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的传播虽然愈来愈广,遍及千家万户,但是许多家庭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家庭内没有属于孩子的游戏场地,提供给孩子的只是一些玩具,图书等。
第二、家长因为没有时间或不屑的缘故,让孩子单独游戏,从没有或极少参与孩子的游戏。
第三、每天都是重复几种简单的游戏,如"藏猫儿"的游戏经常进行,未知亲子游戏的变化多种多样。
第四、家长仅认识以游戏的娱乐性,忽视了教育性,使亲子游戏成了溺爱孩子的表现。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言听计从,孩子要他当马骑时,他就乖乖地让孩子骑在背上等。
第五、家长缺乏选择玩具的知识。有的家长对选择玩具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有的玩具虽好,可是由于父母不了解儿童发展情况,不能把合适的玩具在合适的时候给合适的孩子。如把八九岁孩子才能拼凑的飞机模型送给三岁的孩子,他当然拼不起来,而这样会导致孩子失去对 拼图 或与拼图相似的游戏的兴趣。

亲子游戏 游戏环境

家庭如何开展亲子游戏。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 游戏活动 来学习、成长。因此,首先家长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家长创设的亲子环境要让孩子可看、可听、可触摸,能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如家长可为孩子腾出一个角落,用布隔开,或利用废旧材料为孩子布置一个特殊的游戏环境。
幼儿在亲子游戏时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更需要一个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往往会在游戏中对幼儿提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又如对孩子大声恐吓、责罚,或把孩子当玩具逗乐等,这种所谓的“游戏”,会让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更不会主动地提出玩游戏的愿望了。在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时,家长应该摆平心态,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从而科学地玩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 游戏内容

亲子游戏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兴趣倾向,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游戏。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大肌肉的控制和应用能力发展迅速,逐渐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细动作;正处在语言发展的 敏感期 ,好奇,好“自己动手”,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来设计亲子游戏。如“卷春卷”、 “身体变变变”等。如中、大班幼儿可适度地进行一些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游戏,如:“兜兜乐”、“摘果子”等。
亲子游戏时,家长要特别尊重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内容,珍惜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如带孩子到公园,家长预设的游戏是“ 捉迷藏 ”,但孩子发现了地上的树叶,并很感兴趣,这时家长可以顺着孩子的意愿,引导他玩“拣树叶”的游戏。孩子的创意被承认,增强了孩子自信心以及对亲子游戏的兴趣。

亲子游戏 游戏玩具

合适的玩具是幼儿游戏的媒介,可刺激幼儿游戏的乐趣,增进游戏的价值。家长为幼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并要注意物美价廉和卫生安全。优良的玩具应具备:多变化,可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 质料优、构造坚固、无毒性、不会损害身体;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诸如洋娃娃、 七巧板 、积木、皮球、风筝等。
实际上,可以作玩具的东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塑料瓶、空盒子、小勺子等都能成为孩子的玩具;有时也可自己改装一些玩具,只要颜色鲜艳,可拿着玩的任何形式的物体,同时体积大小合适,经过消毒,不会造成伤害的都可以;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制玩具和自找玩具,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想象力,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亲子游戏 内容简介

教育学家指出:你没必要花大钱购买昂贵的玩具,但要设法让他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即使周围除了纸板盒、羊毛毯、枕头和衣服之外没其他东西,也没关系。
有创意的游戏对宝宝的成长尤为重要,天才宝宝尤其需要机会表现自己,他会自觉地通过他的想象力去探索世界。
本书设计和收集了将近150个简单易行的亲子游戏,并将游戏的等级划分为难度最低的1到最高的5。每一个游戏都可以有效增进宝宝情商、智商的平衡发展。这些游戏大多使田家中现有物品和场地,无须再额外购置任何物品。
为了方便家长更好地利用本书,我们在每一个游戏前都针对家长最为关心的发育目标和个性目标给予科学的指导说明,在游戏后则对具体的玩法和可拓展的活动提出建议。希望家长能够举一反三、因地制宜,和宝宝共同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智能游戏来。

亲子游戏 作者简介

戴淑凤 ,拥有40余年丰富育儿经验,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 和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儿童心理卫生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十一五”幼教专家研究规划课题专家,《中国生育健康》等杂志编委。
她1983年赴日本研究先进的围产医学、并涉猎胎教及早期教育。后曾跟随美国,心理学博士布雷寿顿研究新生儿心理行为,又系统研习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率先参与引进 蒙台梭利 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国内外诸多相关新学科理论和跨学科知识融合在早敦实践中,于1992年提出了以“感觉教育”为理论核心的早教理念。曾为上万名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和潜能开发指导。3000多名患有心理行为障碍的儿童在她的亲手调适下,迅速得以康复。
由于她在儿童神经生理学、 神经心理学 和身心发展领域的重要贡献,在儿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的诸多创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美国CNN7电台曾对她进行多次报道。

亲子游戏 目录

第一章 0-6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1个半月
转转真好玩——旋转
盘过来盘过去——腿部动作
小手小手拍拍——认识手
2个月
我的小手会敲鼓——手腕运动
小淘气踢球球——抬腿
小小舞蹈家——四肢运动
3个月
镜子里的宝宝是谁啊——认识身体
我能抓到你——抓玩具
摇摇晃晃坐摇篮——浴巾游戏
骨碌骨碌滚一滚——翻滚运动
4个月
顶鼻子——认识五官
纸飞机——追视
拉大锯,扯大锯——坐起来
滚动的红苹果——抬头
5个月
小屁股会跳舞——蹲蹲舞
推推宝宝——爬行准备
翻山越岭找妈妈——攀越训练
第二章 7-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7个月
我找到了——找玩具
做鬼脸——识别表情
丁零零,来了电话——打电话
哗啦啦,下雨了——扔纸游戏
8个月
小小搬运工——搬运饼干
爬大山——拿回玩具
辨识高低音——听音乐
宝宝懂礼貌——教宝宝说“谢谢”
小船晃悠悠——空间体验
小花猫钻山洞——爬行能力
9个月
模仿秀——跟着妈妈做
小蜜蜂,嗡嗡嗡——学会“飞”
小手真有劲——扔沙包
……
第三章 1岁-1岁6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第四章 1岁7个月-2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第五章 2岁-2岁6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第六章 2岁7个月-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一个月内新生宝宝的亲子游戏
竖抱观景物
锻炼颈部逐渐支撑头部重量。看会动和会发声的玩具,看户外风景,引起宝宝对景物的兴趣。记认图形,用延长注视时间的方法区别看过的和未看过的新图形。
交谈
让家人换尿布、喂奶和洗澡时与宝宝讲话,让宝宝记认脸庞,认识家人。抚摸身体,逗乐,眼神交流,母乳的味道、温度,会使宝宝更安全舒适;贴抱、举起,变换体位等,都会使宝宝感到关怀,对爸爸妈妈产生信任和亲切感。
抓握听音
用柔和的发声玩具逗引宝宝抓握,牢固握物是锻炼手的第一种技巧。音乐旋转玩具、八音盒可使宝宝在观注玩具的同时,听到美妙的音乐,以复习胎教音乐,巩固音乐记忆,能启迪右脑欣赏美的功能。如果婴儿期不复习,胎教影响在半年内会消失。
口嘴游戏
面面相对做张口、伸舌、咂舌等。刚出生的宝宝就会吸吮,所以口嘴的动作比其他部位灵活,学得更快。锻炼模仿能力。
发声应和
宝宝哭时,妈妈发声应和,宝宝会停哭,并辨别究竟是谁在哭,然后出现哭之外的声音;妈妈讲话时,宝宝会用小嘴一张一合应和,发出细小的“哦哦”声,高兴时会发“啊啊”的声音,母亲也可应和,使宝宝声音更加响亮。经常跟宝宝讲话,鼓励宝宝发声自娱,或与别人呼应,为以后开口讲话打基础。
逗笑
生活在快乐环境中,经常有人逗笑,宝宝会笑得早一些,越早会笑越聪明,快乐情绪能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逗弄宝宝时,挠挠身体,摸摸脸蛋,用快乐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宝宝。宝宝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轻松,眼角出现细小皱纹,口角微微向上,出现了快乐的笑容。
被动操
洗澡穿衣时上下内外屈肘伸肘等动作,使身体得到运动,皮肤受到抚摸,全身受到按摩,能促进肢体发育,也可满足婴儿皮肤希望得到充分接触摩擦的需求。
嗅觉和味觉开发
感受不同气味刺激,开发嗅觉、味觉与动作的联系。偶尔玩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