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志人”这个名称,是
鲁迅
从“
志怪
”推衍出来的。“志人”这个名目,为鲁迅《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所设立,与“志怪”相对而言。《中国小说史略》又说:“记人间事者已甚古,
列御寇
、
韩非
皆有录载,惟其所以录载者,列在用以喻道,韩在储以论政。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魏而盛大于晋。虽不免追随俗尚,或供揣摩,然要为远实用而近娱乐矣。”这里提出的观点很重要,即所谓志人小说,其写作目的,虽仍有记录史实、供人揣摩的考虑,但欣赏和娱乐的特点已经很强。
数量上仅次于
志怪小说
。是在
品藻
人物的
社会风气
影响之下形成的。
著名志人小说的有《笑林》、《
世说新语
》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具有这种性质而时代较早的作品,有
东晋
葛洪假托为西汉
刘歆
遗书的《
西京杂记
》。其中《
王嫱
》一则写王嫱因不肯贿赂画师而远嫁
匈奴
的故事,为后世诗歌、小说。戏剧中常见的题材。不过,《
西京杂记
》虽以人事为主,但所涉较杂,而且大多数记载过于琐碎。专记人物言行的,则有东晋中期
裴启
的《语林》和晋宋之际
郭澄之
的《郭子》。二书
均已
散佚。
后世
笔记小说
记人物言行,往往模仿《
世说新语
》的笔调,直接仿照其格式创作的,也有很多。
鲁迅
《
中国小说史略
》所列,如宋代王谠的《
唐语林
》、
孔平仲
的《续世说》等,就有近二十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