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还是全息?看完原理你就知道怎么选!
▔▔▔▔▔
啊喽哈,又到了武研社时间,我是哈雷。前几期我们的“吃鸡有姿势系列”为大家讲述了 DP28 、 M1841 和 收束器 。然而在《绝地求生》中,小伙伴们落地后竭力寻找的不单单是一支好枪,还渴求一款好用的瞄准镜。
本期呢
我们就来说一下用起来相似,实则内有玄机的
内红点瞄准镜 全息瞄准镜
视频时长:1分30秒
https://www.zhihu.com/video/939427923170705408
内红点瞄准镜
说起内红点瞄准镜就不得不提瑞典公司 - Aimpoint ,及其Comp M 系列内红点瞄准镜,相信大家都在游戏中使用过了。M系列从Comp M2发展到M3,再到最新式的M4型号,以美女著名的瑞典在该领域也可谓独领风骚。
M4、M3和M2内红点瞄准镜
内红点瞄准镜的优点是没有视差,所见即所得,没有倍率。无论射手眼睛和瞄准镜目镜之间的角度如何, 看到的瞄准圆点总是和准直弹道的弹着点重合 ,简而言之,只要调校好的内红点瞄准镜显示的瞄准圆点落在目标上,开枪即可命中,一般适用距离为100到200米。
改变世界的瞄准镜
内红点瞄准镜的诞生,不仅让全世界实现单兵武器“玻璃化”。更具革命性的一点,它改变了传统的三点一线式的瞄准方式。由于经过反射镜片入射而进入人眼的光线是平行光,无论是哪个角度,当你看到 红点套住目标时,便可射击 。此举大大提高了士兵在百米内CQB作战捕捉目标的速度,创造了巨大的优势。
回头看看Aimpoint内红点家族的老大哥--Comp M2。2000年时,被美军定为制式装备,称为M68 CCO(近战光学装置)。而近几年,其也广为国内观众所熟知(大概),只要有特战二字, 不装个M2都不好意思宣传自己是特战题材。
内红点瞄准镜采用电池供电,小伙伴们不禁要问了, 这要是没电了,战场上岂不尴尬?
这里哈雷只能说兄台多虑了,Comp M2使用一颗专用3伏锂电池供电, 使用寿命达到一万小时以上 。而到了Comp M4,不仅改用5号电池,以降低后勤困难,其使用时间更是Comp M2的5倍!战场上似乎难有士兵存活这么久。
你需要伸长脖子!
在Comp M2刚装备的时候,也曾遇到和解放军目前使用的95枪族类似的情况,那就是 瞄准基线过高 的问题,且不说过度暴露有爆头危险这种模棱两可的假设,单从舒适性方面去考虑,这也是难以接受的。
早年我军使用Comp M2瞄准镜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可见安装在 95步枪提把的燕尾槽 上的Comp M2确实“高人一头”。应对此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伸长你的脖子!毕竟当时通用导轨(皮卡丁尼导轨)还没有研制出来。
有鉴于此,美军后续一口气追加了16万套的新式Comp M4内红点瞄准镜,据说单价为1200美元, 一个小小的内红点瞄准镜就逼近两支95式步枪 的采购单价,我们不得不说,美帝有钱任性。
全息瞄准镜
全息衍射式瞄准镜比起内红点瞄准镜来说,显得高大上不少。其所利用的全息摄影技术, 最早可追溯到合成孔径雷达上 。此外,全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的瞄准装置上,并最终发展为今天战斗机所使用的平视显示器:HUD。
全息瞄准镜的实际诞生时间较晚,在全息技术日臻成熟并愈加小型化的1995年,ERIM建立了一家子公司,称为电子-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EOTech ),专门研制和生产轻武器用的全息衍射瞄准镜。小伙伴们吃鸡中常见的“全息瞄准镜”就是他家的产品。
让你看到眼花的原理
全息瞄准镜原理复杂,甚至要追溯到工厂中全息片制作时。首先在工厂内,先用激光光源通过分光器照射分划板,在全息玻璃片上形成全息照片。期间对整个光路系统中的 每个原件的位置、角度以及拍摄环境震动 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
使用时,激光器发出激光束,打在 “平面反射镜” 上,反射到 “准直反射镜” ,光线在其作用下变成平行光,并反射到 “全息光栅(shan)” 上,最后光线被反射到全息片上,经衍射将全息图像传入眼中。
由于全息片的每一部分都能记录信息,射手在任意方向,甚至瞄准镜被污染、部分破损时,都能看到光点, 射手只需将光点对准目标即可射击 。不过哈雷听有的小伙伴说,内红点瞄准镜也能做到这点。
呃...这哈雷就不知道啦,更舍不得拿自己的宝贝去试。不过在哈雷看来这也不重要,毕竟在战场上,瞄准镜都被打烂了,这人嘛......
看了全息瞄准镜这么多“反射”、“衍射”,小伙伴们不用想也知道,这全息瞄准镜的价格比起内红点的价格是只高不低的。连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只能为特种部队装备, 普通小兵是没有配发权力的 。当然了,美军中也不乏一些富二代小兵自掏腰包强行装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