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左宗棠的声请,
[119-120]
设厂造船的建议得到清廷批准。
[121-122]
此后,左宗棠立即投入船政局的筹建中,尽管中途奉调陕甘,仍抓紧进行人事、购机、筹款、制订船政章程、艺局章程、购买局厂地基、挑选驾船人才等事宜的落实,确保了
福州船政局
的设立。
[123]
在西北任上,左宗棠仍致力于军事工业的兴办。他先设置
西安机器局
,后改
兰州机器局
。后者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主要生产枪炮及其弹药,
[132]
兼制开河、凿井、织呢和水龙等机器,实为军、民两用的近代工业。此外,左宗棠还在新疆
阿克苏
设制造局,在兰州和库车均设火药局。这些机器局、火药局,不仅直接生产军火,而且起到机器母厂的作用,开中国西北近代工业之先河。
[114]
其产品既供军用,也投向市场。因原料、水源、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制约,织呢局仅维持三年便告停办,其中左宗棠筹划不详,也有一定责任。
[114]
尽管如此,这仍不失为一项创举,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132]
此外,左宗棠在西北还尝试使用机器治理泾河、勘探并开采矿藏,以及招商兴办乌鲁木齐铁厂等等。
[114]
在
鸦片
问题上:当时鸦片有中国自种的“
土烟
”从海外进口的“
洋烟
”两类。为解决土烟问题,左宗棠在陕甘任上饬令属官严禁种植
罂粟
,在“严禁罂粟”的同时,为解决民众生计问题而“劝种棉花”,除劝谕农民种植棉花外,且购置纺织工具、雇请民妇教习棉纺技能,还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对于不宜棉的地区也要求广种杂粮以改善生计;
[132]
对于在禁种罂粟的问题上督查不严的官员,左宗棠亦报请清廷严惩。
[140-141]
针对洋烟,左宗棠在军机大臣任上也希望通过增加捐税的方式限缩其销路并减少进口数量,但他与
威妥玛
谈判未果,后由曾纪泽接手,最终与英方达成《
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税率有所提高。
[142-143]
:左子季高,少从余游,观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察其进退言论,则循循然有规矩,而不敢有所放轶也。余已心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