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esop伊索
世界上没有两间Aesop伊索的店铺是一样的。正如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有各自独有的文化艺术和历史风貌。从2003年Aesop伊索的第一家店铺在澳洲墨尔本问世,品牌独有的美学便始终引导人们将注意力从对容颜的焦虑,转向更广阔的世界。文学、音乐、设计、建筑,都成为Aesop伊索的灵感。
借由Aesop伊索首次来到中国大陆,一连在上海开出东平路与新天地两家店,FRAME采访到Aesop伊索首席客户官Suzanne Santos、Aesop伊索亚洲区总经理Frederic Seiller和Aesop伊索全球店铺设计负责人Marianne Lardilleux共同对话Aesop伊索独有的品牌哲学。
好奇心激发空间探索
截然不同的零售体验
{ Radically different retail experiences }
2022年11月,Aesop伊索中国大陆首店在上海衡复风貌区的东平路悄然开幕。一个月后,新天地店也紧随其后。一直以来,Aesop伊索并未拘泥于自身作为护肤品牌的定位,总是通过探索出色的设计传递品牌独有的“伊索美学”,店铺则成为了这种美学精神的载体。
当我们把镜头切换至Aesop伊索的第一家店铺——位于澳洲墨尔本郊区的圣柯达(St Kilda)店,我们会发现,从20年前,Aesop伊索就懂得利用店铺的设计来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进而深入地探索伊索品牌的产品。
这家位于墨尔本圣基尔达海滨郊区的第一家店铺空间,前身曾经是一个通往地下停车场的狭窄坡道。先天的不足并未影响伊索通过独到的眼光将其变成了吸引顾客的有效方式——店铺最终低于入口,需要从街道往下走十几步才能窥见内部,但依旧无法一窥全貌和其中的奥秘——会被吸引至店铺内的人都是出于好奇,想知道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店。
为了在营造神秘感的同时也抛出一丝线索,品牌开始在店门外摆放大瓶装的护手霜,为品牌未来的零售设定了基准,这也成为后来全球每家店铺所依循的传统。不仅如此,营造能够激发好奇心的氛围,也成为了每一位为Aesop伊索设计店铺的设计师自然而然的任务。
Aesop 伊索青山店
在美国纳什维尔的边山店(Aesop Edgehill ),巴黎建筑师 Ciguë 为这家位于1920 年代砖砌建筑中的店铺找到了戏剧性的呈现元素——从当地的二手回收机构回收来的带有时间痕迹的原木柱,创造性地被打造成独具一格的陈列架,与Aesop伊索所倡导的天然成分与气味的植物特质浑然一体,也为原本简朴的室内增加了点睛之笔。
Aesop Edgehill美国纳什维尔边山店
有纹理的原木被切割成不同的高度,以交错的形式拼接,斑驳的坑洼显得十分原生态。设计师特地使用了大量的抛光混凝土墙面和带有光泽的磨砂铝制水槽、搁板和水龙头来与之获得一种微妙的平衡和对比,以最朴素的材质实现了惊人的视觉效果。即使远远路过,也会被吸引前来一探究竟。
Aesop Edgehill美国纳什维尔边山店
而位于意大利米兰的Aesop Corso Magenta店则更像是一个设计师“异想天开”的故事。在历史悠久的街区里,Aesop与米兰设计工作室dimore studio合作,在这间店铺中直接复刻了上个世纪30年代意大利别墅中的场景。
意大利米兰Aesop Corso Magenta店
柔和的绿色、黄色和柔和的粉红色打造出男管家的茶水间,而产品则被放入了“别墅中的橱柜”里,上面还堆放着地球仪,瞬间让人仿佛误入了别墅主人的客厅和厨房。那些踏进店铺的人,都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零售空间设计与对话体验。
意大利米兰Aesop Corso Magenta店
因地制宜的设计
提供可以共享的持久价值
{ Designed to fit the local context }
在Aesop伊索的爱用者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间Aesop伊索的店铺是一样的。这不仅源于品牌与不同国家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为不同城市的店铺设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更是由于品牌始终所坚信的:每个街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特定的地形、历史和语言,以及周边居民们的居家、兴趣和文化习惯,让每一处街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考虑新店铺的打造时,Aesop伊索非常看中因地制宜地在每一间店铺设计中引入当地居民可以共享的持久价值,让自己的店铺成为街区中和谐的存在,有时候甚至不惜大费周折。香港歌赋街店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Aesop伊索香港歌赋街店
伊索歌赋街处在香港中环繁华的歌赋街街角转弯处的斜坡上,店铺三面临街被交汇的街道切割成不规则的楔形。Aesop伊索并未大刀阔斧地将这个空间改造成规则的形状,而是借用玻璃砖解决了这个位于斜坡的店铺的高低差问题,光线从玻璃砖所排列成的楼梯、地板中透出,引导着人们走入店里。旧建筑里斑驳的混凝土结构被保留之外,设计师还选择了玻璃和钢材这些材质呼应这片街区原本就存在的粗犷质感,以及香港这座都市的独特风貌,丝毫不显得突兀。
Aesop伊索香港歌赋街店
而此次Aesop伊索来到上海,同样对店铺所在的街区进行了深入的评估,并通过实际走访来分析并解读街区的独特之处。大陆首店所在的东平路,不仅周围被音乐殿堂和名人故居环绕,有着浓郁的音乐艺术氛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小马路之一。Aesop伊索的灵感也源于此。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在设计师的打造下,店铺化身为30年代旧上海的宅邸,步入店铺探索的过程,就如同漫步在宅邸中的不同房间。在“客厅”中浏览产品;在私密的“卧房”中体验个人化水槽服务;将衣物挂入铺满纯色瓷砖的“浴室”中的沁香格里,随后尽情享受香氛带来的乐趣,等到离开时,衣物上早已经沾染上了Aesop伊索独有的香气,陪伴客人踏上新的旅途。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品牌还特地邀请到上海本地艺术家 Didi Wu,利用记忆中充满自然意趣的麦秆作为原材料创作了悬挂于空间顶部的艺术装置;并从老上海洋房里的磨砂玻璃获得灵感,为店铺复刻了陈列架后方的玻璃屏风,以此致敬这条街区扑面而来的老上海气息。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随后开幕的上海新天地店,由于地处地标性的石库门风格商业街区,Aesop伊索不仅设立了户外水槽区,供疲惫的过路游客净手休憩,舒缓身心,体验品牌想要传递的美好理念,更是在店铺空间之内用大地色水磨石直接打造了一处石库门建筑中特有的弧形天井,充分呼应所在街区的历史。
Aesop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更值得一提的是,Aesop 伊索也通过制作店铺所在街区的“城市生活指南”,来帮助店铺客人更好地探索周边。Aesop伊索也在上海新天地店投放了印有“伊索街区指南”的环保购物袋。以“品、观、闻、听、触”五感为线索,品牌以独特的视角精选了餐厅、书局、茶馆等一系列去处,让到访此处的游客们能够用 Aesop 伊索的方式了解这座城市,了解这片街区。
Aesop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水槽区设计
品牌理念的完美诠释
{ Design of sink area }
尽管每一家Aesop伊索的店铺都不尽相同,但当顾客踏进各地的任何一家店铺时,他们都会发现某些共同点:货架上的产品、专业顾问所提供的知识和亲切的款待与服务、以及Aesop伊索对美学、当地文化、历史传统与材质的敏锐度。而这一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每家店铺内都可以看到的水槽区域。
回到Aesop伊索第一家店铺创立伊始的2003年,Aesop 伊索仅是墨尔本一间百货商店的柜台。当时,柜台里还没有水槽,肌肤顾问用碗为每位顾客更换清洁用水。
Aesop 伊索洛杉矶世纪城店
随着服务的流程不断优化,从客人进入店铺被邀请洗手体验Aesop 伊索的产品开始,多感官放松和面部按摩成为了体验的核心。这一举措让顾客更容易直观地感受到Aesop 伊索产品与理念的独一无二——在独特的空间环境中,体验产品配方,感受产品及嗅闻香气,同时得到真诚、专业而热情的款待——如同款待到家拜访的好友一般。
这种双向的交流模式已成为Aesop伊索品牌的标志。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水槽在店铺空间中对于Aesop 伊索品牌来说,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一处场景,被设计师们着力打造。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Aesop North Melbourne店铺,由于坐落在一栋维多利亚式庄园内,为了展现旧世界的宏伟气派,设计师用三个古董维也纳喷泉取代了沿墙的水槽,周围环绕着花卉装饰。它们略微摇摇欲坠、老化的表面与历史背景完美契合,而新的黄铜水龙头则确保它们在使用中功能无碍。
Aesop North Melbourne澳大利亚墨尔本店
而位于新加坡乌节路旁的Aesop Ion店铺,则用黄铜打造了三个示范水槽。采用这一闪亮的材质并非单一的灵感,而是为了放大店铺空间中最具特色的设计细节——由精细的圆形黄铜结构所模拟的倒置的“树干”丛林——以纪念乌节路最初作为肉豆蔻种植园的历史。黄铜水槽和销售柜台与隐藏在“木条”中的 LED 灯相呼应,突出了金属的光泽,同时将“森林”的投影投射到下面的地毯上,构成一个温暖明亮的空间氛围。
Aesop Ion新加坡乌节路旁店
此次上海东平路与新天地两家店铺中,水槽区域也根据所处街区的历史环境做了不一样的区分设计。在东平路店,位于店铺中央区域的水槽以贵州开采的石材精雕细琢,通过轻柔地剥离与削空挖掘,赋予岩石充满生命力的当代美学轮廓,同时也向中国工艺致敬。石材表面的纹路和缝隙仿佛邀请到访于此的客人聆听老建筑中的历史回声。
Aesop 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在新天地店,设计师完美呼应了新天地这一脱胎于石库门里弄的著名商业地标的历史底蕴。置于室外,专为逛街路过行人设置的户外水槽,不禁令人联想起老上海弄堂里家家户户共用洗手池的旧日时光。
Aesop 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进门处的玻璃房,白色帷幔下也设有一处长方形水槽,让人仿佛嗅到了当你石库门的居民们在天井区晾晒衣物、洗洗涮涮的烟火气息。而在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住宅里最常见的水磨石材质也奠定了水槽和这个空间的主要基调。
Aesop 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穿过“天井”即是老上海人家的“客堂”。Aesop 伊索新天地店在此精心同样用大地色水磨石打造了一处巨型圆形水槽,与弧形天井所洒落的自然光线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波光粼粼,虚实掩映的柔和美好空间。虽身处闹市喧嚣,Aesop 伊索新天地店依然为客人营造了一处可以远离都市生活,感受品牌独特质感与美学理念的宁静之地。
Aesop 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历史与艺术的跨界
品牌精神的叙事方式
{ Cross Borders of History and Art }
或许是因为品牌的名字就来自于古老的伊索寓言,且长久以来赖以获取灵感的历史与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拥有着不被时间湮灭的强大力量,Aesop 伊索似乎格外偏爱从旧的历史建筑中找寻设计店铺的灵感。而这本身也包含着品牌精神的一种叙事方式——从历史遗产中汲取营养,让那些反映社区历史的老建筑重新焕发活力——正如Aesop 伊索所喜爱的法国剧作家让·拉辛所说的:“没有时间不泄露的秘密。”
品牌全球第100家概念店挪威奥斯陆的Prinsens gate在挪威建筑事务所 Snøhetta的设计下,整个设计过程犹如考古,其复古的表现形式甚至追溯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东正教教堂与修道院的模样。 整个空间最大的亮点是10 块拱型结构的穹顶交叉在一起构成的动态天花板,这种传统形式的十字交叉在空间中的变化让人想起东正教的教堂和修道院。不仅能够激发让顾客们一探究竟的欲望,也形成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空间氛围。
Aesop Prinsens gate挪威奥斯陆店
在德国莱比锡这座数百年来以贸易、教育和文化,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展而闻名的城市里,位于尼古拉大街上的Aesop Nikolaistrasse店利用复古扶手椅、Marie Ans Fasolis 落地灯、环绕四周的曲形搁架等元素还原了一个几十年前莱西比城家庭的模样。并对德国的制造和设计历史的持久吸引力致敬。
Aesop Nikolaistrasse德国莱比锡店
当Aesop 伊索来到中国大陆,东平路店和新天地店所选店址周围均遍布着名人故居与历史文化遗产。东平路店所在的建筑原本就是老上海洋房,一墙之隔的是前身为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共同创办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更名后的“上海音乐学院”。
东平路店铺内部,在保留老建筑原始设计的同时,更向中国工艺致敬。细心的客人或许会发现店铺中沙发、一旁的落地灯都是年代久远的旧物,却与店铺的现代设计融为一体。推开窗户,特别打造的庭院当中,栽种着本地的原生中草药植物,只为创造出既熟悉又特别的空间景观。
Aesop 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设计团队也为新天地店专门挑选了合适的古董家具,以切合Aesop 伊索想要营造的旧日宅邸的私密氛围。一楼香氛衣柜旁,是产于1970年代的中世纪现代意大利落地灯“Modulo”,以及由日本最著名的家具和灯光设计师Kazuhide Takahama设计,产自1960年代的意大利Marcel三人座沙发。
步入二楼,一角摆放的是设计师专门淘来的70年代中国的中古文件柜,充满着年代感;迎客的桌子上,摆放的是丹麦复古花瓶;顺着视线向上,目光又会被1960年代生产的意大利国宝级灯饰品牌VENINI枝形吊灯所吸引。来到更加私密的个人水槽区域,爱德华时代的环形靠背椅和19世纪古董榆木凳,又为这里增添了惬意舒适的氛围。亚麻窗帘随风而动,为这里投射进温柔的光线。
Aesop 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在这里,哪怕不体验产品,只是静静地待一会儿,似乎也更能够感悟到Aesop伊索所倡导的“在生活中学习艺术,在艺术品中学习生活”的品牌精神,又或是Aesop伊索东平路店专为中国客人打造的购物手提袋上所印的庄子的那句话:吾以无为诚乐亦。良好的肌肤状态,是平衡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也应包括宁静美好的心境,跨越历史与学科的精神滋养。不得不说,Aesop伊索深谙此道。
FRAME对话:Aesop 伊索首席客户官Suzanne Santos、Aesop伊索亚洲区总经理Frederic Seiller和Aesop伊索全球店铺设计负责人Marianne Lardilleux
FRAME:Aesop 伊索落地中国大陆,且连开两店。伊索为何决定首先入驻上海?Aesop 伊索对中国市场有哪些期待,希望与当地消费者建立怎样的联系?
Suzanne Santos: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当我们第一次到访中国时,就确定我们想在这里安家。还记得我们当时漫步于东平路,立刻被那里深深地吸引了,心想“这就是我们要来的地方”。
我们知道,中国的消费者非常成熟、善于思考。我们的理念一直受到中国大陆消费群体的认可,因此将首店落户东平路,延续与中国消费者的连结。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善于沟通和分享的消费群体之一,我们希望继续与其保持积极互动。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FRAME:能否分享一个 Aesop 伊索与忠实顾客之间有趣而难忘的故事?您认为顾客钟爱 Aesop 伊索的原因是什么?
Suzanne Santos
:
我们由衷相信,顾客体验不应该只是一场没有感情的交易。
我们认真倾听顾客意见,只开发满足顾客真正需求的产品——每一种产品都有明确的目标。例如,直到 2014 年,Aesop 伊索都没有什么香氛产品。多年来,我们的配方一直以其令人流连忘返的香气而闻名。不过,这些香味是伴随使用的精油原料而来的意外愉悦体验,我们在 10 年前开始配制香氛,因为一些忠实顾客想以更直接的方式让香气萦绕于身。马拉喀什馥郁香水(Marrakech Intense Eau de Parfum)是我们的第一款香氛,后面又陆续推出了 7 款个性香氛。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FRAME:东平路店如何将特殊的哲学理念和感官体验带给顾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店铺相比,这家大陆首店有哪些不同之处?
Suzanne Santos:
作为我们在中国大陆的首家店铺,东平路店在我们心中占有非常特殊的位置。我们等了很久才终于入驻。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承蒙中国消费者对 Aesop 伊索的认可。因此,这家店铺的开业有着许多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这家店回馈中国顾客。
尽管东平路店的店铺设计是独一无二的,但在这里感受到的顾客体验和全球其他店铺别无二致。顾客会为我们在世界各地都提供同样高标准的服务而感到欣慰。
在主空间旁,有一间铺满纯色瓷砖的“香氛空间”。东平路店的香氛空间十分特别,是品牌全球范围内仅有的三处香氛专用展示区域之一。这里的两座“香氛衣柜”隐藏着我们迷人的香水世界。除了探索各款香水,顾客还可以使用专用的沁香格为衣物浸染钟意的香气,带走一份独特的嗅觉纪念品。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FRAME:
Aesop 伊索中国大陆的首店选择了一栋上世纪的老洋房。东平路店的建筑状况给您带来了哪些挑战?您又是如何把挑战变成特色,或者说如何让这处选址变得与众不同的呢?
Marianne Lardilleux:
Aesop 伊索对建筑物的结构和特色总是非常敏感。对于东平路店,我们保留了已有的设计,同时放大了其空间特质,并为 Aesop 伊索找到了表达语言。外墙上的窗户让内部空间更适合集中式布局,所以我们将主产品陈列架区放在远离窗边的区域,这帮助我们打造出更加私密的空间。独立的个人化水槽空间与庭院遥相呼应,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一个建筑特色。顾客可以在绿意掩映的庭院中安静地思考或愉快地聊天。我们把原来的一间侧室打造成了一个香氛空间。这个空间被打造成了浴室的样子,四壁和地面铺满了由当地制造的绿色马赛克瓷砖。我相信,设计上的强烈对比将让每一位顾客都沉浸在独特的感官体验之中。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FRAME:
Aesop 伊索如何突破传统美学和审美标准?Aesop 伊索又是如何与大众品牌区分开来的呢?
Frederic Seiller:
我们始终专注于产品配方,而非华丽的包装、名人代言或虚伪的承诺。我们致力于帮助肌肤提升强韧状态—无关顾客的年龄或性别,我们始终强调平衡的生活方式及有效的护肤仪式能为肌肤带来真正的益处。我们专注于开发经典实用的配方,为非凭空创造需求,或利用顾客的不安全感来销售产品。
我们不宣扬对抗衰老;相反,Aesop 伊索将衰老的过程视为生命的自然表现。时光的痕迹应被视为智慧的印记,而非需掩盖的瑕疵。自然老化和个人特色是美好生命的元素。
我们与顾客真诚沟通,尊重每一位个体的才智及洞察力。一路走来,我们与文化领域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这体现在我们遍布全球的众多合作伙伴中──合作形式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尤其是“文学”。
最后,我们相信应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并回馈我们所在的社区。
Aesop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FRAME:
文学、音乐和建筑如何成为品牌推广的关键推手?
Frederic Seiller:
我们不断从艺术中汲取灵感,与想法同频的艺术家、画廊、文学节和作家建立文化和创意的合作关系。我们与艺术的关系是品牌不断发展不可或缺的养料,滋养我们近35年。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我们坚信我们的产品应该成为平衡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应包括文学、表演、电影和视觉艺术的熏陶。
说到建筑,我们坚信好的设计能改善生活。
顾客在任何 Aesop 伊索店铺内体验到的远不止是简单的交易:这种体验让他们获得新知、了解护肤的详细步骤、享受不同的感官体验。Aesop伊索以平静温暖、自在舒适的空间款待顾客,为其带来美好的视觉、嗅觉、触觉感受;每间店铺皆像是一处感官放松之地。
Aesop伊索上海新天地店
FRAME:如何将可再生模式融入 Aesop 伊索的商业模式之中?能给我们分享一些案例吗?
Frederic Seiller:
我们的宗旨始终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Aesop 伊索已荣获 B 型共益企业认证 (Certified B Corporation),这只是我们朝着可续发展目标努力的其中一步。
我们制定了到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和完全循环的目标,从原料采购到包装再到店铺设计。我们的产品包装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选择,更是一种精神。使用的大部分塑料是可回收的 rPET 材质,其中至少包含 97% 的回收材料。
在店铺设计方面,我们始终推崇低调谦逊、有克制感的建筑风格,以及重质量轻繁复的设计理念。店铺也经过精心设计,以降低水耗和能耗。
满招损,谦受益。我们深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不懈追求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Aesop伊索上海东平路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