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码有 15 年没有看《体坛周报》了,看 “得到” 上线后翻一下,看到文章还是 “记者马德兴”,好像发现了 “古董”,1996 年出名的老马还在写中国足球,也反映出国足没落地步了。查了一下,《体坛周报》纸媒已经停刊了,现在只剩电子版了。从电台到报纸,到卫视,到央视,到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声音到文字,再到现在的视频,事实上每 3-5 年就会有不断的新的流量红利出现,未来也还是如此。但是对一个商业组织来讲,商业的本质、品牌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从未发生变化。流量变了,今天投放在公众号,明天到了抖音,下一个十年会到哪里?今天流量的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几乎每一年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只需要拥抱这些变化,我们不能太多的去有流量的焦虑,流量本质还是一个技术,它只是卖货渠道,品牌才是真正的战略。如何在用户的心智当中建立一个卓越的品牌,给用户做这种无论是在产品服务沟通上,持续地去用品牌的逻辑去建设,只有这个才是长久的,才是不变的。看当年的 “马德”“大眼” 都慢慢消失了,《体坛周报》的没落,源于内容的单薄,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潮起潮落,还是要不忘初心。
《体坛周报》于1988年创办于湖南长沙,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拥有全国最专业的体育编辑和记者团队,在全球主要体育强国均有驻站记者。作为中国体育平面媒体集团的领头羊,是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等全球各大国际体育组织在中国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