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中收录了20世纪西方艺术社会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并做了导读,是艺术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文献。

艺术的社会学研究是一种以社会学为主要取向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社会学取向的艺术研究主要包括艺术社会学(sociologyofart)与艺术社会史(socialhistoryofart)两个分支领域。前者属于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分支学科,致力于在静态的社会结构中辨析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艺术的社会生产、传播与消费的规律;后者属于艺术史的分支学科,致力于在动态的历史语境与社会变迁中探索艺术变化与发展的规律。

不过,二者之间同大于异。两者都受到各种社会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影响,都反对形而上学的艺术观念与形式主义批评的单一取向,都承认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相互冲突的各种社会因素建构而成的。在此意义上,艺术社会史可以理解为艺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艺术史领域的具体运用。

本书聚焦20世纪西方艺术社会学理论,从500多部文献中遴选了20世纪西方艺术社会学领域的经典文献23篇,尔后精心翻译,撰写导语介绍相关知识背景与核心思想。

本卷主编简介 审美文化(1910) 艺术的生命与形式(1916) 一 生命的连续性和运动的表达 二 生命与形式 三 类型与再现 四 文艺复兴和伦勃朗的个性 文学社会学的任务(1948) 一 文学与社会系统 二 作家在社会中的地位 三 作为文学素材的社会及社会问题 四 成功的社会决定因素 五 一些亟待解决的任务 当代艺术的成功与价值(1956) 一 当代艺术的体制特征 二 工业美学 三 艺术的双重性分析:形式主义与直觉主义 艺术接受的主体性(1959) 新体系的产生(1965) 社会语境的变迁 技法的变革和艺术家的角色 供过于求,寻求市场 画布vs. 职业 题材、风格、市场 经销商—批评家体制 个人职业和新体制 学院体制的衰落 艺术史方法论述评(1966) 理解艺术的斗争(1968) 艺术感知社会学理论纲要(1968) 时代之眼(1972) 一 绘画与知识 二 认知方式 三 图像的功能 四 叙事画 五 身体与肢体语言 六 人物模式 七 色彩的含义 九 间距与比例 十 道德之眼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比较分析(1974) 一 趣味文化与受众 二 五种趣味受众及文化 三“青年”、黑人与种族文化 四 趣味受众和文化的社会结构 艺术、科学和宗教中的奖励机制(1976) 奖励机制的各种类型 奖励机制对创新的影响 奖励机制的转型 体制(1981) 一 体制认可的艺术家(Instituted Artists) 二 艺术家和赞助人 三 艺术家和市场 四 后市场体制 从经理人到艺术行政者:非营利文化组织中的正式问责制(1986) 一 管理的经理人形式 二 艺术行政者的出现 三 对艺术行政者兴起的解释 四 行政者风格的专业化和制度化 艺术生产与社会控制(1987) 否认与最小化 大萧条时期的艺术工程:显性控制 隐性控制的登场 控制的异常表现 社会控制的拓展:艺术对国家的贡献 艺术世界:发展社会组织的互动论方法(1990) 一 社会组织和社会世界 二 何谓诸艺术中组织性的方面? 三 艺术家与艺术生产的关系 四 艺术家与艺术分配的关系 五 艺术家和消费关系:受众 六 艺术家与消费的关系:美学家们 七 艺术家与消费的关系:阶级 作为文学社会学范畴的艺术体制(1992) 社会中的艺术(1995) 走向一种批判的艺术社会学?(1997) 一 净化艺术 二 拯救艺术 三 艺术的独特性 四 两个世界,两种自我和良知 五 访问艺术工作室 六 回归研讨 当代艺术社会学:关于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1999) 一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 与社会学的关系 三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自由的问题 四 社会学方法与当代艺术 阿多诺之后:音乐社会学再思考(2003) 一 音乐即社会:阿多诺观点总结 二 新的方法,经典的问题 三 阿多诺之后? 四 音乐,稳定性,变化 文化创伤:一种社会理论(2004) 一 日常语言与自反性 二 文化创伤的社会过程 三 创伤创造与实用道德行为:非西方的相关性 从社会学视角思考艺术(2005) 有关“艺术”的论争 有关“艺术家”的论争 “艺术”与“社会”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023-02-06
给这本书评了
艺术的社会学研究是一种以社会学为主要取向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本书集中收录了 20 世纪西方艺术社会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并做了导读,是艺术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文献。社会学取向的艺术研究主要包括艺术社会学 ( sociologyofart ) 与艺术社会史 ( socialhistoryofart ) 两个分支领域。前者属于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分支学科,致力于在静态的社会结构中辨析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艺术的社会生产、传播与消费的规律;后者属于艺术史的分支学科,致力于在动态的历史语境与社会变迁中探索艺术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不过,二者之间同大于异。两者都受到各种社会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影响,都反对形而上学的艺术观念与形式主义批评的单一取向,都承认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相互冲突的各种社会因素建构而成的。在此意义上,艺术社会史可以理解为艺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艺术史领域的具体运用。

  •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