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江苏发布科研“破唯”新政之后,又一省紧跟其后。
近日,吉林省科技厅发布《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实施方案(试行)》,方案中明确要破除科技评价中 “唯论文”不良导向、让论文回归“初心”,强化成果导向、突出科技成果质量。
其中看点包括:
基础研究类项目(活动)评价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只要求提供有代表性论文情况,而非全部论文情况,合理确定论文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活动)评价应注重成果的实际贡献,
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对于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
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需经该论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审核通过后,方可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不支持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不允许使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对于违反规定的,追回奖励资金和相关项目结余资金。
对于“三类高质量论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
具体如下:
吉林省科技厅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实施方案(试行)
为有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及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等要求,破除科技评价中 “唯论文”不良导向、让论文回归“初心”,强化成果导向、突出科技成果质量,不断营造全省风清气正、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生态,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与要求
(一)全面破除科技领域“唯论文”不良导向
基础研究类项目(活动)评价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只要求提供有代表性论文情况,而非全部论文情况,合理确定论文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活动)评价应注重成果的实际贡献,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上述原则适用于指南编制、立项评审、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绩效评价、科技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科技奖励等各个环节。
(二)加强分类评价
突出科学性与针对性,根据各领域特点科学实施分类评价,着力避免“一刀切”、简单化、趋同化、数量化等倾向。
基础研究类项目(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三)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评价权重
高质量成果是指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对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带动作用的标志性成果;对于已在实践中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省和国家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的标志性成果。应根据高质量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大小,合理提升其在科技评价中的权重。
(四)创新完善科技评价方式
优化同行评议机制,重点评价论文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完善工作流程和决策规则;积极引进“共享国家专家资源库”等方式,不断推动科技评价科学合理、激励创新。
二、实施方法
(一)指南编制
不将论文发表情况作为项目申报的必要条件,不要求申报人在申报项目时提供相关工作全部论文发表情况,自愿提供的论文须与项目有较强的相关性,且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篇。
(二)立项评审
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不把论文作为评审指标和依据,不得要求在申报书、任务书等材料中填报论文发表情况,评审时着重评价项目的可行性、成熟度、先进性、创新性和发展前景等,对申报人和单位要注重评价其前期工作基础和相关代表性成果,合理设置可考核的预期成果,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新品种、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原则上代表作数量不超过3篇;在申报书、任务书等模板中,加入“填报论文代表作相关情况”一项,重点填报代表作对项目的支撑作用、相关性等;评审时专家重点评价代表作对项目的支撑作用。
(三)项目验收、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价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不得要求在验收报告、年度报告、绩效评价等报告中填报论文发表情况,不将论文作为考核指标;注重实绩实效,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加强与立项管理的有机衔接,避免把项目验收应提供的主交付物界定成论文、专利、标准等副交付物。
基础研究类项目,注重评价论文代表作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避免“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的情况;在验收报告、年度报告、绩效评价等模板中加入“填报论文代表作相关情况”一项,重点考核对项目的支撑作用。
(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与科技服务项目的评估评价
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服务项目的评估评价应突出创新能力、成果质量和科技服务水平等因素,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加强动态评价,科学评价其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持续性、重点研究方向的纵深推进、实验设备使用效率以及梯队建设成果等。
对于省级重点实验室,注重评估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省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强化评审材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5篇。
对于省科技创新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平台,注重评估对吉林省和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对重大临床需求和产业化需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对于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类项目,重点评估其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以及在促进创新创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贡献,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五)科技人才评价
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重点评价原创性、学术成果的科学价值、同行评价结论、学术贡献、学术组织力及影响力、科研诚信力等。
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科技人才,重点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成果质量及成果转化效益、对产业的发展贡献度、科研诚信力等。
对于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注重评价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对于省级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注重评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以及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力,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篇。
对于省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注重评价创业人才创办企业带动就业、产业科技含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六)科研事业单位(机构)的评估评价
对于基础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代表性成果水平、国际学术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等,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篇。
对于技术研发类机构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类机构,注重评估在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绩效以及公益性研究成果的绩效、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七)科技奖励工作
对于自然科学奖,注重对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进行评审,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
对于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注重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
三 、措施机制
(一)加强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论文列支管理
对于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
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需经该论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论文发表的必要性审核通过后,方可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不支持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不允许使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对于违反规定的,追回奖励资金和相关项目结余资金。
(二)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
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以上“三类高质量论文”认定为高质量成果)。
(三)完善学术同行评议机制
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引导专家在各类评审、评价、评估工作中遵守学术操守、负责任地提出专业评议意见,不简单以SCI论文等指标和国内外专家评价评语代替专业判断。
充分发挥“小同行评议”科学性、针对性强的作用效果,由同一领域、同一学科、同一产业或同一研究类型的“小同行”专家展开评议,按照归口管理和技术领域相近原则规范专家甄选程序,确保遴选真正了解研究成果的领域同行专家,避免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领域科学活动成果评价的同一化、同质化。
基础研究类项目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强化“重质量轻数量”的导向,积极与国家形势发展相对接,支持、认可专家信誉良好的同行评议。同行评议应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
(四)实行期刊目录动态管理
对于“三类高质量论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对于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由各项目管理处室组织相关专家研究论证,结合各领域特点按类别形成名单目录,作为科技评价的参考依据。
动态管理期刊目录,各项目管理处室(部门)应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及时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定期梳理国家认定的高质量期刊目录、预警期刊名单、以及黑名单期刊等,作为各类科技评价的参考依据。
(五)加强监督检查
围绕全面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建立由厅党组总揽、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具体协调、各项目管理处室、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门以及省内主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的上下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针对科技管理重点环节加大督查力度。检查内容包括: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验收报告等材料模板,是否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优化评审方式以及各类评审评价所制定的措施规定、指标体系、评价方案等;论文评价中的“重质量轻数量”导向、论文代表作制度、“三类高质量论文”以及期刊预警等制度落实情况;健全同行评议机制情况;科技评价中突出高质量成果贡献的落实情况;对在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论文发表费情况的核验;其他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措施的落实情况。
(六)广泛开展宣传培训
加强与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教育厅等部门加强协同,对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等课题加强宣传培训;加大正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过度宣传论文发表情况,不提倡将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宣传报道、工作总结、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联系,收集整理在科研活动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典型案例。
以上吉林省这一《方案》中所提及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乃为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启动实施的。
该行动计划以5年为周期,面向全国科技期刊系统构建支持体系,是中国科技期刊领域迄今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支持专项。同年11月,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发布《关于下达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的通知》 ,《分子植物》《工程》等285个项目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分获资助。
《通知》同时提出,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那么,一起来看看能在专项报销的国内高质量论文期刊有哪些吧!
领军期刊类项目
(根据刊名拼音排序)
中文
刊名
主办
单位
主管
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中国工程院
光: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国家科学评论(英文)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科学通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昆虫科学(英文)
中国昆虫学会
镁合金学报(英文)
摩擦(英文)
纳米研究(英文版)
石油科学(英文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英文)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
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英文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药学学报(英文)
中国药学会
园艺研究(英文)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免疫学会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华医学会
重点期刊类项目
(根据刊名拼音排序)
中文
刊名
主办
单位
主管
单位
癌症生物学与医学
中国抗癌协会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地球科学学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学前缘(英文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英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光子学研究(英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计算材料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计算数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能源化学(英文)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
神经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药物分析学报(英文)
西安交通大学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物理C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药理学报
中国药理学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转化神经变性病(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化学报(英文版)
中国自动化学会
作物学报(英文版)
中国作物学会
梯队期刊类项目
(根据刊名拼音排序)
中文
刊名
主办
单位
主管
单位
半导体学报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测绘学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英)
湖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
大气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蛋白质与细胞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当代医学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地理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球化学学报(英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地球与行星物理(英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版)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学会
电力系统自动化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动物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动物营养(英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防务技术(英文)
中国兵工学会
仿生工程学报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复合材料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干旱区科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金属学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英文版)
高等学校学术文摘·物理学前沿(英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高电压技术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中国化学会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B辑(英文版)
中国力学学会
光电子前沿(英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硅酸盐学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英文)
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
浙江省卫生厅
国际煤炭科学技术学报(英文)
中国煤炭学会
国际泥沙研究(英文版)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
中华医学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
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海洋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核技术(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计算机科学前沿(英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计算机学报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计算可视媒体(英文)
建筑模拟(英文)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英文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中昊(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昊(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军事医学研究(英文)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控制与决策
矿业科学技术学报(英文)
中国矿业大学
老年心脏病杂志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力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力学学会
林业研究(英文版)
东北林业大学
绿色能源与环境(英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煤炭学会
棉纺织技术
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教育厅
鸟类学研究(英文)
北京林业大学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中华医学会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
森林生态系统(英文)
北京林业大学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
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英文)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物多样性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
生物工程学报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生物技术通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石油学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世界儿科杂志(英文)
世界急诊医学杂志(英文)
数据与情报科学学报(英文)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数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数学会
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B辑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水科学进展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
天然气工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无机材料学学报(英文)
中国硅酸盐学会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
稀土学报(英文版)
中国稀土学会
稀有金属(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先进陶瓷(英文)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亚洲泌尿外科杂志(英文)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亚洲男性学杂志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亚洲药物制剂科学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省教育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仪器仪表学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省教育厅
中国宇航学会
中国园艺学会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
知识就是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植物保护学报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农业农村部
中草药(英文版)
天津药物研究院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英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数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中国工程院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光学快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学会
中国化学会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化工学会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天然药物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通信(英文版)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物理B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医学会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学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
中华医学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自动化学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进展▪国际材料(英文)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综合精神医学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作物学会
高起点新刊类项目
(根据刊名拼音排序)
拟使用
中文刊名
主办
单位
主管
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磁共振快报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仿生智能与机器人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英文)
感染性疾病与免疫(英文)
中华医学会
国际肝胆健康(英文)
国际遥感学报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寒带医学杂志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合成和系统生物技术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化学物理材料
基因与疾病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急危重症医学
类生命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绿色化学工程(英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农业人工智能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农业信息处理
中国农业大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生物活性材料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北京二商集团
浙江省教育厅
统计理论及其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心血管病探索(英文)
中华医学会
再生生物材料(英文版)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针灸和草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智慧医学(英文)
中华医学会
中医药文化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集群化试点项目
申报
单位
主管
单位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有研博翰(北京)出版有限公司
中华医学会
来源:吉林省科技厅、
锐动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