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一款炸酱面,某视频博主表示“太贵”“没法吃”,两天后又改口成了“妈妈做的味道”;一位探店博主在某知名火锅店就餐时,将肉眼可见的冰鲜牛羊肉宣传成“当天宰杀”……种种乱象饱受诟病。近日,短视频平台发布行业首个《餐饮探店规范》,对网络达人和商家的“探店”推广行为进行规范。
探店本质上是一种线下消费、线上分享的“种草”行为,一头连着商家,一头连着消费者。探店达人到店体验,给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既能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会帮优质商家引流、倒逼“不合格”商家提升服务质量,还能让自己获得关注和流量收益。可以说,是一件多方受益的事。
然而,这样一件好事却被一些不良博主玩坏了。有的探店博主收了商家的钱,不管消费体验是否满意,都一个劲儿地说好,主动分享变成了“看钱说话”;有的借着探店名义向商家索要“宣传费”、吃霸王餐,被拒绝就肆意抹黑。在利益的驱使下,内容分享失真了。没有消费者愿意为虚假买单,正如有人吐槽的那样,“看到网上的体验分享,第一反应是假的”。一旦这样的不信任蔓延开来,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有需求才有市场,确切地说,满足需求才有市场。在短视频火起来之前,就曾有旅游达人通过博客记录、分享旅游经历,告诉大家哪里景致好,哪些美食值得品尝,包括哪里是“坑”、如何避开,等等。为此,很多人养成了出门先查攻略的习惯。时至今日,这样的需求依然存在。哪家餐馆有特色、味道好,什么地方值得去逛一逛,我们都渴望听听“过来人”的建议。然而,以虚假评测等为代表的信息供给,早已偏离了服务需求的轨道。一旦更多人跟风造假、恶性竞争,很难想象依靠信任存在的 “种草”业态还能有多少发展空间。
有序方有活力。有序是自律出来的,更是规范出来的。此次业内首个“探店规范”就提出,将通过警告、下架视频、账号降级、封禁投稿等处罚措施对虚假宣传进行打击,还明确了探店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双方的权责内容等。这是警示,也是引导。完善长效治理和处置机制,对真实内容生产者予以更多支持,进一步健全消费者对虚假信息的投诉渠道……只有借助强有力的规范重塑公信力、建立好的行业生态,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探店规范”还处于试点阶段,效果如何,值得期待。作为消费者,自然希望这样的“规范”越多越好,并能起到切实“管”和“引”的作用。毕竟到了任何时候,真实可信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人们最看重的。(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