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根廷结束对“枭龙”的考察,准备购买BLOCKIII型,与此同时,歼-35的03架原型机公开亮相,可谓是双喜临门。有意思的是,这两种国产战机,使用的都是同一种发动机涡扇-13E,其中歼-35已经在用了,而阿根廷购买的的“枭龙”BLOCKIII则是高配,正计划装备,这到底是巧合,还是“英雄所见略同”?涡扇-13E又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涡扇13E

提到涡扇-13E,首先要说涡扇-13,这是俄罗斯RD-33发动机的国产型号,或者叫国内编号,当年为“枭龙”储备了100多台。很多人以为涡扇-13E就是涡扇-13的改进型号,但实际上,它与涡扇-12的血缘更近一些。

所谓涡扇-12,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为歼-13研制的一款先进中推发动机,技术对标美军的F-404。它采用先进的三级宽弦风扇叶片设计,取消进口导流叶片、风扇前支承点,并且继承了涡扇10发动机的视情维护设计思想,发动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体被分成13个单元,发动机发生故障后无需现场排故,直接换掉故障模块就能继续使用,可维护性非常优秀。

复活的涡扇12

根据目前公开的数据,涡扇-12长3.98米,最大直径0.908米,涵道比0.55,总增压比26,涡轮前温度1412℃,空气流量每秒80.06公斤,最大起飞推力达到9.1吨,推重比8.08,无加力耗油率0.75到0.78公斤/公斤/小时,加力耗油率为1.68到1.74公斤/公斤/小时,可以说,即使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这都是相当优秀的发动机了。

而且涡扇-12的三级宽弦风扇,风扇叶片、叶盘全部采用钛合金制造,涡轮工作叶片共有58片,均为对流-冲击-气膜复合式气冷叶片。导向叶片材料为dz5定向凝固柱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材料为dd3单晶材料,无余量精铸造,可谓非常先进。

可惜由于歼-13的下马,涡扇12失去装机对象,不得不转为技术储备。而在引进RD-33之后,我国又开始考虑“枭龙”和“鹘鹰”的国产发动机问题,因此提出了涡扇12方案和RD-33结合的涡扇13E,比如用原为涡扇12配套的三级风扇,替换RD33的4级风扇。根据媒体的报道,涡扇-13E单台最大推力超过了10吨,推重比也达到了9,也就是说与欧洲EJ-200达到了同一水平。

这个说法是否夸张并不知道,但涡扇-13E肯定没有达到F-414的水平,因为对标F-414是涡扇-19的事情,如果涡扇-13E就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鹘鹰”也就没有必要再换涡扇-19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枭龙BLOCKIII的目标发动机就是涡扇-13E,但还没有批量开始安装。而“鹘鹰”虽然已经安装了涡扇-13E,但仅作为过渡,其真正的目标是涡扇-19。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说涡扇-13E是我国与俄罗斯的合作项目,俄罗斯因此也一改RD-33的毛病,拥有了较为先进的中推发动机RD-33MK,装备在自用和出口给印度的米格-29K、米格-29KUB舰载机上。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装备涡扇-13E的“枭龙”和装备RD-33MK的米格-29K,注定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