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 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 或癔症型人格障碍。年龄多在25岁以下,此型人格障碍以人格的过分感情化,以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 人格不成熟 为主要特征,患病率为2.1%-3%。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在 行为举止 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常以 自我表演 ,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 暗示性 依赖性 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矫揉做作,易 发脾气 ,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极端情绪化, 易激动 。思维肤浅,不习惯于 逻辑思维 ,言语举止和行为显得天真幼稚
精神分析理论 提出表演型人格障碍起源于俄狄浦斯期的发育(即3-5岁),当异性父母过分地助长一种明显的情色关系,儿童害怕会失去这种兴奋或害怕来自同性父母的报复。这一冲突导致稳定的性格形成,表现为夸大的幻想和表演性的许诺并伴随着对真实分析的抑制和显示能力的减弱。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基因和家庭 环境相关 。研究显示,成长在对孩子缺乏关爱与期望、性滥交家庭背景的孩子更易发展成表演型人格障碍。此外,表演型人格障碍与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美国的统计研究表明2/3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达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标准。这两种 心理障碍 的潜在 人格特质 有相似的一面,只是男女的表达形式不同罢了。女性更多通常以“ 表现型 ”型的人格反映出来而男性更多以“反社会”型的暴力人格表达出这种潜在人格特质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最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在普通人群中的 患病率 约为2%,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称他们为伟大的 模仿者 、表演家。他们常常表现出过分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他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 情绪体验
(3)情感用事。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对于轻微的刺激,可有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 反应性 的。由于 情绪反应 过分,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种 花招 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诌媚,有时甚至使用 操纵性 的自杀威胁。他们的 人际关系 肤浅,表面上温暖、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此外,此类患者还有 性心理发育 的不成熟,表现为 性冷淡 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过分娇羞样的诱惑勾引他人而不自觉。
一般来说,表演型人格障碍不会注意细节或事实,他们不情愿或不会对问题和处境做出理智地判断分析。患者常常有抑郁的 主诉 、莫名原因的趣图问题以及有一段令人失望的浪漫关系。
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 人格障碍 一样,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时就有上述某些表现,有些人则开始于 成年早期 ,但要到18周岁以后临床上才能做出人格障碍的诊断。表演型人格障碍一旦形成,目前的治疗方法很难将其彻底改变。但经较长时间的 心理治疗 ,对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是有一定效果的。
尽管在 ICD-10 和DSM-IV中均包括了表演型人格障碍,但在 诊断标准 上二者略有差异。ICD-10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标准为
①自我戏剧化,做戏性,夸张的 情绪表达
暗示性 ,易受他人或 环境影响
③肤浅和易变的情感;
④不停地追求刺激、为他人赞赏以及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
⑤外表及行为现出不恰当的挑逗性;
⑥对自己外观容貌过分计较。
DSM-IV表演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描述为:一种过分的 情绪性 和追求他人注意的普遍模式,这种情况从成年早期开始产生的背景不一,以下5(或多项)可以说明:
①在自己不能成为人们注意中心的场合感到不舒服;
②与别人交往时常有不适当的 性诱惑 或挑逗行为;
③情绪表达变换迅速和肤浅;
④总是利用身体外表来吸引别人注意;
言语风格 过分地为了给人印象而缺乏具体细节;
⑥显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和情绪表达的夸张;
⑦易受暗示,即容易受其他人或环境影响;
⑧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实际更为密切。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比较棘手的 心理障碍 。即使在心理学最发达的美国临床治疗效果也很不乐观。这种心理障碍呈现出高自杀率,在国外经常采用住院治疗。
个体心理动力学 心理治疗 包括精神分析仍然是治疗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基石。这种治疗直接让患者逐渐意识到:①他们的自尊是怎样不恰当地维系在他们获取注意的能力上,并因此浪费了发展其他技能的机会;②他们肤浅的 人际关系 情感体验 是如何反应了他们 潜意识 对真正定型的关系的恐惧。大部分这些意识的增强时出现在分析“这里和现在”、“患者和医师”的关系,而不是通过重建童年的经历。治疗师应该要注意到这样的患者带到治疗中的典型的理想化和色情诱惑是试探的材料,并且治疗师应该要意识到 反移情 的满足。
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还是 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集中在改善患者的 人际交往 上并且教会她们如何表达她们的渴望与需要。目前尚无较好的具体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态度进行矫治。
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 人格结构 ,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 对症治疗 并非无益。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 抗焦虑药 ,伴有 脑电图 改变的 暴发型人格障碍 可予 抗癫痫药 碳酸锂 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精神外科治疗 颞叶 切除或 立体定向手术 可改善一些 人格障碍 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