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尔凯郭尔(S. Kierkegaard)
从克尔凯郭尔谈开去。
写在前面:本文仅是我读《恐惧与战栗》时,想到的一些事情,算是一篇漫谈。 我一直在试图理解克尔凯郭尔所说的“荒谬”。在《恐惧与战栗》中,克尔凯郭尔,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阿伽门农杀女献祭故事,一个是亚伯拉罕杀子献祭的故事。 克尔凯郭尔,试图用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与阿伽门农杀女的故事,向读者展示出,对比出,“信仰之跃”的含义。 阿伽门农杀女献祭 [1]的故事,是可以被一般性的伦理观解释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
谢邀。 祁克果的话,先读The Point of View. (非专业学生想系统了解祁克果必读)之后读Fear and Trembling, 可选读Either/Or(太长了)。之后The Sickness unto Death必看(难)。之后Philosophical Fragments难炸了,主要是难以诠释,教我的教授都无法完全理解K的意思,建议开始之前读相关导论或论文(我也不知道有啥)。看完之后读Concluding Unscientific Postscript to the Philosophical Fragments(长&重要,其实大概可以…
谢 @云豆卷 邀 刚刚好期中论文写的就是这个方面的。 点个题,无限弃绝(Infinite Resignation)和禁欲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因为禁欲这个概念比较的模糊,所以我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1. 首先,得先知道Infinite Resignation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克尔凯郭尔需要提出这一个概念。 《恐惧与战栗》(F&T)这本书成型的初衷是有多种解释的,当然该书的作者(克尔凯郭尔的化名)认为其中之一的任务就是帮助同时代乃至后代的人理清信…
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童年
索伦·克尔凯郭尔有一段关于自己童年的回忆,看英译本,真的看哭了,随手翻了一段。 关于我的早年生活(从儿童时期到我成为一名书写者),我给不了太多具体的细节,尽管我的童年生活在思想发育中一步一步地影响着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最终让我成为了那这样的一类书写者。但为了阐述我下面的观点,我必须,也就是说,多少写一些关于我的羞愧的往事,作为一个人,总是难免要纯粹地只谈谈自己。 从我的童年开始,我就被巨大…
(看了现有的回答觉得都有偏差啊…) 对于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来说,无限弃绝比禁欲要高级很多呢~ 要理解克尔凯郭尔的“无限弃绝”, 首先要从理解上帝考验亚伯拉罕的故事开始。如书中提到的,亚伯拉罕(Abraham) 一直想要个孩子,向上帝祈祷,上帝便给了他一个儿子以撒(Issac)。然而有一天,上帝想要考验亚伯拉罕的信仰,并命令他将儿子以撒带到山上祭献给上帝。当亚伯拉罕把以撒带到山上时,以撒问亚伯拉罕,为什么我们准备…
“生存”与“存在”——克尔凯郭尔与尼采
克尔凯郭尔与尼采 作者卡尔·洛维特|来自《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27-37李理 译 当代哲学中两个富有特征的基本概念,“生存”和“存在”,最初是由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创造的。尼采的哲学思考始终围绕着“生存”的现象,克尔凯郭尔的思考活动不断深入“存在”的问题。因此, 他们二人的兴趣都首先而且几乎只是指向人,指向人的生存和人的存在的。所以,他们的哲学不是一个以封闭方式包括人类学的形而上学体系,相反,其哲学活动的…
祁克果(一)——Introduction & The Point of View
Kierkegaard was by far the most profound thinker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udwig Wittgenstein (Drury 1981:87) 祁克果是19世纪最意义深远的思想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Kierkegaard是丹麦人,基督徒,是已知最有名的丹麦哲学家。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存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能够追求到的最好的东西便是幸福 ( Eudaimonia, Happiness)。Kierkegaard没有提过亚里士多德(他很爱苏格拉底),但是很明显他想解决…
祁克果(二)——致死的疾病
It is (to describe it figuratively) as if an author were to make a slip of the pen, and as if this clerical error became conscious of being such. Perhaps this was no error but in a far higher sense w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whole exposition. It is, then, as if this clerical error were to revolt against the author, out of hatred for him were to forbid him to correct it, and were to say, “No, …
纯粹与悖谬:克尔凯郭尔的精神世界
克尔凯郭尔的世界 作者尚杰( 社科院研究所研究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 (3) 期:59-64|授权刊登 克尔凯郭尔(S. Kierkegaar ,1813—1855)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思想者。他生活在19世纪初的欧洲小国丹麦,只活了42岁,他没有职业,既不是哲学教授,也不是文学教授,但今天全世界的哲学系与文学系, 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写作风格;他终生未婚, 但他的情感却极其丰富细腻。 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 那么,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