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今年我省高考继续采用全国I卷,大家拿到的作文题是根据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道作文题的出题思路是什么?重点考查考生哪些能力?透视未来中学语文教育哪些趋势?多位教育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既考价值观也考人生思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德育为魂,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以智育为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同时助力体美劳教育,科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曾一鸣表示,全国卷Ⅰ卷考题视角宏大,与新时代主题共振,考生写作成功的关键,必须关心时政,准确把握时代脉动,拥有家国天下的胸怀抱负和思接千载的开阔视野。
与此同时,一些作文考题重点考查学生生活积累、情感挖掘、思辨能力。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说,全国卷考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列举了多种现代人不正确的劳动观,很多看法或许就与考生本人的想法一致。如何面对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充分厘清矛盾、分辨谬误、提出真知,既考验学生的价值观,更能透视他们对生活的真实思考。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语文科主任、高中语文教研员王土荣表示,深刻地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和关照自己,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当下语文教育中特别缺失的。今年的作文题引导学生对人生、社会和个人进行思考和判断,富于针对性和启发性。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应具备关注、反思、预测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贴近现实,凸显底蕴,多元表达
观察近年考题,一些教育专家与一线名师表示,未来高考作文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贴近社会现实,“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可行。从汶川地震到中国崛起,从女儿微博举报到名人虚假广告,从创业故事到“一带一路”,关注时事热点越来越成为一大趋势,此类主题也连续十几年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目中。
山西太原十二中语文老师、“时代新人”演讲人赵旭老师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更为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热点。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与社会隔离,要充分了解世界,构建成熟的价值观。
――凸显文化底蕴,应试背诵将更加失灵。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表示,近年来的命题趋势,体现了对考生文化修养积累与沉淀的重视,仅有知识储备是不够的。取得优异成绩,需要阅读名著经典、铭记历史、感知时代、追踪新知,更需要深入思考、独立判断,那些刷题、押宝、死记硬背的方法将越来越失灵。
――鼓励多元表达,“脸谱作文”不讨喜。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考作文命题也越来越灵活,制式文本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科内知识,还要加强对社会以及各领域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想象力,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选题、构思、写作等方面的任务,呈现个性化表达。
曾一鸣表示,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今后语文教育的方向。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言,学生都应多训练,多看、多听、多想、多写;思维方面,要多关注现实、社会和历史,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审美方面,要培养健康、向上、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文化方面,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在实践中传承和理解。
1 多关注时事,选材要广
今年的高考作文比较“平稳”,“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是正确的立意方向。对“人工智能”“有效的社会分工”的辩证思考倒是一个突破口。与此同时,也给广大高一高二考生提了一个醒,多关注时事热点是大有裨益的。
如何选材呢?从“劳动”的范畴上来说,涉及的面是很广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工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作家笔耕不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
这些都是劳动者的画像,平凡而真实。劳动是光荣的,我们应当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也是一种努力奋斗的精神,是甘于平凡但不甘于平庸的信念,是无私奉献的生命态度,是进取,是乐观,是最厚重的人生意义,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在取材的时候,可以基于平凡的人和事,也可以发掘古今中外的典型代表,小则关乎人生意义,大则影响国家甚至人类的命运。无论选哪一类素材,抑或二者兼顾,都是可以的。
材料中,对形式有了一定的限制,明确要求了写一篇演讲稿。很多考生对此可能有些迷茫――这是不是对文体有了明确的限制?实则不然,文体依然是自由的。为什么呢?比方说,你演讲的时候,可以说“我想为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不就是记叙文吗?同理,你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劳动的看法和理解,这不就是议论文吗?你用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语言来表达,不就是议论性散文吗?所以,文体依然是自由的,只不过,作为一篇演讲稿,你要稍微注意一点,就是在讲述完故事或者表达完观点后,适当有一些“呼唤号召”,最好能让“复兴中学”的同学们产生共鸣。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感人肺腑,无论是意味深长,还是丝丝入扣,请记得,你的前面有一群满是期待的倾听你演讲的“复兴中学”的同学们。这个场景,对你的写作很有意义。 ――麦田格作文创始人 李卓
2 重视传统文化,考察思辨能力
对于今年的高考题,总体感受有两点。一是导向性,几乎所有的题目均与当下的世界及中国的局势紧密相连;二是开放性,大多题目都具有立足本国、面向世界之深刻意义,强调个我,又向世界开放;三是灵活性,很多题目并不难,但要写出新意来是不容易的,所以就要求作者要具备创新意识,方能得高分。
考题从“劳动”切入,看似容易,其实更难,尤其是要紧扣“优秀传统”来写,这非常考验考生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积累。材料当中有几大关键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复兴”。如何谈透“传统”与“发展”的关系,如何理解“复兴”的意义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复兴的解释为:衰落后再兴盛起来,再创辉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题目中给出“复兴中学”可见其深意。这个“复兴”不仅仅是卧薪尝胆的坚韧,不仅仅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志向,不仅仅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达观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所以这篇演讲稿形式的作文,考察考生结合传统文化阐述自己思想的意图十分明显。
在历年的高考作文题中材料题写作特别多,这说明了什么?这主要还是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多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题目中又有四个关键词“认识”与“思考”,“希望”与“建议”,这四个词实际上考察的就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四词之间两两关联,层层递进。如何阐述你的认识?材料中所提现象的思考有几个层面?从哪些角度进行阐述?总之,高考作文考察综合能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靠押题、背文应对考试是越来越行不通了,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由表达和思考能力,重视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长沙小荷作文学校
校长 柳鹰翔
3 不再给材料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进步了
总体看来,今年9套试卷(3套全国卷、1套全国汉语试卷、5套分省命题卷)的作文题,都继续采取材料作文命题方式,旨在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材料作文的特点是,由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作。好的材料作文题,应该避免主题先行,要给学生更大的思辨与表达空间。从这一角度看,各地的材料作文题,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不再擅自给材料作文“命题”,而是列出所有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这贴近了材料作文命题的用意。
如果想用简单的标题来归纳材料作文的主题,如全国I卷,将作文题命名为“劳动”、“提倡劳动的演讲稿”、“科技与劳动”等,这些都是对材料作文的理解,而非材料作文的本意。不能以命题作文思路,来对待材料作文,这既是对命题者的要求,也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还是对社会理解高考作文的要求。好的材料作文,应该给学生较大的思辨空间和表达空间。如果材料作文,要求所有考生的观点都一样,那么,这样的材料作文,就没有给学生思辨空间。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湖南高考作文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记者 黄京 并综合新华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