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钟身高1.8米,长得也蛮帅,自小成绩就不错。父母对他期望值很高,高中、大学,父母一再提醒认真学习,千万别分心。研究生毕业,他进入杭州一家心仪的单位,父母又认为最好先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男人么,应先立业再考虑婚恋,以至小钟从小到道大几乎不跟同龄的女孩接触。
28岁,工程师,父母认为可以“开禁”了,但此时,儿子这方面“能力”之差让他们目瞪口呆,百思难解。“3年啊,多好的条件,居然都被女方嫌弃?!”
其实,小钟对女孩子是感兴趣的,每次相亲都很兴奋,在着装等方面也作了恰当准备。但来到现实,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见到女孩子他就头晕脑胀,话都说不出来,眼睛从不敢直视对方,因女孩子的存在,他会搞砸他手头上做的所有事情。
起初,家人以为他只是害羞,“世面”见得少,但几经历练仍是“扶不起的阿斗”,才发现他不仅仅是害羞,而是恐惧。
“异性看着我说话,就感到被使了法似的,我说不出话来,头也不敢抬。”小钟也很无奈,说自己也想和女孩聊点什么,明明打了很多遍腹稿,但一想说话就特别紧张,有时甚至感到瞬间大脑一片空白。回忆起过去的许多次相亲,小钟说每一次都很期待,又好像是一次折磨。
小钟只好请母亲保驾护航,当“代言人”,这一做法令女孩及家长十分反感,促使一次又一次相亲提早结束。
你想啊,双方见了面,男方母亲自始至终呆着当“电灯泡”,这是相亲,还是朋友聚会?或是签订什么合同,需要见证人?分明是妈宝男么,或是智商方面有问题!
苏衡主任说,随着年龄增大,父母催促着他相亲,早一点恋爱结婚,但结果适得其反。他不仅现在没有对象,迄今为止,他连真正的恋爱都没有谈过,整个生活都乱了套。父母也感到儿子不对劲,催促小钟来医院。
来医院后,小钟反而坦然了,因为医生很理解他,也知道了自己相亲屡战屡败主要原因,其实是心理问题在作怪,是可以解决的,而之前他一直认为有自己个性问题,是一个怪人。
科里来了男同事她坐若针毡
“自从科里来了男同事,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年轻女子小穆坐在苏衡主任面前大倒苦水,她也是被父母强拉着来的。
26岁的小穆清秀文静,家境很好,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可她到现在还没有男朋友且从来没有交过。小穆内心也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但就是不敢面对异性。她避免除了她父亲之外其他男性讲话,在单位里几乎不和异性同事交流,甚至连在购买东西时候,她也会尽可能挑同性别的店员来交流,付款。
此次来医院就诊的导火索,竟是科里来了男同事。以前,小穆所在科室一溜都是女性,年纪相差也不大,大家无拘无束。可半年前,一名男性骨干充实到科里,28岁,仪表堂堂,且还没女朋友,犹如一湖静水扔进一石子,立刻荡起阵阵涟漪。单着的千方百计往上凑,而小穆则避之不及,坐立不安。
“心向往却害怕接触,好像自己做什么都会出丑,这种痛苦一般人难以体会。”小穆紧锁眉头说。偶而因工作必须与这个男同事接触,她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非常紧张,不敢和他对视。对方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是什么得罪了小穆,冷若冰霜,连正眼也不看一眼。时间一长,别人认为她脾气有点怪,慢慢地就疏远她。
“快崩溃了!”实在无法在原部门呆了,来医院前,小穆已写好申请调换科室的报告。她想好了,若领导不同意,或刨根问底问到底为什么,那只能忍痛换单位了。
认识“异性恐惧症”
苏衡主任介绍,异性恐惧症指患者一方面在潜意识里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也因此有着严重的焦虑情绪,于是表现出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的紧张和恐惧的症状,有的甚至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
异性恐惧症,在很多人看来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当事人却非常困扰,甚至痛苦,因为它严重影响了一个人正常生活,尤其是恋爱婚姻生活。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回避大部分的异性交往,不愿意与异性打交道。这种情况还会有很多生理的表现,比如说“身体尤其是四肢发抖、脸红、发不出来声音、出汗、头晕”等等。
有些人如果只是某段时间有这种表现,我们一般不作出诊断。只有在大部分时间均如此,且持续时间足够长,并且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等社会功能才作出诊断。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性格发育的重要场所。苏衡主任认为,异性恐惧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她们从小所被灌输的有关性和爱的思想。他们/她们通常认为“性是肮脏、不可见人的东西”“早恋是非常不好的”等等,但是这和他们/她们内心对爱的渴望形成直接的矛盾。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她们就会尽量避免和异性的接触。
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内心非常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一想到别人对自己可能的评头论足和负面评价,自己就会极力回避。而这种过度在乎根本是在于内心的不自信——生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把事情搞砸了。
苏衡主任表示,异性恐惧症诊断明确后,治疗方法因人而异,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但对于他们的内心成长帮助不大。建议这些人群可以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增强对自我的全面认知,克服以前形成的对自己的负面认知。
“作为医生,希望大家对小钟、小穆们予以理解与宽容,让他们在平静中尽早走出阴霾,从此开始新的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苏衡主任说。
(为保护隐私,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煜锌 通讯员 宋黎胜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