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评论员一番炮轰余额宝的言论引起坊间热议,继而引起了一场关于“余额宝是否该取缔”的讨论。
有人梳理了一下余额宝应该被取缔的理由:其一,余额宝间接抬高了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的成本,而这一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每个人身上;其二,余额宝没有经过经营风险便获得暴利,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和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其三,有其他高储蓄国家不允许“余额宝”之类产品的出现。
而与之对应的,反对取消余额宝的声音显得更加强烈,其理由简单直接——比银行利率高,门槛低,存取方便。市场的事情,群众“用脚投票”即可,何必强加干预?
支持与反对,尽管对立,但仔细想想也都有一定道理。
一方面,余额宝等网络金融产品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金融产品,对其的规范与监管,目前仍不够健全。而此类产品虽然利润相对较高,其风险性究竟如何,目前也是一个未知数。有评论认为,虽说一种互联网运作思维是“先搞规模,再讲规矩”,但毕竟余额宝与微信、游戏之类不一样,都是老百姓的真金白银,且规模已达到几千亿元,涉及甚广,有规模没规矩,一旦搞砸了,后果可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为何余额宝这类风险未知、监管不完善的金融产品受到欢迎,实际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一种民意,包括对银行传统投资渠道的不满足,以及他们对更高利率理财产品的需求。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余额宝在利率、门槛和便利度等方面与银行相比确实存在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余额宝等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投资渠道,满足了群众需求。

一边是余波未消的争议之声,而另一边又是这样一个现实——余额宝之外,“理财通”、“零钱宝”、“百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纷纷涌现。同时,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等也不甘寂寞,推出或计划推出各种“宝宝类”产品,有人戏称,一场“宝宝大战”已拉开帷幕。无论肯定还是否定,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网络金融产品已经活跃起来,并成为一只“鲶鱼”,搅动着金融圈的生态。
而在这条“鲶鱼”扑腾得正欢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一些冷思考:这类金融产品的高利率能保持多久?有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的高收益应该只是阶段性现象。作为货币基金,其风险与宏观经济运行形势直接相关。经济形势不佳时,其风险自然大增。之前已有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先例,虽然一度销售可观,但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的调控措施使得利率降至极低水平,该基金最终于2011年清盘。
尽管未来风险难料,但当下这条“鲶鱼”仍有重要的存在意义。有评论认为,无论互联网金融产品结局如何,它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还是功不可没的。可以预期的是,即便银行采取手段狙击互联网金融产品,但其提供的收益率向市场利率靠拢已是必然趋势,“余额宝们”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倒逼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所谓讨论余额宝们是否应该被取缔的问题,目前它们的存在提升了群众的福利,也激活了市场的良性竞争,所要做的应该是降低它们的风险,发挥它们的作用。即在进一步健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监管制度的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使群众能够从理财产品中安全高效地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