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大心理学系 普通心理学专业学士; 社会心理学专业硕士; 发展心理学专业博士

  • 2009-2010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人类比较认知实验室(LCHC)访问学者

  • 2013、2014两届中国社科院主办赵志裕、康萤仪主讲的“社会心理学暑期研修班”学员


  • 此外还接受过张莉莉心理剧、方新行为治疗、情绪聚焦家庭治疗(EFFT,个人、家长、咨询师)、基于对话自我理论的composition work、emotional coaching等系列培训,参加过Joesph L. Moreno的音乐心理剧、龚秫心理剧、Dr. Rory & Pamela Remer心理剧成长工作坊、赖念华感恩之旅/原生家庭心理剧、玛丽娅和贝曼的萨提亚大师工作坊(自我的发展:家庭重塑与内在资源)、曾奇峰精神分析、张沛超精神分析、人际沟通分析(TA101,马拉松)、复杂性理论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舞蹈、沙盘、正念、完形、卡巴金&童慧琦正念父母心、薛伟结构式文化动力团体、江光荣人本主义心理咨询、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 动机性访谈、 督导中的伦理议题、督导理论与方法等短期工作坊。


  • 多年研究一直以“社会化”的视角关注自我成长;以“匹配论”为立足点,从心理需求与社会支持交互作用的角度关注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实效,以期促进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共生,共同成长。对象涉及婴幼儿及其教养者、大学生、老年人、少数民族学生、残疾人等多种人群;研究内容有婴幼儿气质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养方式、依恋、儿童能力自我知觉、(大/中)学生生存状态与发展、残疾人心理需求与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变迁与性别角色认同、社会认知的文化差异等。近来研究多聚焦“自我悲悯”,以期以理解和善意,为作茧自缚的现代人寻回一片安顿身心的平和之所。


  • 人本取向心理咨询师、督导师。


  • 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方向:社会心理学(学术型硕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临近退休,2024年起不再招生。


主持及参与的主要课题:


  • 上海青少年心理状况研究 ,2021-2022(横向课题)(主持)

  • 教育改革背景下青年家长教育焦虑的研究,2019-2020(横向课题)(主持)

  • 上海市幼儿园体检工作现状调查,2017-2018(横向课题)(主持)

  • 残疾人的心理需求及其社会支持网络优化模式的研究( 2007BJY00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主持)

  • 母婴亲切度对婴幼儿依恋水平的影响研究( AHA010017 )国家哲社 重点课题“ 0~3 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子课题(主持)

  • 幼儿心理健康评估体系的确立及其应用( 48055320 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持)

  • 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研究( OIJA760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办公室(参与)

  • 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冲突与干预对策研究( A0512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参与) (浦东新区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改革实验])

  • 在校园文化中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48607440)国际救助儿童基金会‚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参与)

  • 当代中国儿童生存状态与发展建构(09JJDXLX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参与)





发表及出版的主要成果:

  • Jingdong Fu,Cheng Xu,Wenhua Yan,Ling Li*.(2023).T he Effect of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on State Anxiety in the Regula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hase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zation: A Moderated Chain Mediation Model,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 Qi Wang, FanDing, Danni Chen, Xinyu Zhang, Kehan Shen, Youyuan Fan, Ling Li*. (2020).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psychodrama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samples,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69

  • 王怡,李凌:正念干预及其教育应用,基础教育,2020,2,96-106

  • 杨宜音主编,井世洁、李凌副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5辑)——心理健康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 杨曦,李凌:女性独立性发展:从二元对立到自主选择,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5辑),2018,119-142.

  • 李凌,梁筱娴:结婚、生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17,2,100-108

  • 郝建宇,李凌:非关联性正负强化条件对迷信行为习得的影响差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 Li, L., Wu, A., Li, X.W., & Zhuang. Y. (2012).Constructing Self-Identity: Minority Students’ Adaptation Trajectories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46(3), 335-356.

  • 李凌: 母亲主观感受与母子依恋水平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2007.1

  • 李凌: 儿童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因素概述 心理科学 2006.7

  • 李凌: 早期养育经验与母子依恋水平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 2005.5

  • 李凌: 幼儿人际领域能力自我知觉特点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5.1

  • 李凌: 自我知觉积极偏向的理论解释和意义分析 心理科学‚ 2004.7

  • 邱扶东‚ 李凌: 社会认知经典研究述评 宁波大学学报 2004.3

  • 李凌: 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 心理科学 2001.9

  • 李凌 ‚缪小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和分析 心理科学 2000.9

  • 李凌 ‚缪小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和分析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 2001.1

  • 时蓉华主编、 李凌副主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8

  • 李凌‚蒋柯著: 健康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

  • 赖丽芳‚ 李凌著: 顺乎天性‚导之有方 三联出版社 ‚2008.3(上海教科院第三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

  • 李凌译: 聪明人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

  • 时蓉华主编、崔丽娟、 李凌副主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

  • 参编: 储备辉煌——大学生成功心理修炼 学林出版社 ‚ 1998.12

  • 参编: 催眠人生——心理训练与心理自测 学林出版社‚ 1998.12

  • 参译: 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 缪小春、李凌等译: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

  • 卢荣远、李凌等编著: 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