懿州人)由于张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给他三个赐号。即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 蒙哥 亲临主持,嵩山 少林寺 长老福裕和 全真教 高道 张志敬 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道教遭到惨败。从此,道教日渐衰沉。但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 武当山 创立一个新的道派—— 三丰派 ,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张三丰”名字的含义
今日学堂的张校长说:“古代叫 三丰 的人不止一个,基本上都是道家的人。懂得道家思想的人知道,三代表阳,是乾卦,丰则是三中间被一竖打断了,乾卦变成了坤卦,代表阴,因此‘三丰’代表乾坤合一、阴阳变化。因此修道的人就喜欢用这个号。”

武术家 李小龙

(1940.11.27—1973.7.20): 截拳道 创始人。
李小龙 吸取各门各派武术精华融合到一起,并加入哲学思想,创立了截拳道。如今截拳道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武功派别,世界上的任何其他武功都很难超越它。1964年,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全美空手道比赛,年仅24岁的李小龙作为受邀嘉宾在台上演示功夫。后来,3位空手道冠军和—位柔道冠军联合上门找李小龙,要求较量武功,最终李小龙将他们一一击败。
李小龙经过潜修苦练,精益求精,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无人可及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
黄飞鸿于公元1856年7月9日,生于佛山镇,跟随其父黄麒英于佛山、广州街头卖艺。其父 黄麒英 乃晚清“ 广东十虎 ”之一(1886年染疾卒),是故黄飞鸿自3岁开始习武,早得父亲传授,习得虎拳、鹤拳。
黄飞鸿 并非广东十虎之一,广东十虎分别是: 王隐林 黄澄可 苏黑虎 、黄麒英、 周泰 谭济筠 黎仁超 陈铁志 苏灿 梁坤 )。
飞鸿 3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
后遇 铁桥三 (即梁坤,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 林福成 授其 铁线拳 飞砣绝技 ,并在宋辉镗处学得 无影脚 ,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
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 吴全美 黑旗军 首领 刘永福 等聘为 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 子母刀 、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 工字伏虎拳 、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 虎痴 ”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 舞狮 ,有广州狮王之称。莫桂兰在 林世荣 邓秀琼 的帮助下,携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
1972《 黑带 》所列世界七大武术名家。
黑带第廿三年纪念特刊(1992年出版)提名八位对国际武术影响最广的名家:
1、 李小龙 :中国功夫之王。
2、 罗礼士 :美式空手道冠军。
3、 史蒂文·西格尔 :武术巨星、合气道高手。
4、尚格·云顿:电影《搏击之王》巨星、踢拳好手。
5、山口刚玄:刚柔流空手道宗师。
6、 植芝盛平 合气道 宗师。
7、 嘉纳治五郎 :讲道馆柔道宗师。
8、 大山倍达 :极真流空手道创始人。
李小龙生于 美国旧金山 ,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 李小龙 幼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 叶问宗师 系统地学习了 咏春拳 ,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弹腿、 少林拳 、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
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李小龙 在家庭的告诫下,18岁那年决定离开香港到美国留学。李小龙在 西雅图 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1964年,美国在 加利福尼亚州 举行全美空手道比赛,当时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了桂冠。李小龙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自创了一种拳术——— 截拳道
设馆广授徒宣扬真功夫
李小龙为了宣扬 中华武术 ,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莲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涉足电影界功夫震全球
20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乐电影公司的邀请,拍成一部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10万港元。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 地躺拳 ”,令人赞不绝口。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还与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
英年突夭折龙威仍未减
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由于药物过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3岁。李小龙陨落之后,万民齐哀,天地同悲。如今人们还在深深的怀念着这条巨龙。虽然李小龙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英雄大名永远在人们的心中回荡,他的经典影像会永不停止的被人们回顾。  李小龙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 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当回顾作为一位中华武术传人的李小龙一生时,人们将永远怀念他那颗热爱中华民族、振奋 中华民族精神 ,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1923年7月,大正12年7月27日(旧历6月4日),大山倍达于东京市出生。
1925年3月,前往中国大陆东北、寄住在姊姊的家中。
1936年4月,进入 汉城 的小学就读。同一时期,大山倍达开始接触『 少林罗汉十八手 』(又称达摩十八手)的 少林拳法 ,中学2年级时已练至初段的程度。
1939年9月,大山倍达投入 船越义珍 (首位将空手道带进日本的武术家)门下。
1941年4月,就读于拓殖大学期间升至空手道二段。太平洋战争(二次大战亚洲战线)爆发。
日本走错了脚步、偏离了正道。结果就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苦难跟惨败。
1945年9月,二次大战结束后,大山倍达回到日本、并于东京都.杉并区.天沼町成立『永和空手道研究所』从事空手道的研究工作。
1946年4月, 早稻田大学 体育科入学。
1946年6月, 与后来的妻子.藤卷照子相识。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两人正式开始交往。
1946年9月, 拜读 历史文学 .『 宫本武藏 』之后大为感铭,后来与 吉川英治 、尾崎士郎两位作家结识。
1946年10月, 进入身延山精进自己的空手道修为。
1947年9月, 参加日本战后第一次的全日本空手道选手权(京都.圆山公会堂),大山倍达获得优胜。
要精通一样东西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同样的事情一天只要作上一百次、一千次就对了。作一千次伏地挺身、作一百次型的练习、作一百次的组手对打、挥空拳、挥空踢、还有各种招式技巧,这就是我每天每天都在作的事情。 大山倍达 谈
1948年4月, 决心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空手道的大山倍达进入千叶县清澄山、并且展开为期18个月的空手道修业。
1950年6月, 韩战爆发。由于战争方面的特殊需要,日本开始大量出口纤维、钢铁等物资,市场一片活络,史称『丝金景气』。
1950年11月, 于千叶县的馆山市与牛对决。之后大山倍达就在精肉场的旁边定居修练。总计这段期间大山一共打倒了47头牛、其中4头在战斗后即死。
1951年9月, 『 旧金山 对日讲和条约』签订。日本的国民总生产毛额与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指标回到战前的水准。日本至此已正式走出败战的阴霾。
1951年7月,大山投入阿佐佐谷的 曾根 道场门下学习柔道。
1952年3月, 泛美航空班机首度从日本羽田机场飞往美国。途中经过威克岛、檀香山、最后飞抵旧金山。当时所使用的民航客机是由 B29轰炸机 改装而成的波音B377。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从『零』开始出发的。人就是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大山倍达 谈。
1953年4月,在美国32座城市展开为期11个月的空手道示范与指导。期间一共进行了7场实战比赛,大山无败。
1954年4月,再度造访美国、并于芝加哥与牛格斗。大山用手刀劈断猛牛牛角的一击让美国人大开眼界。12月,大山的空手道在纽约吸引了大批弟子入门,大山倍达开始传授空手道。
1954年5月,大山道场的招牌在东京都内正式挂出。
1955年『 神武景气 』到来。 日本经济 迈入高度成长期。被称为『出口三神器』的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也开始在日本家庭普及。
1955年2月,前往美国跟南美洲等地与摔角手、他流武术家进行对决。其中用空手手刀劈断威士忌酒瓶的一击更让欧美人惊为天人、并称呼大山这一击为『神之手』。
1955年9月,再度于芝加哥与猛牛战斗。
想跟随我的人就尽管来吧。但是我不会主动教你东西,你必须自己从我身上挖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修练。 大山倍达 谈
1956年4月,大山倍达远征 冲绳 、东南亚等地、藉由研究各国拳法来精进自己的空手道。
1956年6月,大山道场借用立教大学的旧芭蕾舞台进行团体练习,学员人数达到300人。同时,大山成立『 极真会 』的构想也在此时萌芽,『极真』二字的由来是取自于『千日修以返初心、万日炼以达极致』这句日本古文言。
1958年1月,『What is Karate?』出版,这是 日本第一 本以全英文撰写的空手道书籍,结果此书在海外大为热卖,大山也因此再度前往纽约传道。
1958年9月,FBI华府总部邀请大山倍达为旗下的FBI探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空手道示范指导。
1958年10月, 美国西点军校 邀请大山倍达为全校的军官学员进行空手道示范指导。
1959年4月,平成皇太子成婚。翌年,彩色的电视节目正式开始放送。
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要有证据支持。武道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实际的强』作为支撑的话,就算你把自己的武艺讲的天花乱坠也是没有人会信的。 大山倍达 谈
1959年7月, 第1回全夏威夷空手道选手权大会举办,大山倍达以馆长、审判长的身份进行空手道示范。同年,大山倍达开始远征巴西。
1963年10月,由于大山道场的空间渐渐不敷使用,大山倍达开始在丰岛区西 池袋 的现址进行『国际空手道联盟极真会馆总本部』的建设工作。
1964年1月,泰国的泰拳界向日本空手道界发出了挑战信。但是,当时的日本空手道界以『异武术比赛』是『邪道』为由拒绝了泰方的挑战邀请。只有极真会馆的 大泽 升等3人飞往曼谷参加比赛、并且取得了3战2胜的好成绩。
1964年4月, 日本首相 佐藤荣作 日本外务省 政务次官毛利松平担任『国际空手道联盟极真会馆』的会长。
1964年6月,『极真会馆总本部』竣工。国际空手道联盟极真会馆正式开始运作。同一时期,大山倍达接受美国跟荷兰等地的大学邀请、并且展开了为期1个月的空手道示范指导。
1965年6月,为了让空手道更加普及,大山飞往美国纽约成立『极真会馆纽约支部』。同一时期,越战的战况也日渐激化。
走在武道上的人要追求责任、不回避责任。如果能够作到这一点的话,你的人生永远都是青春的。 大山倍达 谈
1966年6月 大山茂一行人以『指导员』的身份被派往美国。同时,第1届极真全美支部长会议也在美国 加州洛杉矶 举办。会中众人达成了『极真北美地区联盟』的设立决议。
1966年9月,007系列的当家男主角. 史恩康纳莱 访问极真会馆、并且参与了2个月左右的空手道练习。
1966年9月,大山茂在极真会馆总本部道场完成了『 百人组手 』(百人对打)。
1968年7月,『极真欧洲地区联盟』成立。同时,第1届极真全欧支部长会议也在荷兰的 阿姆斯特丹 举办。
1968年8月,『极真 中东地区 联盟』成立。大山倍达接受 约旦 王室的邀请、替约旦的胡笙国王、以及 穆罕默德 王储等人进行空手道的教学指导。
1969年7月, 阿波罗11号 登陆月球,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
大山先生的空手道真是神技啊。我愿意付出任何金钱可以衡量的代价,不知道大山先生能不能留在敝国的王宫中、然后担任我个人的空手道教练呢? 约旦国王.胡笙
1969年9月,由极真会馆所主办的『第1届公开锦标赛.全日本空手道选手权大会』在东京体育馆举办。观众动员数7000人。本次大会虽然有拳击手、柔道家等48名他流派的家选手参战,但是极真会馆的选手仍然脱颖而出、获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1970年 极真会馆与日本空手道界主流的『路线冲突』愈演愈烈。极真会馆强调『实战』与『全接触式打击』的观念跟规则被当时主张『寸止』( 点到为止 )的日本空手道主流派人士批评为『异端』、『邪道』、『打架空手道』
1970年4月,第2届极真全欧支部长会议在 英国伦敦 举办。
1970年9月,第2届极真全美支部长会议在洛杉矶举办。
1971年6月,『极真会馆.美国本部道场』在纽约. 曼哈顿 开设。纽约市长林瑟全程出席。
1971年 漫画家.(木尾)原一骑原作、改编自大山倍达生平事迹的著名漫画--『 空手傻瓜一代 』在少年漫画杂志上连载开始。
没有力量的正义将无所成、没有正义的力量是为暴力。 大山倍达 谈
1971年10月,大山倍达三女.喜久子出生。
1975年11月,第1届极真世界大会在东京体育馆开幕。会中共有全球36个国家、128名选手参战,热烈的激斗吸引了全场爆满的超满员观众入场观看比赛。
1976年11月,电影.『地上最强的空手道』上映,票房获得空前绝后的大轰动!
1978年11月,约旦王储.穆罕默德为了观看第10届『极真公开锦标赛.全日本空手道选手权大会』而来到日本。
1978年12月,大山倍达接受马来西亚跟新加坡的邀请、前往两国进行空手道的教学指导。
1979年7月,大山倍达于东京都.麻布区的苏联大使馆举行『大演武会』
1979年11月,大山倍达获颁约旦王室勋章。第2回公开锦标赛.全世界空手道选手权大会于日本武道馆举办,参加选手国家增加到62国。
1980年3月,第6届 极真空手道 选手权大会于以色列召开
1980年4月, 澳洲 极真空手道 选手权大会开办
1981年3月 南美极真空手道选手权大会于智利首都.圣地牙哥召开
空手道就是我的人生道路。我自己虽然是孤独的,但是全世界已经有一千万的年轻人步上了我的道路。这就是『一成二、二成三、三成万物』的道理。 大山倍达 谈
1981年5月,南非极真空手道公开锦标赛于南非共和国的开普敦大学召开
1981年6月,沙特阿拉伯王储.法沙尔参观了极真总本部的设施、并且观看了极真黑带选手们的演武动作。
1981年9月,第1回南美地区选手权大会于巴西召开
1981年11月,尼泊尔王储.迪雷西多拉来日、并且参观了极真会馆的演武大会。
1982年6月,全澳洲选手权大会召开
1983年2月,极真会馆在法国航空母舰.杰奴达克号上举办演武大会
1983年6月,第1届匈牙利选手权大会召开,这是 极真空手道 第一次在共产国家举办大会。
我跟全世界战斗过了!而且我也赢了全世界!但是,在我的前方还有很多很多『不能不作』的事情等着我去完成。 大山倍达 谈
1984年1月,大山倍达获得巴西政府颁发『文化功劳奖』。
1987年11月,第3届『公开锦标赛.全世界空手道选手权大会』于日本武道馆开幕,会中共有76国、207名选手参战。在为期3天的赛程里头一共吸引了32000人次的观众。
1988年7月,为了提高日本空手道界的整体水准,大山倍达提出了『舍弃流派的成见、让所有流派的强力选手一起参加由极真会馆所主办的全日本选手权大会、然后一起钻研空手道的极意。』的主张。
1989年 苏联科学学院的『全苏联东洋格斗技中心』批准了官方公式文件,极真苏联支部正式成立。
1990年4月,『神手之会』成立。该组织的宗旨是利用未来10年的时间来整理、整顿、勤行极真的理念,避免 极真空手道 因为『量的扩大』而导致『质的下降』
1991年11月,第5届『公开锦标赛.全世界空手道选手权大会』开幕,本次共有105国、250名选手参战。大山倍达也在会中披露了『最后的演武』--圆转掌之型
1994年4月26日,大山倍达于圣路加医院病逝,享年71岁
在的电影《风斗士》中的崔裴达其实就是大山倍达,整本电影里面也都没有出现过“跆拳道”的韩文,不知道国内的翻译怎么会扯到“跆拳道之父”去的,真是爱国爱得有点贻笑大方了。
片中大山在深山修炼多年,孤独一人,靠朋友每月送上山的酱豆过日子。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寂寞,听从了一个作家朋友的建议,把半边眉毛剃掉,用这种使自己变得不人不鬼的方法迫使自己不下山,眉毛长出来大概需要3个月时间,等到了3个月再把自己另外一边眉毛剃掉。在山中的时候大山几乎每天12个小时地锻炼,甚至尝试忍者的训练方法,种蓖麻这种长得很快的植物来训练弹跳力,据大山回忆,这样的训练对他以后的进步起了很大的帮助。一开始他用鹅卵石练手刀的时候没有一次成功的,几个星期后,当他在月光下观看石头的时候,忽然有了能砍开的预感,甚至连缝隙都可以看到。一掌下去,鹅卵石果然开了,这是大山第一次感到自己很强。两年后,当大山下山的时候,他已经100米近10秒,举重超当时中量级冠军记录。
训练
百人组手, 是对一个武道家的身体与精神意志的极限考验。它不仅仅是 极真空手道 的一种特色,百人组手挑战极限的精神贯穿于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百人组手的基本形式是:被挑战者连续与每一位挑战者组手2分钟,100位挑战者应当没有重复上场的情况发生。
大山倍达三百人组手
因为有了前辈们的辉煌经历,在深山中修炼归来后不久,大山倍达决定挑战自己的能力,而且,他发誓达到更好:他要挑战三百人组手!大山倍达从弟子中选出最优秀者,要他们轮流跟自己组手,循环上场直至完成三百人次的挑战。最后,大山倍达击败了他们。尽管在三百人组手进程中,大山倍达遭受到巨大的肉体上的伤害与精神意志上的考验,但是,没有什么能动摇这位极真之父通过极限挑战的决心。
在为期三天的三百人组手中,每个挑战者要上场四次,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第一轮组手时已经倒在了大山倍达的铁臂钢腿下。一些传记中说,大山倍达原想再挑战连续四天的四百人组手,但他的弟子们无人愿意,或者说没有能力,担当起挑战者的任务。
在完成了三百人组手之后,大山倍达曾一度想把百人组手达成作为极真会黑带四段和五段的考核内容之一。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肉体的训练是相对简单的,而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无坚不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就是OSU精义的极至,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训练而具备的。于是,百人组手就变成了少数极优秀的 极真空手道 修炼者挑战自我的个人行为。
刚开始的时候,百人组手的进程可以长达两天,因此愿意一试的人趋之若鹜 。然而到了1967年,大山倍达规定:今后的百人组手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而且在这100场组手中,挑战者必须取得50场以上的胜利,并且不能被对手击倒超过5秒,才能算通过。
于是,在澳大利亚和其它的一些地方开始按照这个原则推行50人组手。在英国,极真练习者可以选择挑战10人组手、20人、30人、40人乃至50人组手,通过挑战的人都可以拿到证书证明自己的战绩。这样推行的目的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机会去打百人组手,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挑战自己的极限。毕竟,就算是10人组手,能成为这连续半小时的强力格斗的最终胜利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植芝盛平,生于1883年12月14日,卒于1969年4月26日。是日本非常知名的一名武术家,同时也是 合气道 的创始人。
植芝盛平 生于日本的 和歌山县 田边市 ,他是家中唯一的一位男孩,而父亲则是当地的一位地主。童年时期,植芝盛平全家生活在京都,父亲在同时也开始加入政治圈。
因为小时后身体非常瘦弱,所以植芝从小就开始练习相扑和游泳,而他的父亲为了锻炼他,还将他送到他爷爷那里,由他的爷爷照顾。植芝盛平的爷爷在年轻时辈是一位非常强壮的武士。而同时植芝的父亲因为政治理念不合,遭到对手政客攻击而受伤,更是加深了植芝盛平要有强健体魄的观念。
植芝盛平经学习过非常多的武术,但是范围并不广泛。他曾经学习过 柳生心眼流 柔术、天神真扬流柔术、柔道等,之后当他移居到 北海道 时,又学习了 大东流合气柔术
1920年到30年之间,植芝盛平已经取得合气柔术的师父资格,并且开始教授学生。
曼尼·帕奎奥
曼尼·帕奎奥 1978年12月17日,出生在 菲律宾 桑托斯 将军市,素称“菲律宾拳王”。1995年1月,16岁的 帕奎奥 迎来了个人第一场职业比赛,随后保持了11场不败纪录。年仅26岁的帕奎奥已有10年的职业拳赛经验。
他两度获得世界 拳王金腰带 。1998年12月,在他20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帕奎奥赢得了 WBC次最轻量级世界拳王称号。2001年6月,他又赢得了IBF初 羽量级 世界拳王金腰带。2004年1月,他放弃了该级别的拳王称号升级来到羽量级。一年之后,帕奎奥再次增重,升到了超羽量级挑战莫拉莱斯,但以失败告终。痛定思痛,帕奎奥在这次失利后反躬内省,在随后的三场比赛中,一连挫败维拉兹奎兹、莫拉莱斯与拉里奥斯三位墨西哥好手,保持盛势至今。
帕奎奥是一名出拳极其凶狠的左式拳手。在过去的19场比赛中,他的战绩为16胜1负2平,有 15场比赛都是未等回合打满就将对手了结掉了。上一场,也就是在7月初与拥有41胜3负骄人战绩的墨西哥著名拳手拉里奥斯的那场鏖战中,帕奎奥在第七与第十二回合两次将拉里奥斯这位无可争议的前WBC拳王击倒,最终以绝对点数优势取胜。在09年5月二日的比赛,迎战Ricky Hatton,两回合KO对手,获得两亿多的酬劳!再次声震全球!
2009年11月16日WBO 次中量级 对决,菲律宾国宝帕奎奥击败库托,加冕WBO次中量级 拳王金腰带 ,这使得他成为拳击历史上第一个拥有七个级别拳王金腰带的拳击手。
穆罕默德·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 ,Muhammad Ali-Haj,素称“当代拳王”,(1942年1月17日-,原名小 卡修斯·马塞勒斯·克莱 ,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 . )是一位美国拳击手。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拳手之一,也是世上最有名的人之一。他以他的伟大拳击职业生涯和激进的政治主张而名满全球。1999年,他被 体育画报 杂志评为世纪最佳运动员;同时也被很多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阿里 是重量级拳击选手当中的异类。他总是把双手垂在身体的两侧而不是像其他拳手那样把双手举起来保护脸部。取而代之的,他利用自己惊人的反应速度和臂展(83英寸)来使自己远离对手的攻击。进攻中,阿里更多的是击打对手的头部——一种很危险的战术,因为在一场 拉锯战 中,击打身体比击打头部能更有效的耗费对手的体力。
12岁开始练拳击。1959、1960年两次获金手套大赛冠军。1960年在第十七届奥运会上获轻量级金牌。此后加入职业选手行列。1964年,22岁的阿里击败了当时拳力最重的拳王利斯顿,夺得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1965年,阿里再战利斯顿,他只用了1分42秒就将利斯顿击倒获胜。这一次卫冕成功轰动了世界拳坛。1965年1967年因拒绝应征入伍,被判处5年徒刑。后虽经保释,但仍被吊销拳击执照直至1970年。1974年再获世界冠军。1978年第三次获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不久宣布退役。1980年重返拳坛。阿里拳法多变,步伐灵活,出拳快速有力,体力充沛,动作协调。在阿里的 职业拳击 生涯中,共进行60场比赛,胜56场。其中37场将对手击倒在地,输的4场中有3场是以点数少而负于对方。在1996年的 亚特兰大 奥运会上,阿里被选为点亮开幕式火炬的运动员。他将他的余生贡献给了全人类,1998年,他获得联合国和平信使奖。

武术家 Grac

Rickson Gracie 格雷西 家庭中之传奇成员,素称“柔术之神”。1959年11月21日出生于巴西 里约热内卢 巴西柔术 黑带七段和号称400战不败武术家和冠军。作为大宗师Helio格雷西的第三个儿子,Rickson 6岁时己爱上这项他一生的事业,在15岁 Rickson已经拥有紫色的腰带。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他进而战胜比他更高段数级别的对手。Rickson 18岁时收到他的黑带时,是当代最年轻的黑带,是人们公认接受的黑带少年。
Rickson Gracie 是柔术界的是传奇人物,他共打过四百多场比赛,包括柔术比赛、街头搏击、混合格斗,所向披靡。他令 格雷斯 家族 (Gracie family)声名大噪,令全世界兴起一股巴西柔术热。
泰森

武术家 张策

张策,字秀林,直隶 香河县 马神庙村人(今属天津市 武清 区),生于1866年,卒于1934年10月8日,享年68岁。张策自幼习练家传 戳脚 二郎拳 黑虎拳 等拳术,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学得五猴 通臂拳 。十二岁那年,因家庭内部原因,遭人暗算,便愤然离家进京,拜 杨式太极拳 传人 杨健侯 习练杨式太极拳二十余载,同时又拜陈庆老和尚习练通臂拳有七八年。张策壮年后又得“祁家门”传人王占春(京南 良乡 北黄新庄人)授通臂拳,王占春大张策十几岁,因都是陈庆的徒弟,感情甚笃,故平日只以师兄弟相称,王、张二人相互切磋九载。王占春去世后,张策巧遇一韩姓老道,受韩道长指点练功。至此,张策师承众家之长,尽得武术奥妙,通臂拳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地,成为既精通臂、又善太极的武术大家,因张策经常穿每只二十几斤重的铁鞋练功,故被武术界誉为“臂圣”、“铁鞋”。1934年10月11日北平《民声报》载:“通臂专家张策讳字秀林,精于技击……常北走关外,南走齐鲁等地,踪迹所至,名声大振,曾于沈阳、北平等处设馆授徒,以是桃李半天下,门人弟子散走四方,论教张之技艺,均多表示钦佩……”

武术家 李尧臣

李尧臣(1876~1973年),河北冀县人。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
幼年曾拜师学太极拳,14岁到北京谋生,4年后进入 会友镖局 。当时北京有八大镖局,以会友历史最久,声誉最著名。入镖局后即拜三皇炮锤外,又学十八般兵器,及水上、车上、马上功夫,同时还练蹿房越脊、飞檐走壁和飞镖暗器等功。
充满风险的走镖生活,使他的功夫日益全面、精湛。因此,当时京剧 武生 宗匠 杨小楼 为演“安天会”(即 闹天宫 ),曾向他请教猴拳; 京剧旦角 大师 梅兰芳 为演“霸王别姬”,亦向他学剑术。
李尧臣在会友镖局前后计27年。1921年,经营了300年的会友镖局解散了。尧臣便在天桥水沁亭开设“武术茶社”,继续倡导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