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天才解缙
世界第一部百科全书总编纂
中国对联第一人
大明帝国第一位内阁首辅
朱元璋: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
朱棣: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无解缙
今年12月,是解缙诞生650周年,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1
沃土神童
解缙,字大绅,号春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明代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永乐大典》的主持纂修者。
1369年12月6日,大明建国第二年,解缙出生在吉安这片文化沃土之上。吉安古称庐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向学,名家辈出。据史料记载,这里历史上出过“状元十五人,榜眼十六人,探花十四人,进士三千多人”。“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是流传在这里的美谈。
庐陵文化的精髓是文章节义,其精神实质是刚正不阿,忠诚正义,舍身报国。文坛领袖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抗金名臣杨邦乂、“脖子最硬者”胡铨、南宋名臣周必大、一代诗宗杨万里,都是庐陵文化的典型代表。
解家为庐陵世代书香门第,家族中人无论男女长幼,崇尚读书。在江西吉水鉴湖畔,很多人都知道解氏这个家族。其家学深厚,藏书万卷,世代苦读研习圣贤绝传,每一代族男中都有人中进士,做高官,甚至同堂会考,同时中第的现象也属平常。即便不愿做官的那些士人,也先考取进士,后隐居山野,参悟经学。据其族谱记载,从唐至清,共出了48位进士。
解缙的父亲名解开,早年考上国子监监生,因博学多才,人们都尊称他为“筠润先生”。解开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精于《易》《书》等经典,学成之后,又先后拜会诸多大师,研习《春秋》、《礼》、《诗》。解开一辈子不喜做官,潜心研究古文辞和诗歌。明初,解开曾两次被官府以贤良之德邀请做官,都以父亲故去,需守节尽孝为借口而推辞。他一生心无旁骛,淡泊名利,主要精力致力于著书、办学、育才等,著有《书解》《文集》等多卷。
解缙的母亲高妙莹是位大家闺秀,性格贤良淑慧,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饱读经典,对经史、传记、天文、地理、医药、女红、烹饪皆很有研究,书法也颇为了得,尤其擅长小楷,字迹娟秀清丽,可谓多才多艺。孩子们在父母的熏陶和训练下,读书作画已成乐趣和习惯。解缙自小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日后其书法诗词皆佳,与父母兄弟的研磨熏陶不无关系。
解缙的长兄解纶,大他11岁,兄弟感情极好。解纶对解缙来说,为兄为父为师,皆不为过。洪武二十年(1387),解缙学有所成,奉父命参加江西乡试,解纶陪同,兄弟双双中选。第二年春天,兄弟俩与他们的妹夫黄金华进京参加会试,三人又同时中第,可谓解家一大喜事。解纶后来也在朝廷为官,先后任职福建道监察御史和礼部仪制司主事。但解纶跟父亲性情相同,不喜官场,终于还是找借口辞官,归隐家乡侍奉双亲。
解缙从小就有语言天赋,有超常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不仅反应快,应答迅捷,而且金句频出,因此十里八村都称他“神童”。在江西吉水县,至今还流传很多关于解缙的传说,对其机敏和睿智,多有演绎。大明年代,天赋异禀的才子、“神童”不胜枚举,而像解缙这样的幼童,算是特别突出的一个。
五岁时,父亲解开挑拣浅显易懂的文章试着教解缙学习。谁知所教的书目,解缙全能脱口背诵。六岁时,族叔祖解成我给他出了小题目,题为《小儿何所爱》。解缙脱口吟出四首,其中有二首说:
小儿何所爱?爱此芝兰室。更欲附飞龙,上天看红日。
人道日在天,我道日在心。不省鸡鸣时,泠然钟馨音。
解缙儿时的妙句无数,多数都是这样随口而出,不曾记录,只有少量的类似之诗,因为当时被许多人传录,便留存下来。人们纷纷惊叹这个六岁的娃娃吟出这样的诗来,其胸襟这样的开阔,语言充满哲理,气魄如此的博大。
解缙七岁就已经可以撰写文章和诗赋。他写字时,吸墨很厚,下笔不休,常常是蘸饱墨水,一挥而就。他不仅字写得特别好,还才思敏捷,遣词造句提笔即成。相传在他九岁时,跟随父亲一起到江边,小解缙看见水花潋滟,可乐坏了,一下子脱掉衣服跳入水中。父亲逗他说,快对句子,要不不许上岸,然后笑着把他的衣服放到树上,随后说:“你听好:‘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想都没想,应声而答:“万里长江作浴盆。”解开看着这个顽童,百感交集,似乎这个小娃娃并不像自己那样甘于平淡,言词抱负不凡,行事洒脱率性,如此志向,如此性格,不知道将来会遭遇什么福祸。
解缙到了十岁,解开看他如此聪慧,功课就加了量,小解缙仍不感到吃力,已经可以日背诵上千字以上的经书。十二岁的解缙就已读懂四书五经,能贯通理解书中义理,每每解开考问他一二,无不应答如流。十三岁的解缙,已经可以写很多有名的即景诗词了,如“云闲花秀丽, 风静竹平安。诗兴梅边得,琴清月下弹”和“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等等,这样新颖别致、脍炙人口的句子,往往是脱口而出。
吉安民间有解缙两副经常被人提及的对子,可谓传说最广。一副是过年的春联,内容是“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据说,他把这副春联写完之后贴到门上,对面的财主看了很不高兴,觉得解缙在说自己虽有家财万贯,但不及他家自有书香,于是生气地派人将竹子全部砍倒,这样对联就不成立了。解缙看了,觉得好笑,就把对联改成“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那个财主更不高兴了,马上派人把竹篼也挖掉,心想看你这回还怎么改。解缙见状挥笔又改成“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一个“无”一个“有”,对得相当工整。财主气得无可奈何。这副对联被解缙从五个字加到七个字,字字对仗,逐次意深,十分巧妙。
另一副对联是解缙讽刺朝臣锦衣卫帅纪纲的。纪纲是皇上最宠信的内臣,为人奸诈,虽小有文墨,但喜欢卖弄,解缙早就看不惯他。一次在宴会上,纪纲当着朝中大臣们吟出“塘里水鸭,嘴扁脚短叫呷呷;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趴趴”的对子让解缙对,讽刺解缙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解缙也听出他不怀好意,也没客气,就回了个“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场的大臣们听了,都知道是讽刺纪纲才学粗陋,为人浅薄。纪纲虽没当场发作,但恨意更增。日后解缙的确是死在纪纲的手中。
2
崭露头角
时光流转,解缙到了应考的年龄,父亲开始为他准备参加院试的行装。院试是进入科考的第一关,过了院试的考生叫作秀才,考中秀才可以留在当地县府开办的学堂学习,准备更高一级的考试。到了考试那天,解缙辞别父母赶赴考场,不想一考即中,轻松地取得了“禀生”的身份,就是秀才中成绩最优秀的一类。
到了秋天,八月枫红橘黄,解缙又奉父亲之命参加乡试。乡试中榜就是举人,举人里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乡试放榜一般在桂花飘香的九月。放榜那天,解缙跑去一看,还真就考中了,不仅成绩优秀,还拿了第一名“解元”的桂冠。消息传到解家,解开喜得合不拢嘴,感叹这最小的儿子,一路考场夺魁,不枉自己多年教诲,内心十分欣慰。
过了一年,解缙打点行装开始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会试和殿试可是关键的考试,因为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算是真正的由“学优”而进入“为仕”的阶层,即是大多数读书人渴望的科举为官。会试和殿试其实是一个考试的两个环节,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过了才叫做“贡士”,其中第一名叫“会元”。取得了“贡士”的身份后才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才是真正决定命运的时刻。简单地说,就是会试确定是否博学,是否获得参与国家管理的资格;而殿试决定是否可以担当重任。殿试一般是皇上或由其指派的大臣主持,出的题主要是考策论,也就是治理国家的大事。考中了按名次分三甲,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和榜眼,叫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叫“进士出身”;三甲也是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对读书人来说,这就可以开始做官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为的都是这一刻,所以人人都期许在会试上考出好成绩,以慰寒窗。
解缙此次进京赶考,同行的还有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解父命三人结伴而行,相互照应。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解缙显得泰然自若。这样的考试只“因循义理,不求独立创新”,他就更觉容易了。会考的格式是八股文,解缙在学宫几年,每天都被训练用这种格式撰写文章,十分熟悉;至于文辞华丽,对他来说,更不在话下。
会试因为是最后一轮考试,直接关系到为国家选拔人才,所以考纪十分严格。大考在即,解缙和哥哥、妹夫,半夜即起,天亮已到皇宫门外,按着规矩鱼贯而入,被隔在斗室之中。解缙在考场中洋洋洒洒,妙笔生花,将平日所学尽洒长卷,对考试结果胸有成竹。会试结束后,三人竟同时中榜。这“一门三进士,兄弟同登榜”的喜讯不仅轰动京城,在吉水也传开了。解家悬红挂彩,祭祖谢宗,只等殿试结束,盼来更喜人的消息。
三人开始准备殿试,通过殿试之前的复试后,次日天不亮就来到皇宫之外,等候入场。殿试要考一整天,通常是黎明入场,黄昏才出场。明太祖朱元璋对这一次科考选才特别重视,听闻此次会试竟有“一门三位进士”同榜。赶紧调阅了一些试卷,只见一考生文笔灵动,论理丰赡,句句切中时弊,正是时下盛传为“神童”的解缙。此人乡试夺冠,会试第七,哥哥、妹夫同登榜第。再细细揣摩里边的内容,真是倚马千言,字字珠玑,内心早已赞叹不已,决定对他再考问一番。
到了那日,朱元璋宣旨召见登科进士,大家来到殿上。朱元璋看解缙混在一群成人之中,落落大方,事先就有好感。想起他在策论中出色的表现,而且人人都说解缙出口成章,智慧敏对,就想测试一下他的诗词功夫。朱元璋看大殿之上一片喜气,人人脸色如春风拂面,又看窗外绿柳依依,于是就以“春风”和“垂柳”为题目,让解缙当场赋诗。解缙从容展卷,运笔落字,瞬间赋诗一首:
慢慢春风入舜韶,绿柳舒叶乱莺调。
君王不肯娱声色,何用辛勤学舞腰。
写完后未加思索,又提笔写道:
御柳青青近绿池,迎来攫秀不违时。
皇恩天地同生育,雨露无私亦共知。
书毕呈上。朱元璋看他不慌不忙,援笔立成。不禁喜上眉梢,欲立即廷前点解缙为状元。这时有人悄悄进言,说皇上钦点状元,应取吉祥运势、顺国顺民、国泰君安的名字才好。解缙的名字不好,名和字中的“缙”和“绅”,虽然都是高官的意思,但是跟姓氏连上,寓意不祥。“解”字音同“泻”,国家的官员都遭流失,这样国家还能安存吗?此大不吉。原来,有大臣发现解缙的卷子,文辞太过尖锐,立论敏感直白,特别是对皇上提出的某些政见,针针见血。他抓住朱元璋比较信奉奇学异术的心理,编了上边一段话,想方设法要把解缙降下来。中国古代选拔状元,虽然看重学问,但对状元的相貌和名字也多有讳忌。外貌英俊的,自然代表国家才俊的形象,外貌奇丑的,或者名字不吉利的,肯定是要在点状元时受影响。朱元璋尽管很想点解缙为状元,但是听大臣这么一说,就有些犹豫,只好点了一个名字和相貌都不错的任亨泰为状元,预示大明“亨通康泰”;而解缙被点到二甲,给了个进士出身。日后史料证明,这个任亨泰,一生平平,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印记。
解缙虽然失却状元头衔,但朱元璋心里知道解缙是可用之才,忍不住又对他考问几番,越发觉得解缙才学卓然,为人坦诚,是日后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当即留在翰林院,授予中书庶吉士一职,负责起草诏书等事。解缙的哥哥解纶亦被任命在礼部任职。此后,解缙在翰林院每日学习,也试着处理一些文件,常傍皇上左右,探讨朝中政务,闲来也陪伴皇上吟诗作对。因其机灵敏捷,言辞谨慎,渐渐得到皇上的信任,朝中大臣知他日后有大作为,纷纷对他另眼相看。
在翰林院工作后,解缙很快就展露出卓越的政治才干。朱元璋慧眼识人,发现他对政、史都颇有心得,为人也风趣幽默,十分喜欢,君臣相处越来越融洽,有时甚至用膳都要解缙陪着。一日,朱元璋与解缙一起在大庖西室用膳,二人越谈越投机。说到动情之处,明太祖就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尔试举今日施政所宜,直述以闻。”意思是说,从国家社稷而言,我们是君臣,但情如父子,你从会试到现在也接触不少政事,有什么想法,都应该坦诚说出来,不能隐瞒。解缙毕竟年轻,觉得明太祖的这番话情深意切,自己的满腹经纶要用在皇帝的社稷江山上,才不枉这份深情。
饱含对皇上的信任和精忠报国的热忱,解缙连夜修书,并以“封事”的形式交给皇上。“封事”是朝中大臣遇到重要的事情所用的一种密奏皇帝的形式,就是将写好的奏章,双重加封放在一个黑色的袋子里上呈,以示重要。朱元璋详细地批阅了这封长达万字的谏书,读得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冷汗淋漓,称得上是惊心动魄。这封鸿篇巨制的万言上疏,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庖西封事》。
在这封奏书中,解缙忠肝义胆,直言坦陈,从当时国情的现状说起,就帝王读书的选择,到国家律政的颁布;从扬善惩恶的必要,到奖勤罚懒的推行,要求皇帝严肃朝章,减免重税,以德代刑,赏褒善政。文中字字直指时弊要害,句句直戳皇帝内心。解缙毕竟饱读经史典籍,知道直言谏上的风险,他把所有错误都归结于皇上身边没有谏诤之臣,不能及时奏禀实情,江山之大,非皇上一人可及也。盛赞皇上乃绝世英才,古往今来,不靠祖荫庇佑,只身夺得天下,除汉高祖之外,唯有朱元璋一人。解缙这篇万言上疏,从读书、用人、刑典、税赋、军事和社会风气等方面都细细地加以剖析,可谓是言之灼灼,用心良苦。
解缙认为,书籍有良莠之分,皇上应当弃佛学道教、星术占卜等旁学杂论,读古圣先贤之经典;并建议编修儒学类书作为朝纲的执政精要,重修《礼经》《乐经》,以孔孟之尊,师表万民。他还认为,皇上不应过于信奉星术迷信,禁止娼优杂艺,对蛊惑民众之举要予以禁绝。解缙还提出知人善任的必要。他指出现行的官员制度中,需要大胆改革。他力主严肃纲纪,择人择贤,整合县府,精减冗员。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无所作为的官吏要革黜罢免,以正朝纲。对官员的考核,不能仅以皇上的喜好为标准。
解缙反对重典酷刑,认为皇上“以不嗜杀人得天下”,而真正得到天下后,却杀戮过多,用刑典过重。“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奏折中,解缙还阐述了国家赋税科敛的重要,认为丰年灾年,税赋要有区别,灾年少交赋税,丰年适当增加。另外土地肥沃和土地贫瘠地区的税收也不能一概而论,丰沃地区多产米粮,多交一些,贫困地区适当减免,在受灾严重的地区要开仓赈粮,救助百姓,禁止征税时出现欺辱平民的现象。
奏书的最后,解缙还提出不要忌兵讳武、粉饰太平,国家军事力量是保家卫国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开展全民练兵;为了鼓励习武,不仅要开文科状元,也要开武科状元,做到盛世有备,战时不惊,才为上策。
可以说,解缙秉笔直书的坦白,让明太祖朱元璋也大吃一惊。朝廷太久没有谏臣了,而解缙这次几乎指出明朝社会现存的所有重要问题。在第二天朝廷的晨会上,朱元璋当廷公开宣读,听罢廷下一片哗然。朱元璋这个聪明的皇帝,终于借用解缙之事表明自己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好皇帝,杀戮归杀戮,朝议归朝议,重臣皆称颂朱元璋:“我皇如此匿瑕含垢,大明之幸也。”通过此事,解缙名满朝野,因该封事被皇上肯定,文章也的确妙语连珠,竟在天下广为传颂。
“人怕出名猪怕壮”。解缙的出名,赢得一些人的敬佩,也遭到一些朝臣的嫉妒。解缙到底是年轻,不懂顺势低调和与人分享的道理,不久又向朱元璋上奏一封上疏《太平十策》。这次他再次阐述自己的新政观念,内容虽与上次封事相近,但是也做了提升和补充,并且在文词中颇下了功夫,从行文到论证,从例举到用典,字斟句酌,语气也十分温和。但朱元璋并没有表态。
3
被贬蛰伏
两次上奏的初战告捷,让解缙踌躇满志,情绪高昂,丝毫没有注意到皇上和文武百官已经开始对他疏离。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浪漫而无畏,终于让他的仕途走向危机。
首先是他与兵部尚书沈溍的矛盾。沈溍是比解缙早几年的进士,也是一博学才子,做过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可谓是深谙为官之道,在朝廷上多有威望。沈溍有一亲信,因与人发生口角,将人打伤,被打者伤势不重,沈溍已作相关处置。解缙向皇上进谏,说兵部管理不善,士兵纪律松懈,时有扰民事件。皇上听了,知道沈溍是朝廷重臣,纵有小小瑕疵也不为过,就想草草处理。沈溍赶忙向皇上陈奏,言说经过,并表示以后定会加强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那个亲信也做了降职处理。经过此事后,沈溍内心不快,已将解缙记上一笔账。
那一天,解缙有份差事,需要到兵部请调差役,当差的恰好是沈溍的那个亲信。他心存怨恨,见到解缙自然百般刁难。解缙当即大怒,历数兵部不作为,不改悔。有人就笑话解缙个矮貌丑,惹火解缙,与那人对骂起来。世间流传解缙的那首“世人笑我矮砣砣,我笑世人着衣多。倒吊起来没点墨,身高一丈又如何”,就是那时的怒言。事过之后,沈溍先发制人,来到皇帝面前告状,说解缙骄狂不检点,到兵部请调兵役,恰逢调配繁忙,没有及时派给,就大闹兵部;且出言不逊,有辱斯文,有诗为证。朱元璋听后非常不悦,认为解缙与一个士官争吵,有失身份,虽未责罚,却认为“缙以冗散自恣”,从此对解缙降低了信任度。
第二年,又发生他为李善长辩冤之事。李善长一生谨小慎微,还是没有逃过开国君王与开国功臣之间矛盾争斗的悲惨命运。李善长死后一年,虞部郎中王国用找到解缙,恳请代他写一篇奏疏,并不要求解缙署名。解缙听后慷慨激昂,当即写了封《论韩国公冤事状》的奏疏。没想到这封奏疏递交后,成为他在朱元璋心目中跌落的第二个阶梯。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要杀王国用,就有朝臣说这不是王国用所写,是解缙的代笔。朱元璋听后更加大怒,将解缙叫来,怒气冲冲地将一根荆棘手杖抛到殿下。
此事过后,朱元璋对解缙开始产生不满。而解缙并没有吸取教训,仍然替人代写草疏,处处与人争执。朱元璋认为他极不成熟,容易惹是生非;又可惜他满身的才华,最后还是做了折中,决定将他调到江西洪都,做监察御史,待他在地方上磨炼一段之后,再行任用。
解缙来到江西,并没有认为这是皇上对他的贬谪,反而觉得是皇上对他信任,交给他一项重要的任务。解缙似乎没有悟透朱元璋的苦心,仍然行事如初,与地方同僚相处也不太融洽,加之少年得志,为人行事都有些随意,半年也没融入当地之中。随后,又再次发生了代夏长文草疏弹劾都御史袁泰的事件。
朱元璋十分不悦,决定让他带薪还乡,令其读书修史,以观其后效。自此,解缙回到了吉水研读学问,长达8年。每日除早晚到父母身旁请安,其余时间解缙都把自己困在书斋里。这一段时光,解缙学问精进,他对诸子百家之论,甚至之前劝皇上弃读的那些佛学道义方技之书,都一一研读,对“天道”的理解,对生命的奥妙和命理的神秘,皆有新的认识。这一段读书的经历,让解缙本已博学广览的知识面更加深厚。这为他之后完成明成祖布置的修史任务,以及后来《永乐大典》的纂修,都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八年时间里,解缙还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诗歌和书法大有进益。他写了《过彭蠡望庐山》《书学源流详说》《说诗三则》《书学详说》等文章。除读书著文,解缙还捡起以前喜欢的书法,每日临帖揣摩,书法艺术更为成熟。解缙最擅长草书和小楷,他的小楷,筋力丰厚,端庄秀气。他的狂草,更像他的性格,奔放不羁,似乎在诗文中不敢释放的情绪都在此释放。狂傲纵骋,用笔生辣,看后让人神情激荡,酣畅淋漓。
一晃,解缙归家已是第八个年头。这一年解缙母亲去世。解缙按着母亲的遗愿办了丧事,决定守灵三年,再入土下葬。母亲走后,就传来了皇上驾崩的消息。解缙顿觉五雷轰顶。赶快打点行装,拜别父亲,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想去祭拜先帝。先帝没有祭拜到,却接到被弹劾的通报。说他母未葬,父九十,擅自离乡,此乃不孝;皇帝让他归读十年,八年来京,不尊皇命,此乃不忠;外官入京,违反擅离信地诏令,此乃违法乱纪。解缙作为昔日朝官,该明理知法,却犯下如此罪状,实当重罚。解缙一听,晴天霹雳,自己一片忠心,竟凭空飞来横祸,只恨小人得志,陷害忠良。最后,建文帝将解缙贬至河州卫,做个小吏,并且令他不得停留,即刻动身。
河州,今甘肃兰州的西北,距京城千万里,又名抱罕,广居汉、回,蒙古及东突后裔东乡和撒拉族,明王朝亦为边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地处高寒,民风不化,各种居民时有纷争,一直是罪臣和囚犯的归属地。解缙一个江南书生,身体又弱,耐不住这里的霜寒。想着八年的苦等,却换来如此的结局,实在让人心寒。解缙也想过在这里有一番作为,开蛮夷之教化,传儒典之精华,可是他几经筹设,皆以失败告终。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难以推行,忽觉自己这满腔的抱负,一身的学问根本无处可用。转眼深秋,天气渐寒,解缙所带衣物皆为江南薄衫,遂需添置一些冬衣以御风寒,薪水微薄,买不起毛皮,只能添些厚夹袄。人生如戏,世事难料,可叹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才子,如今落得如此窘迫。
解缙在河州苦苦待了半年多。一天,他突然想起曾与之交往密切现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大学士的昔日同僚董伦。于是,解缙冥思苦想,写下一封情真意切、言辞中肯的书信给董伦。董伦是个正直而善良的老臣,对解缙倍感同情,从中作了不少工作。没多久,皇上宣旨,召解缙回京,授予他一个翰林待诏的职位。这是一个九品官职。解缙也顾不得官位的大小,赶紧打点行装,一刻不停地返回京城。
4
辉煌时光
靖难之役后,朱棣当上皇上,杀掉一大批朱允炆的余党。一些大臣降顺了他,也有一些朝臣宁死不降。解缙属于归降的那一类,他自有他的理由,并劝说自己的好友胡广、李贯等一众文臣,一起拥戴朱棣。
解缙觉得,自己虽然投靠了朱棣,但不算逆臣。一则自己初入京城,建文帝并未重用,反倒将自己发往河州。其二,建文帝虽然仁慈孝悌,但是缺少决断,而燕王聪慧刚毅,有勇有谋,能成大事。三则朱棣也是皇家血脉,换皇帝只是他们的家事。
朱棣夺位登上帝王的宝座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诏告天下。而这个写《登极诏》的人选却需好好筛选,需找一个德高望重、文采斐然的,最好是建文帝的旧臣才好。朱棣首先想到的是方孝孺。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破口大骂,痛斥朱棣夺权的行径。这大大惹怒了朱棣。他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地杀死他的亲人。方孝孺强忍悲痛,宁死不屈,后被处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朱棣又找宋濂的另一弟子楼琏,楼琏不敢不从,当廷答应。回到家中,悲愤交加,含泪吊死在家中。相传,大臣姚广孝推荐了另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解缙。他欣然上前,朗声接旨,并提笔洋洋洒洒,一封文辞华丽、生动感人的《登极诏》灿然成书。朱棣见解缙挥洒自如,瞬间而成,顿时大喜,即可诏告全国。
朱棣遂将解缙从原来的九品待诏提升为六品翰林侍读,又嘱托解缙为他推荐年轻稳重、知识渊博、学业有成、能办大事的人,组建内阁。解缙于是将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等人推荐给朱棣。朱棣严格考察之后,将他们纳入内阁。解缙不久便被任为内阁大学士,并由此成为大明第一位内阁首辅,参与朝廷最高的政务,开启了他人生中另一个光辉灿烂的政治巅峰时期。朱棣对解缙给予高度评价,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无解缙。”
朱棣虚心好学,治国有方,使明朝出现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在朱棣统治的时代,国家富裕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他还亲率朝师五次伐北,剿灭元朝残余势力,稳定国家的安宁,保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他变革朝官制度,扩大外交,安排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他执政期间,还完成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大规模地修葺大明宫殿,并将京都迁往北京。
解缙在朱棣执政时所做的另一特殊贡献,就是总裁《明太祖实录》,为朱棣登极之后的政权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朱棣登基以后,略过建文帝,直接开始编写《太祖实录》,从根本上否定建文帝存在的合法性。朱棣又一次想到解缙。
作为朱棣的朝中重臣,解缙责无旁贷。解缙一改认真较劲的脾气,觉得只要朝政稳定,人民安居,这种顺人心之举,也算一件善事。解缙编纂了让朱棣满意的《太祖实录》,书中体现朱棣提出的所有要义。一是找到证明朱棣作为皇帝的合法性,称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嫡生,这样就确定了朱棣嫡子继位的合理性。二是证明朱棣登极的合法性,抹去靖难兵变的一些事实描述和来往文书。解缙在修纂中十分仔细,将查阅的存档资料一千多份和建文帝编的实录一并修改,删除所有痕迹,严格按照“凡记录章典制度留下参用,谈及燕王和诸藩王及怂恿朱允炆削藩的奏章销毁”的要求。经过夜以继日的编纂,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太祖实录》修纂。朱棣拿着解缙送过来新书,很是满意。
朱棣是一个心细的皇帝,《太祖实录》编纂之后,史料上对自己不利的地方虽然删减干净,但是散落在民间各处的书籍,难免还有遗漏,朱棣决定借助搜集古今典籍,编一部类书的机会,清理隐落在各处的文史书籍。想到这里,朱棣再一次把解缙找来,对他谈出自己的想法。解缙一听非常高兴,这和自己刚入朝时跟太祖提的建议不是一样吗?
不久,朱棣就下令开始编纂这部类典,宣诏以解缙为总纂官,把散载在各个书籍中的古今中外之事,分门别类,统一辑成一本类书。解缙招集人马,量才而用,经过筛选,组成一个147人的庞大队伍,日夜查阅。解缙不愧是博古通今之才,于天文、地理、医药无不览阅,执笔的书录人员,遇到疑难问题,前来垂问,从不滞缓,随问随答,令众人叹服。他组织大家查阅大量的书籍,以“刊定凡例,删述去取,并包古今,搜罗隐括,纤悉靡遗”为宗旨,把历代文献理出分类,做到统汇古今,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标注精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解缙和参与编纂的人员终于将这部巨著捧到了朱棣的面前。朱棣欣然翻看,亲自写序,赐名为《文献大成》。到此,这本类书的编纂才告一段落。
可没多久时间,朱棣觉得这部类书的骨架和经纬虽已具规模,但仍然有很多地方还不够完善,总体不够宏阔,内容不够丰满,文字也应再雕琢。于是决定再次修改订正。这一次编修的队伍急速扩大,是原来的几十倍。解缙仍然做总监修,又请来国师姚广孝以及刘季篪同为总监修,从翰林院和国子监又调来总裁5人,副总裁20人,从朝廷礼部及县府抽调一大批官员和擅长书写的生员,三次张贴皇榜,广纳贤才,随时吸纳更多的儒生补充力量,编纂队伍最后竟然达到3000余人。其声势和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从事抄写工作的人不计其数。由于人员之多,组织工作也更庞杂,解缙将这些人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又分成不同的组。所有人任务明确,分派精细,采买、分类、撰写、抄录、整理、装订、排序、校阅,每日定时通报,疑难及时解决。所有人皆聚于文渊阁内,足不出户,早晚膳食有精细供应。解缙统领有序,按照朱棣提出的“有书必录”的原则,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表现出他广博的学识和坚强的领导组织能力。
永乐五年(1407)第二次修订的这部类典定稿进呈,这一次真的做到“网罗无遗,以备考索”。朱棣看后,总算满意,大笔一挥,将《文献大成》改为《永乐大典》,并为该书作序。《永乐大典》的编成,体例上没有更多的变化,只是在“数量”和“范围”上下足功夫。全书共有22877卷,共收录史书图典七、八千种,共11095 册,约3.7亿字,比宋代和元代类似的书典多出七、八倍,涉及古代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医药等各个领域,囊括明朝之前中华文化的全部精华和科技进步成果,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经典符号,比《大英百科全书》早出300多年。
《永乐大典》的编纂,开创了我国编辑史上的一个先河,在类书以类编排的方式方法上做了改革和创新。这种在一个内容上无限扩展,旁征博引,溯古源今,努力集天下之大全的做法,是以往任何书籍没有的。最难能可贵的是,《永乐大典》抢救了大量遗失在民间的珍本和佚书,并将它们的原貌保存下来,使我国从秦代到明朝的许多珍贵的秘典和古籍,因这部书的编录而完好地保存下来,为后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最准确的资料,特别是为研究明初以前的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是校勘古籍的重要底本。
对于朱棣来说,《永乐大典》编纂的初衷之一是想清理留在民间里对自己不利的书籍,但这部浩大的典书的编纂,真实而及时地保留了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资料。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棣这个皇帝,功不可没。而解缙,正因这部奇书,奠定了他万世流芳的历史地位。
5
雪地忠魂
解缙被纳入内阁至位列首辅之后,开始放松警惕,平日跟皇上议事,开始直言不讳,对朝中众人的评议也是实话实说,率性褒贬。很多内阁同僚都觉得他骄傲自大,有急功冒进之嫌。当年与解缙同入文渊阁共事的黄淮、胡广等人,也与解缙有些矛盾。
皇上请解缙评点各位大臣优缺点。解缙直言拜上,但评鉴的优点话语不多,缺点倒是不少。朱棣听后有些不悦,但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朱棣让他评点大臣是想看一下解缙对人的评议是否中肯,解缙的回答,让他有点失望。太子朱高炽知道后,拿起笔在纸上又写出了两个人的名字——尹昌隆和王汝玉。解缙知道,这是太子的近臣,他想了想后说:尹昌隆是一位诚实君子,但气量不够;王汝玉学识渊博,是不可多得之才,但为人过于利益权衡。在解缙的口中,长处被轻描淡写,短处则不留情面。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很快被传到朝中。
解缙口无遮拦,自然使他得罪很多权臣,但让他真正陷入僵局的,却是太子之立。任何一个朝廷,立太子都是大事,它是关系到皇权所属、天下归谁的大问题。历代皇帝,在立储之事上无不伤透脑筋,而史上因立储骨肉相争、父子相残的事件不计其数。朱棣没有像朱元璋一样,儿女无数。他只有三个儿子,而且太子的人选他只锁定两个,一个是长子朱高炽,敦厚仁义;一个是次子朱高煦,勇武强悍。朝臣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立长,拥护朱高炽,认为立长是祖宗规矩,而且和平时期的国家治理,更需要像朱高炽这样学识品性都好的人;一派支持立“贤”,拥护朱高煦,认为他沉稳英武,又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朱棣心里也不想立朱高炽,认为他虽宽厚勤勉,但性格软弱。朱棣喜欢和自己相像的朱高煦,胆大心细,英武果断。朱棣问解缙,解缙回答说长子仁德明达。朱棣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到立“贤”的声音,遂触动内心的伤疤,自己就不是长子,当初父皇如果立贤,自己哪一方面比大哥差?解缙看他沉默不语,只好轻轻地说了句“好皇孙”,便低头不语了。朱棣一愣,内心恍然大悟。原来朱棣特别喜欢长子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解缙的这一句话,点醒了朱棣,他立刻做决定,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朱棣的这个决定日后证明是正确的。虽朱高炽继承皇位不久便因病而亡,朱瞻基继承皇位,体恤百姓,国力发展壮大,民众安居乐业,出现后世令人称颂的“仁宣”之治。
与此同时,失去太子之位的朱高煦并没有死心,他不断想尽各种办法找机会打击太子及支持太子的人。朱高煦深知父皇内心的纠结,故意继续结识新贵,频繁往来,甚至在出行礼仪上都超过太子。解缙认为臣子应维护朝廷秩序和皇家尊严,便上书皇上请约束汉王的言行。朱棣这次对解缙非常反感,认为他过多地介入自己的家事,离间骨肉亲情。
适逢安南国发生事变,风波再起。交趾即今越南,原称安南,因是明朝的属国,凡国家重要之事都要向明朝皇帝奏报,特别是王位的继承这等大事。安南国的大臣乘靖难之时,杀死了原来的国王,取而代之。朱棣听罢怒从心起,这分明是蓄意谋反,藐视大明,立刻宣旨责令安南王即日退出王位,前来领罪。安南王表面应允,暗中调配军队,并在朱棣派出大臣督令时,企图谋杀。朱棣大怒,下诏立即发兵安南。行前在廷上商议,不想解缙竟然当廷反对。他认为安南远离大明,人员状况复杂,主张疏导,先安抚后教化;武力强压,有恐反叛无常。朱棣盛怒,当廷斥责解缙,并在七月下令出兵,大军压境。安南军难抵大明强将,叛乱很快被平定。也就是在这一年,朱棣索性将安南变成大明的一部分,更名交趾,设立三司布控,陆续派许多汉人进驻管理。适巧在这时,宫中传出朱高煦不满父皇立储,暗中在藩地招兵买马,欲效仿父皇兵变的传言。解缙闻知,立刻前来进谏。
但朱高煦也不是吃素的,此时他早已先行进京,向朱棣状告解缙泄漏朝廷机密之罪,声称就是解缙将太子立储的经过说出去的,进而引发两派大臣廷前对立。且试卷不公之事影响恶劣,当贬。朱棣对解缙已是容忍已久,此时更是完全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将解缙派往广西做布政司参议。解缙在朝廷中的官职是五品,现在广西做布政司参议是从四品,看着光鲜,实际上是远离权力中心。永乐五年(1407)二月,解缙被以“廷试读卷不公”贬至广西,这年他38岁,开始第二次贬谪流放的生活。
解缙万万没想到,当他历经跋涉到达广西时,皇帝调任他去交趾的诏文早就躺在广西布政司的桌上,要求解缙即刻奔赴交趾,改派其到交趾督粮。原来,礼部尚书李至刚在解缙刚刚离京起程时就向朱棣上奏。他说解缙离间皇家骨肉、阻挠出兵安南也就罢了,这次解缙调任广西,一路游山玩水,并在沿途吟诗作画,发泄不满情绪。朱棣索性依从李至刚主意,再次下诏将解缙的调任。
交趾稳定之后,解缙也就完成督饷任务。在广西的这几年,解缙常年颠簸在运粮的山路上,身心疲惫,将所感所思都倾注在诗文上。他特别想念家人,于是向朝廷请假打算回京探望家小。决定从广东走,绕道回到老家吉水一趟,看看父老乡亲,再去京城。
解缙一路沿水路、旱路跋涉,好不艰辛,发现沿途的交通状况并不乐观。准备草拟上疏一份,建议皇上开渠。回到京城,解缙才发现朱棣不在京城,已远赴北京讨伐蒙古,朝廷暂且由太子朱高炽监国。解缙想到行臣子之理,既然回到京都,总要拜见一下储君,他去太子府拜见朱高炽后,简单汇报了在交趾这几年的经历。
解缙回京的消息被一直监视解缙动态的锦衣卫捕获,并将解缙私自觐见太子的事汇报给朱高煦。朱高煦盯上解缙之后,与同样被解缙得罪过的锦衣卫首领纪纲一拍即合。朱高煦立即派人到朱棣面前汇报,说解缙私自回京,并密会太子,用心险恶。
解缙哪里知道自己又一次大祸临头。朱棣紧急回朝,太子朱高炽因病接驾来迟。朱棣心中闷闷不乐,更觉内有蹊跷。朱高煦这时亲自来到父皇面前,又重新历数解缙的不轨行径,包括挑拨皇室关系,沿途散布消极言论,私自来京,暗中勾结太子等。纪纲也在一旁添油加醋。朱棣越听越怒,当即决定立即抓捕解缙。为了不打草惊蛇,以掩人耳目,对外宣布召解缙回京议事。解缙闻听大喜,自己正愁不得机会向朱棣上谏修建水道之事,将精心修改的《开凿赣江通南北奏》再次修订,一心要面见朱棣,详细地把修水渠运河的计划讲给朱棣听。
解缙刚到京都,锦衣卫就立刻将解缙逮捕入狱。解缙万般诧异,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大喊冤屈;见无力改变,又央求狱官将《开凿赣江通南北奏》上呈皇上。汉王顺势勾结锦衣卫纪纲,指使狱吏在牢里对解缙严刑逼供,以坐实其“大逆之罪”。解缙本来就瘦弱的身体,重刑之下几乎送命。不久又传来噩耗,解缙的哥哥解纶病逝,时年五十四岁。解缙因在狱中,不能前往,兄弟情深,一朝永诀,只能暗自号啕。由于悲伤过度,从此也一病不起。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高得抃等人也相继被虐待、受饿,生病而死。解缙遇到一个敬重他的狱卒,暗中经常照料,才在狱中挨了五年。
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一场大雪飘扬而至。这天,皇上照例让纪纲拿出牢里犯人的名单,想在元宵节时赦免一批,看到名单上赫然写着解缙的名字,面无表情的脸上一片沉静,沉吟半晌,才慢慢地吐出一句:“缙犹在耶?”纪纲一愣,暗自偷窥皇上的面容,在这张饱经风霜、久经沙场的脸上,他没有看出任何表情,于是答道:“是,还活着。”接下来,没有人说话,周围除了皇上缓慢而用力翻动纸张的唰唰声,还是一片死寂。
回到狱所处,纪纲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从皇上用力翻阅的手指上找到答案。于是,他备好烈酒,来到狱中,让狱卒将解缙带出来,又端出几个好菜。解缙好酒,说“就是死也要先喝顿饱酒”。一语成谶,这顿酒就是解缙的送行酒。纪纲把解缙灌醉之后,趁其酒醉不醒,将其拉到冰天雪地里。白茫茫的雪仍旧下着,悄无声息。解缙沉醉在雪地里,静静地逝去。这个人们公认的才子,就这样冻死在雪地中。那年,他才47岁。解缙出生时,曾经有人看到一道白光掠过;死后,仍然有一道白光升腾,在场的狱卒都暗自惊奇。
解缙的死讯传出,皇上没有言语,但也算死无对证。谋反的下场必定是殃及家人。解缙的妻子、儿女和宗族立即被流放辽东,财产充公。解缙惨死后,友人将其草草置于郊外之寺,后由亲属将棺柩带回吉水,悄悄葬在仁寿乡山脚下。其间朱棣于永乐十七年(1419)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驾崩于出征蒙古途中。随后太子朱高炽继位,称明仁宗。他查看解缙对朝臣的评鉴后说,“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于是下令赦免解缙的家人,使其宗族得以回归故土。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归还解缙家产。解缙死后五十年,宪宗朱见深恢复解缙的官职,修复解缙的坟墓,追赠为“朝议大夫”,谥号“文毅”,由此,解缙被称为“文毅公”。明王朝终于给了解缙一个公正的交待。
6
功过是非
由于种种原因,明清之后的一些历史资料上模糊了解缙的一些功绩,但其故事在民间广泛传颂。有些传说甚至神化解缙,把他作为一个敏辩、灵慧、果敢、除恶的象征,使他成为江西才子中传说最多、流传最广、最具戏剧性的人物。
解缙的早逝,固然让人遗憾,但他在明朝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和文献上的贡献有目共睹。被公认为“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政治上,他历事三代皇帝,虽是一个有缺陷的政治家,但一生光明磊落,忠君爱国。特别是在明太祖和明成祖时期,提出许多利于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的举措。在文学史上,解缙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文自成一体,风格独特,在明朝“台阁体”为主导的文坛上,有如一缕清风,清新浪漫,热情奔放。解缙写的人物传记也极具特色,他八年归家修史,所撰经史人物,入木三分,生动形象,笔法可比司马迁之神韵。在书法艺术上,解缙独树一帜。他的小楷俏丽端庄,狂草却肆意奔放,世人常有所求,以拥有一帧为荣耀。其作品多收在《草书自书诗卷》中,《游七星岩诗》是解缙最著名的作品。在文献史上,解缙也有着突出的贡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和《古今列女传》都在我国编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永乐大典》的编纂享誉中外,在我国的文献学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解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无论在政治上,文学上、书法上都做出举世公认的成绩,虽然历经磨难,英年早逝,令人遗憾,但他称得上是一位忠臣、贤臣,不愧于“大明第一才子”的称号。解缙以其出众的才华,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掩卷而思,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卓越的人物不胜其数。而解缙短暂又波澜壮阔的一生,令人长叹。此后发生的事情证明,解缙所力谏并坚持的议项全部应验。其一,太子的确是位仁君,汉王朱高煦最后果真造反。其二,朱棣出兵安南,设郡县,改交趾,果真叛服无常。其三,修建水渠,连通南北水道,必是名垂千古的一项壮举。其四,解缙对朝臣的评议,虽尖锐,但客观中肯。
解缙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他不乏才华,却不懂封建帝国的游戏规则。家族的背景和成长的环境,使他养成一种自我意识极强的个性;敏锐的头脑和好胜的心气,让他自始至终都执着于自我实现的主观臆想里。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文人,有那个时代文人特有的抱负和局限。解缙这样的官员,只有在明初才可能产生,而且很难再出第二个解缙。所以解缙才能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明初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皇权高度集中的矛盾,让解缙在夹缝中难以释放出全部的潜能;而他身上的某些性格特点,也是成为他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他的个性来看,只有跳出官场的旋涡,满身的才华和智慧才可能得以倾力释放。解缙作为一个难得的编撰家、文学家、书法家,研究他不仅对研究明朝历史和中国文化史有很大的帮助,从解缙的一生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的有益启示。
1.凡事不能蛮干,既要认准目标,又要讲究方法。杨士奇和解缙既是老乡,又是同时代的官员。除了因太子之争受到短暂牵连之外,一生平顺,他不仅顺利地实现自己政治愿望,个人和家庭生活也没受到影响。在立太子之事上,杨士奇跟解缙的态度一样,但他明白模糊自身的派系标识,以致让朱棣这个敏锐的天子觉得他是没有派系的。而实际上他是坚定的太子派。他是太子的老师,师生这份情谊,让他鼎力支持太子。他懂得巧妙地维护太子。在朱棣出征归来,汉王朱高煦密告太子有谋反之心时,朱棣问杨士奇太子在京的表现。要是杨士奇说太子这一段多能干,难免皇上会起疑心,是在与皇上做能力的比较;要是说不能干,就贬低了太子,等于说皇上太子立得不好。聪明的杨士奇只是强调皇上不在朝期间,太子很努力很勤政,懂得听从大臣的意见,不合理的地方也很有自己的主见。这天衣无缝的回答,既让皇上避免产生太子过于能干,可以独立执政的担心,也避免说太子不能干而违背本心。反观解缙一直是高举着大旗的太子派。皇权争夺就是一场战争,不懂得利用掩体,终会牺牲。
2. 善于选择,合理定位,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解缙是一个出色的学者,如果他不是一头扎到皇权的斗争中,而是致力于自己擅长的文史研究,历史上也许就会又多出一个旷世鸿儒。朱元璋让他十年归读,父亲解开就悟出他将要走的路,知趣地很快带自己的儿子回家。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皇上和父亲都看出他性格中的弱项,如果解缙能从此潜心学问,后来的悲剧也许就能避免。哥哥解纶在他被贬谪河州时,也劝过其辞官归乡。从解缙的一生中我们也看出,他最出彩的表现都在著书立论上,历史给了他这样的机缘,让他在所擅长的领域里绽放精彩。但解缙把才华和运筹帷幄作了混淆,以一个文人的额头,触碰强权的石头。如果一定要解缙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出现,也只能算是一个顾问型的人才。他有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预见许多战略性的焦点问题,但他缺乏长袖善舞的技能,难免葬送在血雨腥风的权术斗争中。
3. 懂得进退,不张扬不放纵,不肆意妄行。个性是文学家的奢侈品,不是政治家的消耗品,恃才傲物一直是古今才子的致命伤。解缙被重用之后,与兵部和大臣们的矛盾逐渐升级,导致他处处被小人暗算,造成他一步步走向被排挤的境地。无论是与兵部将官士卒的矛盾,还是与朝廷权高位重之臣的矛盾,都是顺境中的自我膨胀导致的。解缙才华过人无可否认,但是他在做人做事上确是有失分寸,特别是对“九五之尊”的皇上,敢于直谏虽是“君子”的本分,但不分场合,不分情由,不懂适可而止,就会适得其反。而对待同僚,无论能看得多么深透,都要记得给人留有余地,这是一种明哲的为人处世之道。
4. 洞事识人,宽容正直,懂得化敌为友。在识人和洞事上,解缙和杨士奇同样通透,但在低调和退让上,解缙差了一分。解缙对皇上提供的朝中大臣的评鉴,虽然日后都得以验证,但在表述上却过于严苛。皇宫并非是一堵不透风的墙,而官场更是变幻莫测、权斗频仍的场域,无数争逐、倾轧的阴谋,在其内部涌动、发酵,乃至爆发。“唯观神采,不见其形”,过于树敌,会成为孤立无援的单枪匹马,走哪儿都不通。而杨士奇却懂得化敌为友,也懂得大局为重。在皇上让他推荐一位人才时,他据实推荐一位背后非议过自己的人。皇上笑问他知不知道这个人说过他的坏话,杨士奇说知道,但皇上问话,据实相告,并且认为这个人适合这个职位。皇上听后,自然赞赏他的气度。政敌听说后,也汗颜无地,主动与杨士奇言和。这是一个胸襟和战略的问题。杨士奇明白,弱化别人对自己的戒备和审剔,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5. 居安思危,热心助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命运会给每个人机会。要善于在顺境中看到危机,在逆境中看到希望,要懂得展现自我,也要懂得藏珠掩玉。人生的每一步,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解缙被皇上宠信,被群臣仰慕,从他个人的努力和才华上看当之无愧,但毫无原则地帮助别人做自己不能善后的事,就是冲动。解缙的几次代人上疏,都是义气和才干的展露,却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最后被牵连进祸端。也许李善长是冤枉的,袁泰是有错误的,但认为自己总是有理,什么忙都可以帮,就显得有点急功近利,不仅让皇上对他有所轻慢,也招致小人和敌人的忌恨。解缙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不懂收敛锋芒。所谓一动一静,一进一退,动静相宜,进退有度,解缙运筹无方。
历史评说凡人,总是从高处宏括。无论如何, 人就是人。解缙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俗世凡胎,又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上天给了他常人没有的异彩,就一定也给他世人没有的人生。不管怎么说,解缙在明初的政治文化舞台上演绎出一台精彩纷呈的活剧。他完成生命和个性的最大张扬,不论他做了什么, 都无法掩盖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无数的财富,包括经典、经验和教训,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应当永远记住他。
来源:江西发布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原标题:《朱虹:天才解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