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4岁的J.K.罗琳开始动笔构思《哈利·波特》这一魔幻文学作品的时候,她纯粹是出于个人写作爱好。当1997年6月,她正式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时候,从没想过它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书籍(至今为止依然是),更没想到这一系列小说给她带来了世界级的影响力和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
这非常直白地印证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
截至2013年5月,“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已经被翻译成73种语言,共卖出了超过5亿本。根据彭博数据的统计,这5亿本的销售金额大约为80亿美元。按照欧美国家行规,罗琳可以从每本书籍中获得售价15%的版权费。也就是说,仅仅买书的版权收入,在2013年的时候,罗琳就拿了12亿美元。
不过,在这块巨型蛋糕上,获利最多的并非原创作者罗琳,而是财大气粗且具有强烈市场敏感性的全球电影和电视娱乐制作公司巨头华纳兄弟。
美国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把这7集小说改拍成8部电影,前6集各一部,而第七集分成上下两部。不出所料也不负众望,哈利·波特电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没有之一,78亿美元的总票房让其他电影望尘莫及,无法超越。
而根据华纳兄弟公布的财报显示,这一系列8部电影的总制作成本只有11.7亿美元(其中特效和演员薪酬占了80%)。也就是说,票房减去制作成本,还有66.3亿美元的利润空间,利润率高达567%。
当然,华纳兄弟不可能可以赚这么多,因为电影票房的大头不是发行方拿,而是电影院。一般来说,电影院至少拿了一半。那么,流入华纳兄弟口袋的则不到39亿美元,再扣除税费和制作费用和宣发费用等等,剩下的估计也就赚个20亿美元出头。不过,即使这样,华纳兄弟的这笔投资,利润率还是会高达200%左右,属于极度成功的买卖。
那么,在这一项目中,《哈利·波特》系列的哪一部最赚钱呢?靠着获得《哈利·波特》英国发行权而一夜成名的布鲁姆斯伯里出版公司给出了一下数据统计图:
该图表中黄色部分为电影发行方的制作预算,暗红色部分为电影票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制作预算为1.5亿美元,票房为10.1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673%。
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制作预算为1.4亿美元,票房为9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642%。
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制作预算为1.5亿美元,票房为7.8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520%。
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制作预算为1.6亿美元,票房为8.8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550%。
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制作预算为1.6亿美元,票房为9.1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569%。
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制作预算为2.3亿美元,票房为9.1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396%。
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制作预算为1.9亿美元,票房为9.8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467%。
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制作预算为1.5亿美元,票房为13.5亿美元,票房与制作成本比例为900%。
很明显,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由于有“收官之作”的噱头加持,在著作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获得了最高的票房,因此该部给华纳兄弟带来的利润率最大。而利润率最小的则是大结局之前的两部,制作成本较高,但票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上涨,这或许和大众的审美疲劳有一定关系。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带给华纳兄弟的纯利润大约有20亿美元左右,那么作为作者的罗琳能从中获得多少版权费呢?布鲁姆斯伯里出版公司给出的预估值是6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书籍出版和电影版权总共给罗琳带来的收入约18亿美元。
从这点来看,收益不如华纳兄弟,不过近几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因为罗琳又有额外的版权收入渠道了。“哈利·波特”的手游系列的问世和有声作品版权出售,让罗琳的收入在《哈利·波特》这一系列文化产品上出现了超越华纳兄弟的可能。
从动笔构思到终结篇完成,罗琳用了将近18年的时间,看起来这是一个极度漫长而辛苦的过程。但如果转化成收入,罗琳在这18年中,平均每年有超过1亿美元的财富入账,这样的辛苦估计99%的人都愿意付出。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