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特别崇尚“礼”。如孔子所言:“不学礼,无以立。”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5月24日上午,黎冲村大宗公园内迎来120名幼儿园大班学童进行
“魁脉·愿”2022年石湾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状元文化系列活动之开笔礼
。
活动同时融入状元文化,有效盘活地铁2号线沿线的岭南文脉资源,成为独具石湾特色的状元开笔礼活动,以文艺精品活动推动资源转化,既能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又能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
活动初始,学童们从“状元桥”缓缓行至“启智门”停留留影。
行状元桥
在启智门留影
礼仪一:“状元井水”盥洗礼
开笔礼
状元井是黎冲村著名景点之一,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据传,该古井俗称“龙头井”,建于南汉国年间,并沿用至今。井水深幽清香,流经千年而不腐。
它曾经滋养了南汉简文会和明代的伦文叙这两位状元,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井。
而黎冲村也因
“一井二状元”
而美名远扬,是
广东状元之乡
。
千年来,村民代代相传“状元井”的故事,
教育后代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
。现在每逢有学童在黎冲村行开笔礼,
均来状元井取水洗脸、调墨,以传承用状元水、中状元之意
。
礼仪二:正衣冠
开笔礼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穿戴整齐洁净,方能展示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礼仪三:叩拜先师,孝德教育
开笔礼
叩拜孔子像
尊先贤,敬圣德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叩拜老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学童们齐齐诵读孔子语录,在琅琅读书声中,接受了“礼”“孝”“德”“勤”的品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礼仪四:朱砂启智
开笔礼
主持老师和其他启智老师用红色的朱砂在小朋友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并送上祝福。
朱砂启智又称“开天眼”,
意思是开启智慧
,寄托师长们美好的愿望,
希望小朋友从此眼明心亮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礼仪五:启蒙描红
开笔礼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童们执起毛笔
观其神韵,揣摩运笔
主持老师和其他启智老师手把手教小朋友开笔写“人”字。
礼仪六:击鼓明志
开笔礼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学童三击鼓,道远大志向
在孩子们人生的第一次大礼上,一击鼓,尊敬师长;二击鼓,热爱学习;三击鼓,为校争光。希望小朋友在这浓厚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民族尊师孝亲,勤奋学习的精神,从小学会尊敬师长,感恩社会,学做堂堂正正的人!
通过“开笔礼”仪式,孩子以雅正的形式体验传统文化,进行尊师、孝亲和感恩教育,开启人生的第一次国学课堂,以此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
如今,状元文化在黎冲村已传承千年。近年来,黎冲村更是在保护好本村传统文化和古迹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型旧村改造,助推乡村振兴,为村落带来新的活力。
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大宗公园内的黎冲村陈氏大宗祠是传统的岭南建筑,历经多次修缮,增建祠前绿地、水体、亭桥、廉洁文化长廊等配景,形成岭南水乡特色祠堂,
是禅城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祠堂建筑
。
近两年,石湾深挖黎冲村民俗文化,充分利用状元村文化、简氏兄弟文化元素,
以时代精神激活黎冲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推进黎冲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状元文化精神生生不息。
今年,石湾积极响应禅城区第五次党代会中提到的进一步擦亮石湾“南国陶都”金字招牌的要求,
加快古村落活化工程
,深挖佛山地铁沿线的状元文化、岭南宗祠文化、私塾书院文化、慈善文化及石湾陶艺文化和米酒文化等,
结合民俗节庆活动,做好沿线文旅资源规划,配建文旅基础设施,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助力禅城建设高品质岭南文脉之城。
来源:佛山石湾
责编:车军霞
审校:车军霞、陈晓曦、刘丹红、伍俊阳
编辑:佛山新闻网 谭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