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一位大学的实习老师给我们讲《再别康桥》这首诗,我没能理解,只是觉得这首诗很好听,表达了诗人的离别情愫。
如今再读《再别康桥》,别有一番滋味。每一句都刻画地淋漓尽致,让人的感官也随着诗的韵律升起了涟漪,视觉、感觉、听觉都在字里行间寻找到了平衡点。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均得以体现。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总是来时轻轻,去也静静,不舍之情唯有向西边的云彩诉说,云彩在我看来是美好充满希望的象征,它总是用一种包容柔和的色调面对世人,跟它作别展现了当时诗人别离的不舍和坦然的心境。
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是欣喜的,夕阳却是近黄昏,金柳的拟人用法我无比喜欢。尤其是这句:“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真是妙不可言,波光粼粼里有新娘的艳影,在心头荡漾,心也是一个面湖,荡漾在心中那是你的新娘的倩影,并且是艳丽的倩影。那是金柳,自古柳树又有留的意思,可见这片土地的不舍情意也蔓延开来。
青荇在水底招摇,哈哈,在水底还要用招摇这个词,也着实看得透彻。的确如此,会有自己得意的值得招摇的自信,不管是在海面上还是在水底。把自己当时的情怀敞开的表述,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也有它的招摇。
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怎么会是天上虹呢?想必是天上找不到彩虹,只好在地上找,地上也没有,那可能是被揉碎了,沉淀到了水里,被榆荫遮挡了,只是一场梦罢了。
有梦就有希望,寻梦去吧,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去寻,满载一船星辉,这只是一个愉快的开始,前路漫漫, 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却又不能。因为,别离的笙箫响起,夏虫也沉默了,康桥也没有声音,今夜的心情为有以此诗抒发。
真的要离开了,轻轻地我走了,我只是一个过客,燕过无痕,就像我没有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