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纯真的木瓜  ·  YouTube Player ...·  2 月前    · 
刀枪不入的红薯  ·  VB Helper: HowTo: ...·  4 月前    · 
知识渊博的硬币  ·  JsonConvert.Deserializ ...·  8 月前    · 

1)发展简史:公元9世纪起,印第安人定居此地。15世纪起,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者先后入侵。16世纪晚期,荷兰人抵达圭亚那,从事热带染料、树脂和木材贸易,并相继建立“埃塞奎博”、“伯比斯”和“德默拉拉”殖民地。1814年,荷兰将殖民地转让给英国,1831年,英国将3块殖民地合并,取名英属圭亚那。1953年,圭亚那取得内部自治地位。1966年5月26日宣告独立,改称圭亚那(Guyana),印第安语意为“多水之乡”。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成为英联邦在加勒比地区第一个共和国。

2)国际地位:圭亚那是联合国、英联邦组织、美洲国家组织、加勒比共同体、非加太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泛美卫生组织、美洲开发银行、加勒比开发银行等组织的成员。

1.2 自然环境

1.2.1 地理位置

1)圭亚那位于南美洲北部,东北濒大西洋,东邻苏里南,西北接委内瑞拉,南交巴西。面积21.5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9.69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1.81万平方公里。

2)圭亚那属UTC-4时区,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晚4个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2个小时。圭亚那无夏令时。

1.2.2 自然资源

1)圭亚那矿产资源丰富。石油、黄金、铝矾土、钻石、锰、钼、铜、钽、钨、镍、铀等均有分布,盛产石油、黄金、铝矾土。根据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披露信息,截至2021年5月,圭亚那累计探明可开采油气储量约90亿桶油当量。黄金储量丰富,为世界主要黄金生产国之一,黄金资源主要位于普塔罗、马扎鲁尼和库尤尼等三个矿区。铝矾土蕴藏量大、品位高、杂质少,探明储量约3.6亿吨,其中,耐火材料级铝矾土世界范围内仅中国和圭亚那有可观储量。圭亚那铝土矿矿源较深,开采成本较高,主要开采中心位于林登及上伯比斯地区的夸夸尼等地。

圭亚那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的85%。木材蕴藏量约74亿立方米,且品种繁多,超过千余种,经常采伐的有70多种,材质较好、产量较大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有15种左右,其中紫芯木和绿芯木为珍贵木材,坚韧耐腐,是上等的建筑材料。

圭亚那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较多,适合发展水电项目。主要河流有埃塞奎博河、德默拉拉河、伯比斯河等,其中,埃塞奎博河上游地区著名的凯丘瀑布,是世界上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

2)圭亚那政府欢迎外国资本投资油气、矿产等领域。海上油气区块大多已颁发勘探或生产牌照,主要为西方石油公司所得。最大的海上石油区块也是目前唯一处于生产阶段的斯塔布鲁克区块,由美国埃克森美孚(45%)、美国赫斯(30%)和中海油(25%)共同投资开发。目前,最高日产原油12万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企业深度参与圭金矿资源开发。美国、俄罗斯等国企业在圭经营铝矿开采。近年来,中国资本亦积极参与圭油气、金矿、铝矿、锰矿、林木等资源开发,中资企业在圭自然资源开发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1.2.3 气候条件

圭亚那属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低压区,天气和气候基本受该低压槽及其降雨带“热带间辐合区”的影响,季节由降雨情况决定。沿海地区全年有两个雨季(5-7月,11月至次年1月)和两个旱季(2-4月,8-10月),内陆地区只有一个雨季(4月底至9月底),其余时间为旱季。雨林区年均降水量超过3000毫米,草原区约1600毫米,海滨区约2300毫米。平均日照时间雨季为5小时,旱季则不少于7小时。

全国平均气温常年保持在24℃—32℃之间。沿海地区最低气温20℃,最高气温34℃;内陆地区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40℃。海滨区相对湿度为80%,草原区为70%,雨林区有时达100%;沿海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风速多为10米/秒,内陆地区多风和雾。

1.3.1 人口分布

1)圭亚那总人口约79万人,主要分布在首都乔治敦、新阿姆斯特丹、林登等市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7人。

2)圭亚那华侨华人群体约2000—3000人,80%居住在首都乔治敦,其余分布在新阿姆斯特丹、林登和埃塞奎博河等地区。

1.3.2 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亚那分为10个行政区,基本以河流为名,由北向南、由西到东依次为:巴里马—瓦伊尼区(1区)、波麦隆—苏佩纳姆区(2区)、埃塞奎博岛—西德默拉拉区(3区)、德默拉拉—马哈伊卡区(4区)、马哈伊卡—伯比斯区(5区)、东伯比斯—科伦太因区(6区)、库尤尼—马扎鲁尼区(7区)、波他罗—西帕鲁尼区(8区)、上塔卡图—上埃塞奎博区(9区)、上德默拉拉—上伯比斯区(10区)。圭亚那有1个城市和9个自治镇。

2)首都简介。乔治敦市,是圭亚那唯一的城市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德默拉拉河入海口,北濒大西洋,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交通便利,各类设施齐全。乔治敦最初由荷兰殖民者规划建设,市内以木质建筑为主,许多建筑保留十八九世纪的风格。主要名胜有:市政厅、圣乔治大教堂、大草棚等。附近有独具特色的南美热带雨林风光和著名的印第安人村落。

3)其他主要经济中心及其主要产业。林登(Linden),临德默拉拉河,人口约3.5万人,距首都乔治敦107公里,盛产铝土矿,被当地人誉为“百年铝城”,林登港是圭亚那重要的内河港口。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位于伯比斯河东岸和入海口处,人口约3.5万人,是圭重要的铝土矿出口港。巴蒂卡(Bartica),位于马扎鲁尼河与库尤尼河汇合处,是内地黄金和钻石开采重镇,人口约1.1万人。莱赛姆(Lethem),位于圭亚那与巴西接壤的塔库图河畔,与巴西邦芬镇相对,通过塔库图河大桥与巴西相连,边贸活动频繁。

1.4 政治环境

1.4.1 政治制度

1)圭亚那是非宗教的民主主权国家,立法机关为议会,行政权力属于总统,司法权在各级法院,法官判决不受任何政治、行政力量干扰。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圭亚那出生并连续居住7年以上者方有资格竞选总统,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总统候选人当选,任期为5年,可连选连任,最多不超过两届。总统有权解散议会。总理由总统从国民议会议员中任命,是总统行使行政权力的首席助手,并负责政府在国民议会中的事务。议会、总统和内阁是最大的民主权力机构。

2)圭亚那执政党是人民进步党(PPP/C),通过2020年大选上台。现任总统穆罕默德·伊尔凡·阿里(Mohamed Irfaan Ali),副总统巴拉特·贾格迪奥(Bharrat Jagdeo),总理马克·安东尼·菲利普斯(Mark Anthony Phillips)。

1.4.2 主要党派

圭亚那有3个主要政党,包括人民进步党、人民全国大会党、变革联盟。

1)人民进步党(PPP/C)。1950年1月成立,曾连续5次赢得大选。该党领袖和总书记是巴拉特·贾格迪奥。2020年8月,该党竞选人阿里胜选,任总统。

2)人民全国大会党(PNCR)。主要反对党,1955年10月伯纳姆等人脱离人民进步党后于1957年组建。领袖大卫·格兰杰,主席沃尔达·劳伦斯,总书记阿穆娜·阿丽。

3)变革联盟(AFC)。反对党。2005年10月成立,被称为“第三势力”,由部分前人进党和人大党中央执委联合组建。领袖凯姆拉什·拉姆加谭,主席拉斐尔·特罗特曼,总书记大卫·帕特森。

1.4.3 政府机构

1)中央政府。圭亚那本届中央政府机构包括总统府、总理府、外交与国际合作部、财政部、内政部、教育部、农业部、自然资源部、公共工程部、劳动部、旅游、工业和贸易部等。其中,主要经济部门有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共工程部、旅游、工业和贸易部等。

2)地方政府。圭亚那有10个行政区,由主席和地区民主委员会(RDC)负责管理。地区民主委员会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代表本区居民。行政区下属行政建制为:分区、管区、社区、片区和人民合作单位。最基本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片区民主委员会。

1.4.4 外交关系

圭亚那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塑造良好国际形象;重视与加勒比国家和南美邻国的关系,努力使本国成为连接加勒比和南美国家的桥梁;把发展对美国、欧盟等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主张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英联邦和联合国活动,倡导建立“全球人类新秩序”,提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

1)同英国的关系。圭亚那同英国关系历史悠久,原为英国殖民地。是英联邦在加勒比地区的第一个共和国。2017年5月,圭亚那前总统格兰杰访英,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见。

2)同美国的关系。1966年,圭亚那同美国建交。圭亚那曾是获得美国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向圭亚那提供经济援助,对圭亚那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国在民主、安全、教育、卫生、打击毒品走私、艾滋病治疗、反洗钱和国防等方面合作密切。圭美签有加勒比盆地安全计划一揽子协议、《开放航空服务协定》等经济领域合作文件。2020年9月,美前国务卿蓬佩奥访圭,双方签署《美洲增长倡议》。

3)同印度的关系。印度裔系圭亚那当前第一大民族,圭印之间因共同的历史、文化联系而关系密切,圭亚那格外重视发展对印关系。近年来,印积极参与圭基础设施、农业、教育等领域合作,并在抗疫、优惠贷款等方面加大对圭支持力度。

4)同巴西的关系。1968年,圭亚那与巴西建交。两国关系一直友好,国家元首多次互访,圭亚那重视巴西的大国地位,积极与巴西发展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推进改善圭巴之间交通基础设施。

5)同委内瑞拉的关系。圭委1966年11月建交。圭委两国对埃塞奎博地区的归属问题有争执,争议地区占圭亚那领土面积三分之二。2011年,圭委就两国领土争端调停交换意见并签署共同声明,一致同意继续通过联合国秘书长代表斡旋双边领土纠纷。2015年5月,圭宣布在斯塔布鲁克区块发现油气资源后,两国争端有所加剧。2018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鉴于一直以来联合国调解未果,根据圭委签署的《日内瓦协议》授予联合国秘书长的职权,选择将圭委领土争端提交国际法院仲裁,联合国将作为补充机制。2018年4月,圭向国际法院提交仲裁申请书。委对此强烈反对,坚持以双边谈判解决有关争端。2020年12月,国际法院裁定其对圭委领土争端具有管辖权。

6)同苏里南的关系。1975年,圭亚那与苏里南建交。圭苏之间存在领土纠纷,主要在科兰太因河上游地区的新河三角洲,涉及面积1.7万平方公里(现为圭亚那实际控制)。圭苏多次举行边界委员会会议,商讨在有争议的海域共同开发资源和新河三角洲非军事化问题。2004年,圭亚那政府将两国海洋边界划分的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进行仲裁。2007年9月,国际海洋法法庭作出裁决,基本采用中间线原则划定两国海洋边界,争议水域略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划归圭方。

7)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圭亚那重视同加勒比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积极推动加勒比地区一体化进程。2006年1月,圭亚那正式加入加勒比单一市场,为加勒比共同体创始国之一,也是其秘书处所在地。加共体在圭委边界争议中支持圭通过司法途径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圭苏边界争议中则保持中立。

8)同中国的关系。圭亚那与中国于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英语加勒比地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后,两国关系友好,合作顺利,高层往来频繁,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配合,在双边及多边领域密切合作。2012年,时任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访圭。2013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期间,同圭亚那时任总统拉莫塔举行双边会晤,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揭开新篇章。201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圭亚那时任总统拉莫塔参加集体会晤。2018年7月,中圭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9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圭亚那,圭亚那总统格兰杰在其官邸会见。2021年3月,习近平主席与圭亚那总统阿里通电话,双方就双边关系和抗疫合作进行了友好交流。

1.5 社会文化

1.5.1 民族

圭亚那自称“六族之国”,六个族群分别为:印度人、非洲人、印第安人、华人、欧洲人和混血人。其中,印度裔占43.5%、非洲裔占30.2%、混血种人占16.7%、印第安人占9.1%、华人和欧洲人占比均小于1%。

公元9世纪时,印第安人即在圭亚那居住。历史上受战争、疾病等影响,人口数量锐减,目前有9支部落。

1838年首批印度人抵达圭亚那。1838-1917年,24万名印度契约劳工来到圭亚那,他们主要来自现印度北方邦东部和比哈尔邦西部博杰普里语区,还有一些来自南部泰米尔和泰卢固语区。大多数印度人合同期满后留圭亚那生活。每年5月5日为印度人抵圭纪念日。

非洲人主要来自西部非洲,是奴隶贸易制度的牺牲品。19世纪,约5.5万名西非黑人和非洲籍西印度群岛人作为契约劳工来到圭亚那。

1853年1月,第一批华人作为契约劳工抵达圭亚那。此后30年间,约有1.4万名华人劳工抵达圭亚那。早期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广东省和福建省,在殖民者的种植园内工作。合同期满后,大部分华工选择留在圭亚那,转向城镇以其他职业谋生。岁月流逝,随着华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向周边国家及欧美迁移。目前,在圭亚那出生的华人及20世纪早期来圭亚那的华人,基本不会讲中文,其子女也普遍接受西方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来圭亚那的华人华侨约2000人,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广州市,以白云区居多,其他来自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区。主要从事小规模餐饮业、服装和日用百货批零等行业。近年来,部分在圭华商营业规模扩大,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社会影响力提升。中华会馆是圭亚那最早侨团,成立于1920年。2017年,圭先后成立福建同乡会、山东同乡会、浙江同乡会。2017年,圭时任总统格兰杰宣布,每年1月12日为华人抵圭纪念日。

荷兰人于17世纪在圭亚那定居。18世纪中叶,一些英国和法国的种植园主也来到圭亚那,在非洲劳工不足的情况下,1835年起从葡萄牙雇佣契约劳工3万人。

1.5.2 语言

圭亚那官方语言和通用语是英语。广泛使用克里奥尔语(以英语为基

础,借用荷兰语、印地语、非洲和印第安语)。印度教和穆斯林信徒在宗教仪式中则分别使用印地语、乌尔都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印第安人会讲9种部落语言中的一种或数种,华人圈内则多讲普通话。

1.5.3 宗教和习俗

1)圭亚那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国内主要宗教有印度教、基督教、罗马天主教、伊斯兰教,还有一些印第安人部落信仰的原始宗教等。其中,34.8%的圭亚那民众信奉基督教新教,24.8%信奉印度教,7.1%信奉天主教,6.8%信奉伊斯兰教

2)圭亚那民族众多,民俗丰富多彩。因天气炎热,除社交场合外,衣着都比较简单,男子穿短衣、短裤,女子穿T恤衫、连衣裙等。在正式场合,衣着比较讲究,女人多穿裙子,男人多穿西装。在宗教仪式等特殊场合,多穿民族传统服装。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要与客人一一握手;亲朋好友之间相见,则习惯施拥抱礼。在圭亚那,与对方见面最好事先约好,贸然到访属不礼貌行为。

饮食方面,圭亚那人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兼食玉米、面粉、木薯、番薯等杂粮。副食有热带蔬菜、瓜果及海产品、畜牧肉等。咖啡、椰汁及当地用甘蔗制作的朗姆酒深受人们喜爱。

居住方面,圭亚那人住宅的显著特点是木质结构建筑比较多,以茅草、木材和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房屋多建在几根木桩上,成为与地面有一定距离的高脚屋,房子外墙和屋顶多涂漆。

婚姻方面,圭亚那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人们一般早婚,婚姻形式分为法律婚姻和习惯法婚姻。不同民族在婚姻和家庭方面有所差异。

1.5.4 科教和医疗

1)圭亚那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托儿所教育、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中学)、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圭政府对6-15岁的少年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成人识字率约88.5%。圭亚那中学生普遍参加加勒比考试委员会(CXC)组织的加勒比中等教育证明(CSEC)和加勒比高等学历考试(CAPE),近年来圭学子考试成绩在地区国家中排名靠前。圭亚那大学是该国唯一的一所大学,在校学生1万名左右,本科学费约5000美元/人/学年。

2)圭亚那的公共医疗服务包括卫生站、卫生中心、地方医院、地区医院、国家级医院/乔治敦公共医院、特长专科医院。全民享受公费医疗,医药和住院费用全免。医疗卫生设备比较陈旧,设施短缺,农村普遍存在缺医少药情况。美国、印度、古巴等国在圭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及医务人员培养等方面援助力度较大。圭人均寿命70岁左右。疟疾和艾滋病是圭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疾病。

3)中国医疗队。自1993年中国和圭亚那签署《医疗合作协议》,并向圭亚那派出第一批医疗队以来,中国共向圭亚那派出16期医疗队,累计231人次。

中国援助圭亚那医疗队主要由江苏省卫生系统派出。第16期医疗队员来自江苏苏州和常州,共有16人,涵盖普外科、眼科、针灸推拿科、放射科、肾内科、整形外科、组织病理科、妇产科、骨科、麻醉科、儿科等领域,分别在圭亚那乔治敦医院和林登医院工作。中国医疗队在圭亚那的驻地和联系电话如下:

援乔治敦医院医生驻地:304-305 East Street,Georgetown

电话:00592-2235614

援林登医院医生驻地:Watooka Riverside Drive, Linden

电话:00592-4446638

1.5.5 工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

1)圭亚那工会覆盖各主要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圭亚那全国各工会的联合组织为工会大会(GTUC),共有23个成员工会,会员近7万人。其中,最大的工会农业工人总工会(GAWU)拥有会员1.6万余人,以印度裔糖业工人为主;第二大工会是公务员工会(GPSU),会员1.3万余人,以非洲裔为主;劳动工会(GLU)和教师工会(GTU)会员超过5000人。其余成员工会中,9个不足1000人,7个不足500人。3个矿业工会分别代表林登矿、伯比斯矿和奥迈金矿的工人,共有4300名会员。

2)圭亚那有青年社会主义运动、妇女革命社会主义运动、进步青年组织等群众团体。华人侨团方面,成立于1920年的圭亚那中华会馆是在圭亚那历史最悠久的华人侨团。2017年,福建同乡会、山东同乡会、浙江同乡会先后在圭亚那成立。2013年,圭亚那中资企业协会成立。

3)圭亚那工人依法享有罢工权利,罢工活动较为常见,一般多为要求涨薪、增加补贴等而向政府、企业施压,罢工规模较小,持续时间短,参与人数多不足百人。2020年,圭糖厂工人、教师、护士、出租车司机等群体都有发生过罢工活动,均较快结束,未对经济及社会治安环境造成较大干扰。当年,中资企业未发生罢工事件。

1.5.6 主要媒体

1)圭亚那共有14个电视频道和6家广播电台。圭亚那电视台(NCN)为国家电视台,主要播出当地新闻,转播英国BBC和美国CNN新闻,以及美国和印度电影。在圭可以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9和CCTV-4节目。圭另有10余家私营电视台,主要包括CNS、MTV、NTN等。圭主要报纸媒体有,《圭亚那纪事报》《斯塔布鲁克报》《凯丘报》和《圭亚那时报》等。其中,《圭亚那纪事报》(Guyana Chronicle)为官方报纸,主要反映政府立场,其它报纸为私营报媒。圭亚那点击量较高的网络媒体有新闻室(NewsRoom)、德莫拉拉海潮(Demerara Waves)、爱新闻(i News Guyana)。

2)圭亚那当地媒体的报道多以圭政治、经济、社会和周边外交为主,国际新闻侧重于加勒比和拉美地区,加勒比地区新闻多引用加勒比通讯社(CANA)消息,重大国际新闻往往引用路透社、BBC、美联社等西方通讯社消息。涉及中国的报道主要来自对西方媒体的转载。

1)圭亚那不存在反政府武装组织。

2)圭亚那民众可以合法持有手枪、半自动步枪和猎枪等类型枪支,但需申请持枪许可。

3)2020年,圭亚那没有发生恐怖袭击,也没有直接针对中国企业或公民的恐怖袭击和绑架案件。

4)圭亚那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严峻,持械抢劫、入室盗窃和凶杀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由于警力不足、技侦水平低、破案效率低,圭很多恶性案件长期得不到侦破,相当数量抢劫案件当事人选择不报警。根据圭亚那警察部门统计数据,2020年,圭严重犯罪案件数量减少5.9%。

1.5.8 节假日

圭亚那每年有16个公共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共和日(2月23日),先知生辰(2月24日),洒红节(3月27日),耶稣受难日(3月29日),复活节(3月30日),劳动节(5月1日),印度人抵圭日(5月5日),独立日(5月26日),穆罕默德日(5月),加勒比共同体日(7月1日),解放日(8月5日),宰牲节(10月15日),灯节(11月3日),圣诞节(12月25日),节礼日(12月26日)。

圭亚那私营部门一般每周工作6天,周日是公休日;公营部门一般每周工作5天,周六、周日是公休日。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 京ICP备0500409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91号

网站管理: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技术支持: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技术支持电话:010-85093026

网站服务电话:010-85093020 统一平台技术支持电话:010-67870108 邮箱: 商务部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