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海归回国后很受挫,想问问一直在国内怎么才能混好?

90年的,建筑专业,本科毕业于国内前十大学。在美国top20学校读完书后,在美国一家业内非常有名的事务所工作的了3年。由于三次都没中H1B回国了… 目…
关注者
3,324
被浏览
1,920,552

437 个回答

#归去来#

安心投简历,然后安心工作,再看命运给你什么机会。

中国接下去会有更多面向一带一路的机会——即使是东盟,其实说的还是英语——你的海外经验自有人看中。

更不必提实际上未来几年恐怕还会有外资企业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越是艰难,中国市场的盈利对他们越重要。

欧美经济前景糟糕得很,看似“岁月静好”,其实暗流涌动,只是死而不僵,暂时还没用尽维持的本钱而已——这本钱其实还是印出来的。

越朴素的经济学规律越刚性——欧美的产业分工看似高端,但越高端的产品服务就越缺乏需求刚性。而在经济下坡时,越是没有刚性的需求,就越是先被牺牲。

更不必提新冠肺炎的反复感染的特性导致的大量病假薅企业羊毛,叠加原料大幅上涨,其实企业内伤严重。

政治上的左右对立也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不宽容。

你看到现在的中国其实是黎明前的黑暗,而看到的欧美却是落日前的黄昏。不要只看现在瞬间的明暗,还要看将来的趋势。

已经站稳脚跟的,没有必要急着换边——当东升西降成为定局,东方人的身份在欧美并非全是负资产。

但已经换边的也没必要搞这些情绪波动,积极投身中国的社会,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才能就可以了。

认准方向——中国不但不会闭关锁国,还会史无前例的走出国门。

其实在海外待过的,对西方体系有直观体验的人仍然有优势。

任何时候,都是行过更多路的人占优。

你好,我和你的情况相似,但是现在生活很舒适开心,幸福感爆棚。

我同样90年生人,同样国内某985本科,研究生出国,同样研究生毕业留美工作三年,然后H1B三次没抽到,无奈回国。除了专业和性别, 咱俩的经历及其相似 ~

所以请看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您。

首先,我非常反感这个问题下面的有点回答,一个劲的只会说“晚了”,“去加拿大呗”,“你看我就没回来现在过得很好”,您看这些回答只会加重您的焦虑,除此之外毫无用处!

我14年研究生毕业,学it的,在某北美大厂干了3年,入职package有110k,走的时候差不多140k。三次H1B全军覆没,所以在17年回国。

回国我选择去了帝都,两个原因:一是本科在那读的,对这个城市熟悉,二是比较互联网公司很多,应该很好找工作?

随后就遇到了和您现在遇到的类似的逆culture shock。

首先,我在大学同学的帮助下先去面了某条、某度、某巴巴和某软,结果不尽如人意。去某巴巴和某度面试给我的打击很大,觉得自己在北美工作几年的工作经验就是个渣渣,问啥啥不懂,被pass。去某软倒是进到了最后一轮,和大boss聊天被告知部门hc被砍,录取流程无疾而终。而去某条面试极其顺利,问的恰好都会,于是发offer,可是我考虑再三,不愿意接受996,拒了。。。

总之求职的过程很漫长,我本以为以我的学历工作经历和能力海归可以轻松拿到好工作,可往往不是对方看不上我就是我看不上对方,于是我在北京海待了一个7个月之久,7个月!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极度阴暗的情绪中,负能量爆棚,非常想念美国高收入的工作,想念自己开车的日子。

最后成功入职了一家著名的IT外企,不加班,钱比不上互联网公司,但也不算少。随后在北京工作到2020年年中。

毅然决然选择结束北漂,回家乡的省会城市!

回来以后突然仿佛柳暗花明,之前在美漂北漂各种不顺,回来之后万事顺利,仿佛开挂一样。有了自己的房子(在外几年存下的首付),拐走了老爹的座驾占为己有(感谢老爸),老婆一到这边就怀上了(至此成为全家人心中的VIP,我的家庭地位急剧下滑),顺利入职某省级银行总部信息科技部,走的是人才引进的途径,工作内容并不是传说中的喝茶看报,有很多项目可以做,工作氛围好,最重要的是在省会城市来说收入非常可观。


我的故事讲完了,现在我帮您分析一下。

因为有相同的经历,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理状态。

首先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您对于回国的不甘。“ 由于三次都没中H1B回国了 ”“ 感觉非常受挫 ”“ 感觉异常对不起海外读书花的钱。和三年工作经验 ”“ 有想再回美国,每天都想 ”。我在帝都求职不顺的7个月中,我每天想的就是这些。我想过再申请一个master,每天都有检查在美国求职时用的gmail账号看机会。。。一直到了找到工作,每天挤着北京那极其拥挤的地铁去宇宙中心西二旗的时候,我都还会怀念在美时自己的爱车。

当然现在我早看开了,从回国到不在想再去美国,我差不多用了2年时间。

您现在感到非常的受挫,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您对回国的不甘,因为美国确实有美国的好,这一点毋庸置疑。我当初选择回国,而不是想尽办法在没有H1b的情况留下来(您一定知道是有一些办法的),除了H1b的原因;也是因为我父母年纪逐渐大了,我不忍心一直漂泊在外让他们担心也无法照顾他们;也是因为我怀念国内的朋友和死党们;也是因为我深爱着中华文明,我希望回到祖国。

所以我后来就一直给自己做心理工作,其实这也是人生的真谛不是,有舍有得。离开美国失去了更高的薪水和相对舒适的生活,但是回国可以赶上祖国的快速发展可以更经常的和家人朋友见面,最重要的是每天路上、公司、饭馆见到的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还带着熟悉的国骂。。。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希望您可以调整心态,既然回来了,就把眼光多放在回来带来的好的地方上,而不要因为迷恋过去的美好让自己裹足不前。心态调整好了,看事情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现在仍有亲戚朋友咨询我去美留学的事情,问的最多的就是值不值得。我的回答一直是值得,不是为了去读书然后留下来,而是为了真正的张开眼看看西方的世界,体验他们的文明、文化、思想。通过这个过程,形成一种结合东西方取长补短的更全面的见识、眼光和思维方式。

您感慨的“感觉异常对不起海外读书花的钱。和三年工作经验”我觉得您是思想上钻牛角尖了~无论是出国读书还是三年工作,都是为了提高自己增长学识和见识,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留下工作就对得起花的钱,离开就对不起这么简单。看您的经历,一路名校也是非常优秀的人,

所以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希望您别在纠结于留学花的钱上,纠结这个牛角尖再加上回国的落差感,您就一定会感到受挫!留学(包括留美工作)一定是你我人生中一段永生难忘的美好经历,足以影响你我一生,绝对是值得的,千万不要怀疑自我~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您钻如的另一个牛角尖:

“个人工作方面以为自己很牛逼结果非常傻逼。国内同事工作非常有效率,而且确实我的经验和知识对于国内来讲真的很不足”“很多比我年龄小的,已经很有经验了。我这个这么大岁数老女人回国很多知识重新学”

从美国归来到上海入职,本质上也是一次跳槽,而且是一次跨越很大的跳槽,跨越的是不同国家文化带来的工作方式工作氛围的跨越。

凡是跳槽,除非是前后家的业务细分领域、工作岗位完全一样,不然都会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的呀。新同事比您小,但是在这家公司干得久,自然就熟悉业务熟悉人员,自然就懂得多、效率高。入职新工作,必然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其实就是跳出了上一份工作的舒适区,正好对于您来说就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您钻牛角尖之处在于您觉得自己之前的留学和工作经验白费了,这大可不是。留学培养的是让我们学习了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培养的是学习能力,您应该用上留学期间培养的学习能力,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业务,迅速拉近和别人的差距。

而之前在海外工作的经验,也一定不是白费。以后在工作中一定会有用上的时候,只不过可能不是现在对吧?如果哪天您在的公司有涉外业务了呢?如果有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您难道不就比您的同事能更快上手吗?再不济有阅读海外文献和资料的时候,您肯定拿手对吧?

所以我对您的第三个建议是,希望您乐观的去对待新的工作岗位,努力学习,一方面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尽快补齐自己的短板,该考证考证该考级考级(ps听搞建筑的死党说过你们建筑行业有很多要考的,抓紧时间~)。相信凭着您国内国外读书都是名校的学习能力,很快就能在工作上得心应手的,要相信自己~

三点建议,其实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调整好心态。心态摆正了,自然做什么都积极向上。而不要陷入 因为工作的不顺->怀疑自己能力->怀疑自己留学值不值->想回美国 这样的思想误区里面去。

想想您现在回国了。离家人朋友更近了,离新冠却很远;国内的社会治安好得出奇,而昨天芝加哥还有一名中国博士留学生死于黑人抢手(R.I.P)。再看看国内每一年都有那么多的变化和发展,而美国最富的加州修一条高铁都修不下来。国内安全稳定,欣欣向荣,美国整天红脖子大战黑命贵,仿佛就坐在火药桶上。再想想以后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可以有父母亲戚就近帮忙,父母年纪大了您还可以在身边照顾等等等等。。。其实回来很好,不是吗?


至于个人婚恋方面,我先不说了。。。

上班摸鱼写了这么多,希望您能看到。 因为我曾经经历过,所以对您的受挫、迷茫和失望感同身受,希望能够帮到你

如果您想找人聊聊这些,可以私聊我~

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