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江苏省内211还是东北985?
131 个回答
去哪个都行,反正最后都会后悔的,不信?知乎搜搜相关话题。
说几个特例情况供参考。
同样的分数学车辆毫不犹豫去吉大。
学计算机去东北大学(东北大学计算机分数和苏大南师大差不多,比河海以上都低不少)。
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分数毫不犹豫去哈工大。
只想本科就业的省内211优先。
医学师范类还是本地大学优先。
几年前这是个问题,现在则基本上不是了,南航南理工和这些学校的投档线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北航武大。
1、人才流动越来越充分,在哪儿读书和在哪儿就业基本上没啥关系了
现在人员流动已经非常自由了,看看今年的抢人大战就知道看,理论上讲你可以去中国任何城市就业。比如华科、武大非常多的人去深圳广州,电子科技大学和西电也很多人去珠三角长三角,比如你在某二线城市学的计算机类,基本上都要去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就业。
2、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好学校的重要性
现在好一点的单位和职位都要硕士以上了,出国的也越来越多,很明显,从这个角度综合来看,中等985的要好于南航南理工,其它985和部分211也好于河海。
3、同样的分数,想在本地就业的话,选择本地学校不一定比外地学校有就业优势
比如在江苏,南航南理工和哈工大、北邮、华南理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投档线差不多,南航南理工就一定比后面这些学校在江苏就业有优势?不一定。
有很多人说南航南理工在江苏人很多,面试的时候也经常遇到这两个学校的人,所以感觉就业好。
这种思维有问题,所有的学校都是在本地就业人多一些(西北和东北例外一点),你去珠三角当然也会感觉华南理工和中山大学的人很多。
同样的专业,南航南理工都不一定有明显优势。还有一种情况被人忽视,如果是南航南理工和这些学校的优势专业比,基本上是不如后者的,比如哈工大的计算机、航空航天、自动化、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中山大学的经管等。
再举个例子,上面南理的分数也可以读北邮、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某江苏互联网、电子信息类企业校招肯定会去这些学校的。就算社招,假如其它条件一样,只是学校的不同,我想大部分互联网、电子信息类企业应该更认可北邮和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吧,互联网黄埔军校码农基地的名头不是白来的,甚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都可能比南理工有优势。当然你非要说我胡说,南理工更受欢迎,ok,没问题,咱们就别掰扯这种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了。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出省读了985,就就不会把就业目标只放在江苏了,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北上广深,外地985更有优势。
2013年高考,2017年毕业留本校读研。作为2017届河海大学江苏省某市某县招生组。
13年,可能经历过省内高考的孩子都还记得,那一年,够河海南航南理的,一般都能上武大,华科,厦大,中山,川大,电子科大,等等一票985,我们就不提中海洋,吉大,东北这些了。。。
到17年,以上985分数线已经远远甩开河海。
总招办开会的时候明确表示,目前招生形势严峻。
在进河海之后,我在知乎上提过一个问题“大家对河海大学的没落怎么看”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2464 1645 。得到一众校友的热烈响应。。。
招办其实就是尽量抹黑其他学校,抹黑其他省。对于外省985,就是强调他们的回长三角就业认可度以及不一定能保证专业。(这个在我们当年是不存在的,省外985好专业随便选)
对于南航南理工,我们要强调他们的专业大多进军工,人身自由等不能保证。
而对于我们自己,则是各种贴金,什么水利设计,管理单位随便去,领域宽,待遇好。
妈的,老子经历过就业,我怎么看见的是设计单位全要研究生,管理部门都很难考啊?
我这种人,是不适合干招生工作的。我只会时不时抹黑一下母校。
我这种人,是最适合干招生工作的。我会和考生及家长讲清楚每一个专业的现状以及未来(虽然会带有主观想法,但比高考生强多了)
现在我坐在返回南京的大巴上,对于我七八天的招生工作,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没有坑害一个考生。每一个和我们签订了专业协议的,都是自己诚心来河海大学就读。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证孩子的未来,保证他们不受这些招生规则的荼毒。
对于每一个想进南航南理工的考生,我表示理解和支持。对于每一个想去省外985的考生,我会帮他们分析进的可能,以及是否适合。
我从不鼓励你来河海,但是你要来,我肯定欢迎,以一个学长而不是招生老师的身份欢迎。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两天前的一个晚上八点多钟,并不是我们学校的目标生源的家长来到我们招生点。一问还是乡下的那个我的高中母校来的,开电瓶车过来要一个小时多。她孩子的分数够不到我们学校的线。孩子母亲问我,那我家孩子该去哪里啊?我心里一酸,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长,哪里知道志愿怎么填,哪里明白各大招生办为了自己学校的利益说出的满嘴瞎话。读书人行苟且之事更为难看。我想了想,针对她孩子的分数,给她推荐了省内的很多211,以及一些省外低分985和一些不错的211。我讲了将近一个小时,并在纸上给她写了下来。我不知道这个家长她听懂了多少,也不知道她回去能复述多少给她的孩子。但我觉得是尽力了。一个农民家长,看到孩子考了一个还不错的分数,看到招办的广告就往里扎,他不明白这些学校是干什么的,他不知道这些学校他的孩子能不能上,但他会一个个问过去,一个个记下来,想想我的母亲,想想很多为了孩子操碎了心的母亲,我不能不难过。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忍心让他的妈妈,一个人在县城里各大招生办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他自己我估计正在享受他得来不易的假期。
不好意思,偏题了,我只是借个地方说些话,希望题主不要介意。对不起。
最后一句话,还是去省外层次高的学校吧。他们自有优势,我们在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