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紧张的香瓜  ·  java - ...·  1 年前    · 
发呆的皮带  ·  Failed to load driver ...·  1 年前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

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

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

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

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

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

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

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


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

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蛋白质。

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

OpenAI正式发布GPT-4。

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

人类眼球首次移植成功。

迄今最小粒子加速器。

科学家首次实现单原子X射线探测。

全球首张昆虫大脑“地图”绘制完成。

人类泛基因组首张草图发布。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山东省烟台市揭晓。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钟志华,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宋军继出席会议并致辞。

常进、钟志华分别揭晓了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与江成、宋军继一同为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团队颁发纪念证书及纪念牌。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名院士一同出席发布会。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0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商运投产,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化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的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对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能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先进堆型。该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项目,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开工建设。

2.神舟十六号返回,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下,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3.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

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团队构筑了10 纳米超短沟道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稀土钇元素掺杂诱导二维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可控精准掺杂技术”,从而成功克服了二维领域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国际难题;首次使得二维晶体管实际性能超过业界硅基10纳米节点Fin晶体管和国际半导体路线图预测的硅极限,并且将二维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到0.5V,将室温弹道率提升至所有晶体管最高纪录的 83%,从而研制出国际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

4.我国科学家发现耐碱基因可使作物增产

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1/10。全球气候变化、淡水缺乏及化肥大量使用,使可耕土地盐渍化速度加快。

为了更好地利用盐碱地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显著增加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且在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有望对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该成果3月24日发表于《科学》。

5.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团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针对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该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研究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发表于《自然》。

6.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

5月30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深地塔科1井开钻入地。深地塔科1井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地球深部探测技术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

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油田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

中国石油自主研制了智能钻机,成功产出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为万米深地工程科学探索研究提供了装备和技术保障。

7.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

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山大学教授王猛团队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 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这一研究成果有望推动研究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8.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在线发表。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柯伽介绍,国际上4个团队分别独立获得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以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成果的准确性。

9.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落成启用

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手段之一。中国工程院旗舰刊物Engineering于11月30日系统报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完成的逐日工程——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阐述了欧米伽SSPS创新设计方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实现及实验结果。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效率(距离55米,发射2081瓦,波束收集效率87.3%,DC-DC传输效率15.05%)与功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世界领先。

逐日工程突破的远距离高功率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10.科学家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

山东大学教授孙金鹏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李乾团队合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成员之一的小鼠TAAR9(mTAAR9)受体在4种不同配体结合条件下与Gs/Golf(嗅觉特异性Gα)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结合药理学分析揭示了mTAAR9感知配体后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也提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结构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

该研究阐释了II类特异嗅觉受体感知气味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发表于《自然》。


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

10月13日,刊发在美国《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类大脑细胞图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这一系列研究揭示了3000多种脑细胞类型的特征,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大脑的独特之处并推进脑部疾病和认知能力等研究。

此次发表的论文是数百名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一系列合作研究的成果。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为人们理解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宝贵信息,它代表了科学界在揭开大脑奥秘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2.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

1月26日,美国Salesforce Research、Profluent Bio等机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创建了一个能够从头开始生成人造酶的人工智能(AI)系统。在实验室测试中,尽管人工生成的氨基酸序列与任何已知的天然蛋白质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一些酶与自然界中发现的酶一样有效。

科学家表示,这项新技术可能比获得诺贝尔奖的“蛋白质设计技术——定向进化”更为强大,它将加速新蛋白质的开发,为已有50年历史的蛋白质工程领域注入活力。这些新蛋白质几乎可以用于从疾病治疗到降解塑料的任何领域。

3.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

12月1日,欧洲聚变能组织发布消息称,欧洲和日本共同建造和运营的核聚变反应堆JT-60SA正式投入运行。该反应堆为托卡马克装置,始建于2007年,于2020年完成组装,并于2023年10月23日成功点火。该装置目前在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那珂研究所,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其启动运行是核聚变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JT-60SA计划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的先行项目。JT-60SA反应堆的目标是研究聚变作为一种安全、大规模和无碳的净能源的可行性,使它所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更多。

4.OpenAI正式发布GPT-4

3月15日,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这是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与此前的版本相比,GPT-4具备强大的识图能力,文字输入限制也提升至2.5万字;GPT-4的回答准确性也显著提升,还能够生成歌词、创意文本从而实现风格变化。同时,GPT-4在各类专业测试及学术基准上也表现优良。

OpenAI称,该公司花费6个月时间,利用对抗性测试程序和ChatGPT的经验教训迭代调整GPT-4,从而在真实性、可操纵性和拒绝超出设定范围方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结果。

5.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证明天基能源可信性

6月1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宣布,1月发射的一颗卫星已将微波束的能量导向太空中的目标,甚至还将一部分能量发送到地球的探测器上。

该任务旨在进一步开发轻便、廉价和灵活的部件。微波发射器是一个由32个平面天线组成的阵列,排列在比餐盘稍大的表面上。

通过改变发送到不同天线的信号的时间,研究人员可以控制阵列的波束。他们把它对准一对微波接收器,然后随意将光束从一个接收器切换到另一个接收器,并点亮每个接收器上的LED。

6.人类眼球首次移植成功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疗中心的外科团队11月9日宣布,他们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眼球移植手术。该手术由爱德华多·罗德里格斯带领的团队完成,为遭受严重眼部损伤的阿伦·詹姆斯恢复了部分视力。

据悉,移植手术于5月进行,用时约21小时。手术过程中,外科团队从眼球供者的骨髓中提取成体干细胞,并在移植过程中将其注射到受者的视神经中,以期能取代受损的细胞并保护视神经。

该团队表示,在手术后的六个月里,移植的眼球显示出明显的健康迹象,如血管功能良好等。

7.迄今最小粒子加速器问世

10月18日,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粒子加速器,其长度仅为0.2毫米,可以装在笔尖上。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这一设备是第一个能够快速且聚焦良好地产生电子束的微型加速器,可将电子加速到每秒10万公里。

这种新技术有望应用于医学领域,为医生提供新的治疗工具或为生物实验室提供小型消毒工具。这一创新为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关于小型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和应用。

8.科学家首次实现单原子X射线探测

来自美国俄亥俄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拍摄到单原子X射线信号。相关研究5月31日刊登于《自然》。

在最新研究中,阿贡国家实验室的韦·哈拉等人将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铽原子插入各自的分子宿主内。为检测单个原子发出的X射线信号,他们在X射线探测器内加入了一个由位于样品附近的尖锐金属尖端制成的专用探测器来收集X射线激发的电子。当X射线照射到原子上时,核心能级的电子被激发,并通过重叠的原子/分子轨道隧穿到探测器尖端,获得的光谱能揭示原子的相关信息。

9.全球首张昆虫大脑“地图”绘制完成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多家顶尖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完整地对“果蝇幼虫”的大脑连接组进行重建,绘制出第一张完整的昆虫大脑图谱,包括所有神经元和突触。这是了解大脑如何处理感官信息流并将其转化为行动的里程碑式成就。3月10日,《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使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扫描了果蝇幼虫的数千张大脑切片,在计算机分析的辅助下,最终生成的图谱包含3016个神经元和54.8万个突触。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张昆虫大脑“地图”,也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

10.人类泛基因组首张草图发布

5月10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人类泛基因组参考的“初稿”。在3篇论文的合集中,人类泛基因组参考联盟发布了首张人类泛基因组参考草图,以及两项以这一参考图为基础的新遗传学研究发现。

与此前基因主要来源于一个人不同,“泛基因组”草图是非洲、亚洲、美洲和欧洲等全球多地47人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合集,地域和种族构成更多元化。

研究人员指出,与使用原始的线性参考基因组相比,“泛基因组”使他们能够识别出更多的基因结构变异,比如基因复制或缺失等较大的基因组变动。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4-01-12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梁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