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课程表”的痛点对应的功能为“课程表记录、烂笔头、考试倒计时”。而痒点对应的功能为“查询其他学校的课程表、超级社团”。最后兴奋点对应的功能当然是异性交往——俗称“泡妞”。例如“小纸条、蹭课、下课聊、大学男神”等小功能均为大学生之间建立有趣的社交模式。因此,“超级课程表”让用户体验超出期望,最终获得“WOW”的惊喜感知,符合用户思维的第三个条件。
根据上述分析,“超级课程表”从产品设计上基本符合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思维”管理模式。
“超级课程表”的“商业模式”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集大量线上和线下“超级课程表”的经营信息,均无法找到与其有关的商业经营描述,似乎“超级课程表”根本不准备建立盈利模式。
原因何在呢?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发现“超级课程表”作为一个与全国一千多万大学生的交互入口,对于现在的互联网巨头来讲,将是一个拓展大学市场的利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家互联网公司都在制定产业的生态链布局,而“超级课程表”所拥有的特性正是这个生态链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猜测“超级课程表”盈利模式不是在要这个产品上赚多少钱,而是通过专注的产品设计,极致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粘性,让其成为大学生深度交互入口。这样就能引起行业巨头对其争夺,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相信,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对于这样一个“用户入口”,即使自己不能用,也不希望留给其他竞争对手。
"超级课程表"靠什么赚钱?
答案:“超级课程表”的盈利模式就是将产品的客户化做到极致,这或许是移动互联时代另外一种企业的生存方式。
版权声明:本条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一个月。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