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发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安监科 黄琦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现代化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水利及灌区现代化建设发展势在必行。灌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是实现灌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利厅党组立足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结合水利行业实际,创新性提出水利“5+1”基础工作,以灌区信息化建设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
   
  
  
   
    一
   
   
    、
   
   
    谋划
   
   
    灌区水网
   
   
    “
   
   
    线路图
   
   
    ”
   
   
   
  
  
  
  
   
    
     围绕灌区现代化建设需求,
    
   
   
    
     紧扣
    
   
   
    
     水利
    
    “5+1”
    
     基础工作
    
   
   
    
     ,
    
   
   
    
     按照
    
    “
    
     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
    
    
     ”
    
    
     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四川省灌区水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
    
   
   
    
     明确了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的发展
    
   
   
    
     主线
    
   
   
    
     和
    
   
   
    
     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
    
   
   
    
     的实施
    
   
   
    
     路径,
    
   
   
    
     进一步
    
   
   
    
     统一技术标准,
    
   
   
    
     奠定了
    
   
   
    
     构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
    
   
   
    
     的智慧化
    
   
   
    
     灌区
    
   
   
    
     建设基础,
    
   
   
    
     推动灌区信息化水平与时俱进。
    
   
   
   
   
   
  
  
  
  
   
    二、
   
   
    织密水利要素“感知网”
   
   
   
  
  
  
  
   
    
     紧扣《四川省灌区水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要求,构建
    
    “
    
     物联感知
    
    
     ”
    
    
     体系,提升
    
   
   
    
     灌区雨情、水情、工情等全方位态势感知能力。
    
   
   
    将建成
   
   
    
     水情数据、水质监测、工程
    
   
   
    
     监测设施
    
    1600
   
   
    
     余处,
    
   
   
    
     完成视频监控设施
    
    1400
    
     余处,
    
   
   
    改造
   
   
    
     渠系
    
   
   
    
     、
    
   
   
    
     水库闸门
    
   
   
    
     远程控制
    
   
   
    243
    
     处
    
   
   
    
     ,
    
   
   
    
     完成
    
    400
    
     余处
    
   
   
    
     干渠
    
   
   
    
     分水洞
    
   
   
    
     一体化
    
   
   
    
     闸门改造
    
   
   
    
     ,
    
   
   
    
     配置巡飞无人机
    
    25
    
     套、无人船
    
    
     4
    
    
     套。
    
   
   
    将
   
   
    
     实现渠首枢纽、重要交接水断面和干、支渠口门水情监控覆盖率达
    
    100%
    
     、自动计量率达
    
    
     100%
    
    
     ,重要水库大坝、险工险段监测覆盖率达
    
    
     84%
    
    
     ,重要枢纽
    
   
   
    
     闸远控改造率达到
    
   
   
    100
   
   
    %
   
   
    
     ,
    
   
   
    
     无人机巡飞覆盖总半径达
    
    300
    
     公里,无人船覆盖半径达
    
    
     60
    
    
     公里,感知覆盖率显著提升。
    
   
   
   
  
  
  
  
   
    三、构筑数据传输“高速路”
   
   
   
  
  
  
  
   
    
     强化信息化基础支撑建设,推进一体化指挥调度中心、
    
   
   
    
     机房、网络等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提升算力支撑、畅通数据链路。指挥调度渠道进一步畅通,都江堰灌区建成
    
   
   
    “1+8”
    
     指挥调度中心,长葫、玉溪河、武引灌区新建指挥调度中心,水利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省直大型灌区调度会商中心全覆盖。
    
   
   
    “
    
     数据库
    
    
     ”
    
    
     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灌区建成数据机房
    
    5
    
     个,总存储能力超过
    
   
   
    900TB
   
   
    
     ,都发中心云中心机房最大运算能力达
    
   
   
    236
    
     万亿次
    
    
     /
    
    
     秒
    
   
   
    
     ,为全国水利系统最大,可为
    
    30
    
     项业务系统提供算力支撑。数据传输提能增速,
    
   
   
    
     构建基于
    
    IPv6
    
     技术
    
   
   
    
     的
    
   
   
    
     水利业务专网
    
   
   
    
     和
    
   
   
    
     工业控制专网
    
   
   
    14
    
     条
    
   
   
    
     ,
    
   
   
    
     铺设光缆
    
    140
    
     余千米,
    
    
     4G
    
    
     覆盖率提升
    
    
     40%
    
    
     ,设备在线率始终保持在
    
    
     95%
    
    
     以上,
    
   
   
    
     基础支撑体系日趋完善。
    
   
   
   
  
  
  
  
   
    四、用好智能决策“参谋部”
   
   
   
  
  
  
  
   
    
     围绕
    
    “
    
     一个超算中心、一套门户系统、
    
    
     N
    
    
     个业务应用、一套安全防护体系
    
    
     ”
    
    
     ,基本建成四川省灌区水网信息化平台。平台汇集灌区
    
    
     6
    
    
     个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系统集成、业务汇集,面向水利领导与灌区提供直观、全面的灌区水资源管理展示和决策。各灌区在此系统下,围绕水资源配置、防汛抗旱、工程管理、水权水价等业务需求,开发本灌区业务应用子平台,逐步实现监测、远控、预警等功能。都发中心建成水资源管理、水旱灾害防御、项目建设、取水许可、政务应用的一体化应用平台,升钟灌区建成集信息采集、工情、水费计收、可视化展示为一体的量测水管理平台,玉管中心搭建指挥调度数据平台,实现水雨情与水资源监测与自动报警,平台实现
    
   
   
    
     上下互联,精准高效,
    
   
   
    
     有力支撑了灌区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
    
   
   
   
  
  
  
  
   
    五、种好数字孪生“试验田”
   
   
   
  
  
  
  
   
    
     坚持智慧先行、精益求精、协同创新,围绕
    
    “
    
     四预
    
    
     ”
    
    
     智慧灌区水网体系,大力推进水利部数字孪生都江堰灌区试点建设,
    
   
   
    
     建成
    
   
   
    
     都江堰灌区
    
   
   
    
     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物理渠首
    
   
   
    
     至黑龙滩水库
    
   
   
    
     全要素、运行全过程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
    
   
   
    
     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以
    
   
   
    
     水利一张图为基础底座,扩充全省水利空间地理信息库,形成空间地理信息
    
    200
    
     余个,为全省水利系统数字孪生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玉管中心、长葫中心、升钟中心结合实际,探索数字孪生水库建设,
    
   
   
    推进
   
   
    
     水库基础信息数据底板和业务应用知识库
    
   
   
    
     建设
    
   
   
    
     ,
    
   
   
    
     稳步推进数字孪生平台搭建。
    
   
   
   
  
  
  
  
   
    下一步,省直大型灌区将
   
   
    
     持续加强物联感知和基础支撑两大体系建设。增强雨情、水情、工情、农情等全方位感知技术的应用,推动库、闸、坝、渠系的全面感知,为灌区业务管理数字孪生提供精准的数据,为量、测、视、控一体化联动奠定末端基础
    
   
   
    ;
   
   
    
     推动灌区空间数据、管理数据、监控数据全面接入,实现全省灌区的信息管理由粗到细,逐层逐级展示。打造涵盖全省所有灌区的
    
    “
    
     标准化
    
    
     ”“
    
    
     规范化
    
    
     ”
    
    
     的平台,采用统一维护管理、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相关标准、统一数据接口、统一传输模式,打破灌区间、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全省灌区全程全域数据共享。
    
   
   
    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扬帆逐梦、劈波斩浪,以灌区信息化建设
    
     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
    
    、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
   
   
    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