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1 年前 · 来自专栏 毕志飞谈电影

今天去影院看了著名电影《入殓师》,2008年拍摄的,拿过奥斯卡最佳最佳外语片奖。一直想看这部电影,没想到今年终于在大银幕上看了4K修复版。没想到,2021年的后半年,继前些天看了《第一炉香》之后,很快又有了一次让人“沉浸于电影时空”和产生丰富思考的、充满“电影感”的难忘体验。

导演是位日本老导演,在国际上不是很有名,但凭借这部电影拿到过2009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电影把握了日本老一辈电影传统家庭伦理电影的精粹,是一部能深入观众心灵的电影,堪称导演人生最成功的作品,非常值得一看。了解一名电影导演一生的登峰造极之作,会有诸多受益。

我认为,这部电影首先得益于一个非常扎实的原著小说,对入殓师这个职业讲述得非常清楚、高级。看完后了解了一下,原来,原著小说作者曾经从事入殓师工作40年,有着极为丰富深刻的职业经历、体验和思考。没有丰富职业体验和对入殓师行业真正的一腔热爱,是写不出影片现在故事的精神和人生哲理传达的。

电影从一个追梦音乐界失败的普通大提琴师,生活所迫偶然接触入殓师职业到后来爱上这一职业,并造福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家人、邻居等,从这一视角,给普通观众讲述了入殓师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意义、使命,即为去世的人穿衣、化妆,让去世的人再焕发在世时候的“生动”容颜,与亲朋好友做人生最后的辞别。观众看完之后,会对入殓师职业格外了解和异常尊重。

在影片的整个叙事中,起承转合,安排合理,娓娓道来,每一个铺垫每一个转折基本都是恰到好处,基本没有多余的场次和镜头,足以体现编剧和导演的叙事、剪辑功力。视听语言方面也应用了上世纪日本传统优秀家庭伦理电影的风格,在沉静中徐徐带领观众走近角色的生活与内心深处,让观众产生共鸣,产生对人生、历史、时间空间的思考。是编导学生学习声画叙事扎实基本功很好的拉片例子,这里就不多说了。

影片的音乐确实是“神一般”的存在,从男主人拨响第一声琴弦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魅力。我当时就忍不住琢磨,为啥日本这个小小岛国这么多音乐人才的?为啥几个音符感觉就能划拉到观影者的心里去了?一看,还是久石让。确实了不起,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久石让一次代表性的音乐创作了。

总体描述一下,这样一部沉静、抵达人心深处的一部电影,看完让我真的感叹,电影艺术这些年受市场大潮等各种冲击,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全球各国这些年很多为大银幕拍摄的其实不是电影,有的是浮躁,是胡闹,有的是不堪一波又一波浪花冲洗的海滩上的沙划(还不是沙画)。

再简单描述一下,这样的一部影片,已经轻松超越了电影的常规讲述故事和刻画人物层面,达到了让观众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宇宙时空、世间道理的哲学表达与思辨。这种境界是高手导演们都希望达到的境界。看完这样的一部电影,你会忍不住从心里感叹,电影是一门伟大而美妙的艺术,不论是怎样的剧情,或喜或悲,都传达着浓浓的“美”的感受和体验,《入殓师》达到了。

就是这样……

当然,影片的故事精神内核、哲学理念是本片的领军代表,总体感受起来,似乎离经典大师作品还差一步之遥。


逝者安息 生者加油…


毕志飞

2021.10.31

发布于 2021-10-31 23:43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毕志飞谈电影

    毕志飞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