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改變了2萬5千組親子的「魔法工作」
「總是看見孩子比不上別人的地方,所以變得很焦躁。」
「我希望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為什麼他總是無法自己做到呢?」
「孩子如此不沉穩、無法集中,是我的錯嗎?」
如果拿起本書的你有這些煩惱的話……
要不要試著從今天開始,給孩子一些「工作任務」呢?
這樣的方式,可以增進孩子本身所擁有的能力,並消解你育兒相關的煩惱!
「『工作』是大人才要做的,不是嗎?」
你或許會覺得很奇怪,但孩子們是有熱情與動力的,透過給予工作任務的方式,會讓孩子身心得到大大的發展。
然而,雖說是工作,卻不是麻煩或特別的事情,請放心。只是一些幫植物澆水、在麵包上塗果醬、幫蔬菜去皮……等等,這些對我們來說十分平凡的生活小事,卻是孩子的重要「工作任務」。
那麼,為什麼只是給予工作任務,親子雙方都會出現好的變化呢?
理由會在後續詳細說明,但簡單來說,透過工作任務(日常生活中的事項)來滿足孩子「想要成長,想發展能力!」這些本能欲望時,他們那些原本令人困擾的行動自然就會消失;此外,還能透過工作來發展孩子獨立與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信、意志力……等特質。
看到這樣的孩子,父母對於育兒也會更有自信。
我針對嬰幼兒父母開設育兒講座已經十年了,主要傳授以蒙特梭利教養法為基礎、引導出「孩子原有的能力與個性」的方法;不僅日本的父母,世界各地憂心的家長都會透過網路向我諮詢意見。我自己過去也曾為了育兒非常煩惱,明明從孩子出生後,我們便傾盡愛意來養育他,卻在不知不覺間變成每天怒吼「你為什麼要這樣!」、「你為什麼不懂!」,總是對孩子出氣的狀態。
不知道應該給孩子什麼,究竟怎麼做才好;也擠不出時間,最後根本什麼都做不了,一天就結束了……
我一直思考著,是否能以更輕鬆的方式,透過融入在生活中的簡單小事,來發展孩子的能力呢?在一連串的嘗試與修正後,誕生了本書所介紹的「工作任務」;此外,也加上了關於蒙特梭利對運動發展的思考與心理學的隨筆,以及我從接觸的2萬5千組親子所學到的一切,構成了本書。
書中所介紹的任務,不單單是「為了父母」,也不僅僅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讓親子雙方一起變得幸福。
孩子被父母所愛,逐漸發展出個性與才華;親子彼此陪伴,同時也不會失去自我,每天輕鬆地生活。
──就靠「孩子的工作任務」來實現這些理想吧!
剛開始時,或許會有「嗯?這樣就可以了嗎?」的感覺,好像沒什麼效果;但只要持續下去,孩子就一定會有所改變。細瑣的小事也可以顯示孩子變化的徵兆,請不要錯過哦──這也是持續享受工作樂趣的祕訣呢!
有時,可能會覺得透過工作任務所培養的能力不太明顯而覺得不安,不過,在孩子身上的能力,正如同灑下的種子,終有一天會開出大大的花朵。
會在何時,開出怎樣的花朵呢?
請一邊期待,一邊享受孩子的工作吧!
前言/改變了2萬5千組親子的「魔法工作」
「總是看見孩子比不上別人的地方,所以變得很焦躁。」
「我希望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為什麼他總是無法自己做到呢?」
「孩子如此不沉穩、無法集中,是我的錯嗎?」
如果拿起本書的你有這些煩惱的話……
要不要試著從今天開始,給孩子一些「工作任務」呢?
這樣的方式,可以增進孩子本身所擁有的能力,並消解你育兒相關的煩惱!
「『工作』是大人才要做的,不是嗎?」
你或許會覺得很奇怪,但孩子們是有熱情與動力的,透過給予工作任務的方式,會讓孩子身心得到大大的發展。
然而,...
前言──改變了2萬5千組親子的「魔法任務」
第一章/5歲前的工作任務,讓孩子的才能大幅成長!
──現在正是時候!「身體、心智、大腦」的培育法則
★孩子令人困擾的行動,可透過工作來改變嗎?
幼兒期充滿可能性!
工作,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蒙特梭利實踐法
★一生只有一次!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徵兆」
「孩子的必備能力」,就隱藏在他想做的事情中
玩具無法滿足的「孩子的欲望」
★為何5歲之前就會決定人生呢?
在5歲前培育能力的理由
在幼兒期就要建造好「大腦的基礎」
★比任何教育都重要的是「五感」&「運動」的成長
由五感而來的刺激,可使大腦平衡發展
想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關鍵就在於「運動」
自我肯定感也是由「五感與運動」而來
★日常生活才是「讓孩子成長的最佳舞台」
生活中充滿了刺激五感及運動的機會
培育聰明大腦不可或缺的「直接體驗」
★不勉強、不急躁引導出「孩子才能」的方法
不必成為好媽媽、好爸爸也沒關係
透過工作任務,讓孩子肯定「自己」
★透過工作任務可培養出的「4種能力」
生存所必需的「非認知能力」
【培養能力○1】自我效能感──在錯誤與成功體驗中培養
【培養能力○2】情感控制力──關鍵是「可自我調整」
【培養能力○3】學習的意志力與思考力──不漏接「我想試試看!」的訊號
【培養能力○4】選擇力、完成力──選擇與決定的實踐
COLUMN|大人的工作|只有一天也好的便條紙反省會
第二章/開始工作之前要先知道的「孩子的事情」
──給也曾經是孩子的你
★你是否覺得……順著孩子,就會讓他變得任性呢?
「疼愛」與「溺愛」是截然不同的
真正的自立不可缺少「疼愛」
★「不聽話的孩子」心中在想什麼
無法忍耐,並非教養的問題
★讓人感到挫折的「不要不要時期」
不要不要時期是期間限定的「黃金時期」
「不要不要」是信賴感的證明,請好好稱讚自己吧!
★孩子無法「自動自發」是有原因的
孩子有自己的苦衷
★該如何面對「講了好幾次都無法改過」的孩子
並不是非得反省不可
孩子失敗時的注意事項
★消除「孩子就是這樣」的成見,育兒會更輕鬆
只要觀察孩子,就能得到「驚人效果」
如何消除對孩子的成見
★工作任務,讓父母也一起改變
學會等待女兒的那一天
COLUMN|大人的工作|每天都要做的肌膚接觸工作
第三章/現在就能做到!「魔法的工作」
──依照年齡・「做得到的程度&時間」來選就OK!
★開始工作之前
★開始進行吧!工作任務的4個步驟
STEP1 選擇工作,找到工作
STEP2 示範給孩子看
STEP3 在一旁守護
STEP4 收拾
【來進行工作任務吧!各年齡POINT】
0歲…/1歲…/2歲…/3歲…/4歲…/5歲…/
◎「給予五感豐富刺激」的廚房工作任務
0・1歲~捏碎/觀察/使用勺子/觸摸食材/清洗蔬菜/捏碎海苔/拿調理器具
2歲~打蛋/打散味噌/攪拌/敲碎/幫蔬菜去蒂去籽/旋轉蔬果脫水器/在吐司上塗果醬/幫蔬菜或水果剝皮/倒水/食材壓模/切分食材/做披薩/使用叉子/研磨芝麻/使用湯匙/使用奶油刀
3歲~使用削皮刀/洗米/擦桌子/做海苔捲/盛飯/塑形/洗杯子/準備餐具/榨果汁/配膳/剝蛋殼
◎「成為獨立的孩子」的日常生活工作任務
0・1歲~擠壓海綿/協助動作/黏上魔鬼氈/將髒衣物放進洗衣籃/洗手/準備洗澡水/打開、關上容器/丟垃圾/收拾玩具/選擇衣服
2歲~整理鞋子/晾衣服、收衣服/擦窗戶/幫植物澆水/折手帕/尋找「一樣的」/自己拿&收/自己扣&解釦子/拉拉鍊/自己扣&解皮帶釦/自己拿包包/扭乾/掛起衣服/洗手帕
3歲~削鉛筆/使用掃帚/準備出門/穿&脫衣服/折衣服/插花/縫紉/洗鞋子/打掃浴缸/包便當
◎「打造適合學習的身體」的運動工作任務
0・1歲~毛巾拋接球/揉報紙/隧道/紙氣球/搔癢
2歲~顛倒看世界/單腳站/棉被小山/擦地板/不倒翁/毛巾平衡木
3歲~搶尾巴遊戲/手相撲/寶特瓶保齡球/手推車/一二三,木頭人/跳格子
◎「數字&詞彙」的工作任務
數字與詞彙的工作徵兆
數字的工作~測量、表現/店員遊戲/數樓梯
詞彙的工作~描寫文字/在沙上寫字/思考名字
★這種時候要怎麼做才好?工作Q&A
第四章/為了享受「正是此刻的育兒」
──與孩子一同成長的幸福
★一切都從「信賴孩子開始」
只要有信賴關係就沒問題
培育信賴關係的3個重點
★只要「等2分鐘」,孩子就會大大改變
會想說「快一點」,是因為我們很努力
「連急性子的我都能等待了」的2個方法
★共有幼兒期的情感與經驗,可加深親子間的情誼
有做工作任務真是太好了
不要錯過珍貴的「孩子的現在」
★孩子是寬容的天才!無論何時,都能重新開始
不用想著「非得愛孩子」也無所謂
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行為
★今天能展開笑容,未來就絕對能幸福
煩惱時,請「看著」眼前的孩子
前言──改變了2萬5千組親子的「魔法任務」
第一章/5歲前的工作任務,讓孩子的才能大幅成長!
──現在正是時候!「身體、心智、大腦」的培育法則
★孩子令人困擾的行動,可透過工作來改變嗎?
幼兒期充滿可能性!
工作,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蒙特梭利實踐法
★一生只有一次!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徵兆」
「孩子的必備能力」,就隱藏在他想做的事情中
玩具無法滿足的「孩子的欲望」
★為何5歲之前就會決定人生呢?
在5歲前培育能力的理由
在幼兒期就要建造好「大腦的基礎」
★比任何教育都重要的是「五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